<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注意了!2021年國自然各學部不予受理內容匯總
    2021-01-19 14:05:56 作者:銳動源 來源:科研大匠 分享至: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了2021年國自然的項目指南,除了應關注11項改革舉措外,申請規定和各科學部資助領域和注意事項也需要特別關注,特別是很多科學部都提到新的申請代碼全面實施,因此,除重點關注審查申請條件與材料、限項申請規定、預算編報要求、科研誠信要求等這些剛性規定外,還應注意各科學部的一些個性化要求。為此,動源君梳理了指南中列舉的各科學部資助領域和不予受理內容,供大家參考。


    1.數理科學部


    未發現在指南的學科介紹中,提出明確不予資助內容。


    2.化學科學部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強調支持有創新思想的研究課題,不鼓勵簡單延續導師課題的申請,淡化對研究積累的評價權重,以利于青年人才脫穎而出。


    注意事項∶


    對于研究內容相同或相近的項目,不得由不同申請人重復提出申請。


    化學生物學(B07)


    鼓勵青年科研人員獨立開展原創性研究工作,不支持非學科交叉的申請項目。


    3.生命科學部


    注意事項:


    (1)生命科學部各科學處及學科部分,具體說明了學科資助范圍和不予受理的內容,請申請人認真閱讀擬申請學科的項目指南。


    (2)對于涉及高致病性病原生物操作的研究項目,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在具備相應的生物安全條件下方可申請。


    (3)涉及動物實驗的項目,需遵守國家動物倫理與福利的相關規定和要求。


    (4)申請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地區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代碼1請選擇至二級申請代碼,凡是只選擇到學科一級申請代碼的,一律不予受理。


    此外,生命科學部對從事生物醫學研究中涉及倫理學的申請項目提出以下要求∶(1)從事科學研究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在開展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活動中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尊重國際公認的生命倫理準則,遵守國家有關倫理學研究的相關要求。


    (2)涉及人體組織、器官、細胞等的生物醫學研究必須在申請書中提供依托單位或者其上級主管部門提供的倫理委員會審查意見。


    (3)多單位參與的涉及倫理學研究的申請需分別提供各參與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的證明文件。


    (4)境外機構或者個人與國內醫療衛生機構合作開展涉及人的倫理學相關的研究,應當出具國內合作研究單位提供的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的證明文件。


    (5)研究項目需要簽署知情同意書的需在申請書中說明知情同意書的簽署程序


    (6)涉及倫理學相關的項目獲批準后如若在執行期間更改研究計劃的,需按以上要求重新向自然科學基金委提交更改研究計劃后的倫理委員會的審查意見證明。


    植物學(C02)


    特別提醒申請人注意∶


    (1)植物與環境互作申請代碼(C0205)下可受理植物共生互作申請,但不受理農作物和其他經濟作物相關研究的申請。


    (2)植物化學申請代碼(C0209)下鼓勵對植物中重要化學成分的深入挖掘及功能研究,但不受理以植物化學成分的藥理學研究和結構修飾或合成研究為主要內容的申請。


    動物學(C04)


    提醒申請人注意∶本學科不受理僅以模式動物為研究材料的醫學相關研究申請,不受理以家畜家禽為材料的應用研究申請,不受理農業害蟲相關的研究申請。


    生物材料、成像與組織工程學(C10)


    特別提醒申請人注意∶非生物學及醫學方面的材料學和仿生學研究不在本學科受理范圍。


    生理學與整合生物學(C11)


    本學科不受理以植物、藻類、野生動物(比較生理學除外)為研究對象及中醫學科的項目申請。


    農學基礎與作物學(C13)


    本學科在農學基礎研究領域,開展多學科的交叉研究應注重與農業生物學問題有機結合,不受理單純以農業物料、農業機械、設施環境為科學問題或主要研究內容的申請;農業生物系統工程學不受理以畜禽、水產等農業動物為研究對象的申請。在作物學研究領域,應以農作物為研究對象,不受理以園藝作物、林木、牧草與草坪草、藥用植物與中藥材、模式植物擬南芥等為研究對象的申請。


    植物保護學(C14)


    本學科項目申請應注重以農作物有害生物為研究對象,以防治或控制有害生物危害為研究目標,否則不屬于本學科資助范圍。本學科不受理以林木與模式生物(擬南芥、果蠅等)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項目申請。


    園藝學與植物營養學 (C15)


    本學科不受理以林木及擬南芥等為主要研究對象,以及偏重醫學健康研究的項目申請。


    林學與草學(C16)


    2021年度項目申請應準確定位科學問題屬性,確保申請書中提供的學術成果信息準確無誤。本學科不受理∶①以動物為研究對象的有效活性成分藥物學功能驗證(包括抗腫瘤)的項目申請;②林業機械、切削刀具研發、林區道路橋梁設計、森林工程機械設備、森工土木建筑等項目申請;③不以森林生物質為研究對象的林產化學方向項目申請。


    畜牧學(C17)


    特別提醒申請人注意∶在本學科申請項目應以畜、禽、蜂和蠶等農業經濟動物為研究對象,與其他學科的交叉不應該偏離上述研究主體,否則不予受理。


    食品科學(C20)


    本學科不受理以下項目申請∶①涉及疾病治療和藥物研究以及利用人體開展臨床試驗的研究;②保健品開發研究;③以農業動植物養殖、種植為主要研究內容的項目;④單純以食品機械、包裝材料為主要研究內容的項目。


    4.地球科學部


    大氣科學(D05)


    “D0509大氣觀測、遙感和探測技術與方法”、“D0510大氣數據與信息技術”、“D0511大氣數值模式發展”和“D0512地球系統模式發展”適用于大氣科學領域新技術與新方法的研究,基于已有技術開展理論和應用研究的項目申請不適合選擇此類申請代碼。


    5.工程與材料科學部


    注意事項∶


    (1)根據自然科學基金委關于申請代碼改革工作的試點要求,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公布的申請代碼僅含有一級申請代碼和二級申請代碼,不再設置三級申請代碼(即原來的6位數申請代碼)。申請人須認真仔細閱讀各學科的相關說明及資助范圍,準確選擇恰當的二級申請代碼以及研究方向和關鍵詞。


    (2)申請人要確保申請書中所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注意如實填報申請人和主要參與者的個人簡歷、各類項目資助情況以及發表學術論文情況。特別是申請人在填寫代表作時,務必按照申請書填報說明與撰寫提綱的要求并請參閱本《指南》申請規定中科研誠信要求,學部將對項目申請人在申請書中提供的代表作進行嚴格審查,標注不實的申請項目將視問題嚴重程度給予相應處理。


    (3)鼓勵申請人提出具有創新學術思想和有特色的項目申請,開展實質性的學科交叉和合作研究,促進本學科和相關學科領域的高水平發展。但必須指出的是,項目申請必須有所申請學科的具體科學問題。


    (4)注意項目申請的基礎性和創新性,注重凝練關鍵科學問題,研究內容應集中,突出研究重點。申請不同類別項目時,請參閱相關項目管理辦法,準確把握項目定位。


    (5)對于承擔過科學基金項目并已經結題的項目負責人,要求提供取得的具體研究成果或項目進展。所提供的基本情況務必客觀和實事求是,否則將直接影響申請項目的評審結果。


    (6)請參考各類項目資助強度,提出合理的申請金額,并根據實際需要對各項開支給出合理預算。


    交通與運載工程(E12)


    本學科是為適應交通系統與運載工具變革及多學科融合發展需要新設立的學科。學科將優先支持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前瞻性與探索性的基礎研究,并鼓勵交通與運載工程的交叉融合研究。本學科不支持產品開發或單純的管理類項目申請。


    6. 信息科學部


    未發現在指南的學科介紹中,提出明確不予資助內容。


    7.管理科學部


    科學基金支持的管理科學研究項目強調運用“科學方法”來探索管理與經濟活動的客觀規律,不資助一般管理工作的研究。


    本科學部積極支持具有不同知識背景的科學家從事管理科學研究,共同探索管理科學的基礎規律、理論方法,但不受理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以及在自然科學基金委其他科學部申請代碼中明確標明的研究領域的項目申請。


    注意事項:


    1.避免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復資助


    為優化國家科學基金資源配置,保證項目負責人有精力完成好已承擔的國家項目,除相關指南特別說明之外,2021年度本科學部不受理下列申請人的項目申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人除外)∶


    (1)作為項目負責人近5年(2016年1月1日后)已經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但在當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截止日期前,尚未獲得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頒發的《結項證書》者。


    注∶ 已獲得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頒發的《結項證書》且2021年作為申請人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G 字頭申請代碼)項目的,需以附件方式在線提交加蓋依托單位法人公章的《結項證書》電子版掃描件。


    以前年度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曾經報送過《結項證書》材料,本年度申請無須再次報送。


    (2)在 2021年度作為申請人申請管理科學部項目、同年又作為負責人申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2.申請信息的準確和完整性


    申請人要確保申請書中所有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可靠性。依托單位要對相關信息進行認真的審核。除其他有關規定外,申請書填寫要嚴格遵從以下要求∶


    (1)申請人應詳細論述與本申請相關的前期工作基礎,前期工作已發表的論著,應在申請書中詳細寫明,5篇代表性論著應是已公開發表的論著(含在線發表)。申請人在填寫代表作時,請認真閱讀申請書模板中關于代表作的填寫要求,實事求是地按照要求填寫。


    (2)本科學部不支持將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項目申請書在不同的資助機構(或不同科學部)間以同一申請人或者不同申請人的名義進行多處申請。對于申請人在以往科學基金項目基礎上提出新的項目申請,應在申請書中詳細闡明以往獲資助項目的進展情況,以及新項目申請與以往獲資助項目的區別、聯系與發展;新項目申請與申請人已承擔或參加的其他機構(如科技部、教育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地方基金等)資助項目研究內容相關的,應明確闡述二者的異同、繼承與發展關系。


    3.近期啟動的在研項目負責人的新申請


    為敦促申請人認真做好在研項目的研究工作,本科學部對近兩年,即2019年度、 2020年度(特別是2020年度)獲資助的項目負責人,2021年度再次提出的項目申請將予以從嚴掌握。


    4.與已完成項目績效掛鉤


    本科學部堅持對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在結題一年后進行績效評估,并在本科學部的網頁上公布評估結果。對高質量完成項目的負責人所提出的新申請,在同等條件下將予以優先資助;對于以往項目執行不力的負責人所提出的新申請,將從嚴掌握。


    本規定適用于申請管理科學部的各類項目。


    8. 醫學科學部


    注意事項:


    1.申請人需注意的問題和相關事項


    (1)鼓勵針對科學問題開展深入的基礎研究,強調研究的原創性;對獲得較好前期研究結果的項目,鼓勵開展持續深入的系列研究工作。避免無創新性思想而盲目追求使用高新技術和跟蹤熱點問題的項目申請。


    (2)重視預期成果的科學意義和潛在臨床價值。在申請書立項依據中闡釋與項目申請有關的研究動態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此基礎上有理有據地凝練出科學問題或科學假說,闡釋研究的理論和應用價值。


    (3)重視研究內容、研究方案及所采用的技術路線是否能驗證所提出的科學問題或假說,注重科學性、可行性和邏輯性;要求研究內容適當,研究方案翔實,技術路線清晰,資金預算合理。


    (4)詳細論述與本項目申請直接相關的前期工作基礎。如果是對前一資助項目的延展,請闡釋深入研究的科學問題和創新點;前期已經發表的工作,請列出發表論文;尚未發表的工作,應提供相關實驗資料,如實驗數據、圖表、照片等。


    (5)保證提供的信息和申請書內容準確可靠。本著科學和求真的態度,按照有關要求認真撰寫申請書。注意如實填報申請人和主要參與者的個人簡歷、各類項目資助情況以及發表學術論文情況。發表學術論文情況請按照申請書填報說明與撰寫提綱的要求填寫,獲得專利和獎勵情況請按照申請書中所列格式及要求填寫。


    (6)由于醫學科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請申請人和依托單位注意在項目申請及執行過程中嚴格遵守針對相關醫學倫理和患者知情同意等問題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包括在申請書中提供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單位倫理委員會的審核證明(電子申請書應附掃描件),未按要求提供上述證明的申請項目將不予資助。


    (7)涉及病原微生物研究的項目申請,應嚴格執行國務院關于《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和有關部委關于“倫理和生物安全”的相關規定;涉及人類遺傳資源研究的項目申請應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相關規定;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項目申請,應具備生物安全設施條件,隨申請書提交依托單位或合作研究單位生物安全保障承諾,未按要求提供上述證明的申請項目將不予資助。


    (8)進一步重視對資助項目的后期管理工作,加強績效考核,加強對系統性和延續性研究項目的持續資助,對前期研究項目完成良好的負責人提出的申請給予優先關注。


    (9)為使科學家集中精力開展研究工作,2020年度獲得高強度項目【如重點項目、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高強度組織間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重大項目、重大研究計劃或聯合基金中的重點支持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等】資助的項目或課題負責人,以及申請項目與申請人承擔的其他國家科技計劃研究內容有重復者,2021年度申請面上項目時原則上不再給予支持。


    (10)申請人需在提交的電子版申請書附件中提供不超過5篇與申請項目相關的代表性論著的PDF文件(僅附申請人的代表作)。


    2. 醫學科學部近幾年的申請情況與依托單位需注意的問題


    醫學科學部成立以來,醫學領域各類項目申請數量持續增長。2020年度收到來自 1094個依托單位的申請85029項,占全部項目申請(281170項)的30.24%。其中,面上項目申請33691項,占全部面上項目申請(112885項)的29.85%;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38363項,占全部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112642項)的34.06%;地區科學基金項目申請8170項,占全部地區科學基金項目申請(222項)的36.77%。項目申請量的快速增長增加了評審和管理的成本,為了科學基金事業和醫學科學研究的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以及保障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和管理工作的質量,依托單位在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基金工作管理辦法》的要求,認真履行管理主體責任,進一步加強組織管理,提高申請項目質量,減少低水平項目申請。


    3.申請代碼及注意事項


    醫學科學部共設35個一級申請代碼(H01~H35)及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申請代碼體系的基本特點是∶①一級申請代碼主要是以器官系統為主線,從科學問題出發,將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相融合,把各“學科”“科室”共性的科學問題放在一個申請和評審體系中;②二級申請代碼按照從基礎到臨床,從結構、功能及發育異常到疾病狀態的順序進行設立,兼顧疾病相關的基礎研究。


    請申請人認真查詢一級申請代碼并選擇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特別注意2021年一級和二級申請代碼的變化情況。特別提醒申請人注意∶


    醫學科學部單獨設立腫瘤學學科,除血液系統腫瘤、腫瘤流行病學、腫瘤藥理學、腫瘤影像醫學、腫瘤中醫藥學外,各類腫瘤相關的醫學科學問題均請選擇腫瘤學(H18)下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血液系統腫瘤請選擇血液系統(H08)下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腫瘤流行病學列入非傳染病流行病學(H3010);腫瘤藥理學列入抗腫瘤藥物藥理(H3505);腫瘤的影像醫學與生物醫學工程研究可選擇影像醫學/核醫學(H27)與生物醫學工程/再生醫學(H28)下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腫瘤的中醫藥學研究請選擇中醫學(H31)、中藥學(H32)和中西醫結合(H33)下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


    放射醫學(H29)主要涉及放射病理、放射防護及非腫瘤放射治療領域,不資助放射診斷學以及腫瘤放射治療申請;放射診斷學請選擇影像醫學/核醫學(H27)下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腫瘤放射治療請選擇申請代碼(H1816 )。


    老年醫學(H19)僅資助衰老機制相關的疾病發生機制及干預研究,單一器官和系統的研究以及與衰老機制無關的老年醫學科學問題請選擇其相應器官或系統的申請代碼。


    新生兒疾病列入生殖系統/圍生醫學/新生兒(HO4)申請代碼,兒科其他科學問題請選擇其相應系統的申請代碼。


    性傳播疾病請選擇醫學病原生物與感染(H22)下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H2208)。


    4.資助情況與預算


    2021年度各類項目直接費用平均資助強度預計與2020年度基本持平。請申請人根據工作實際需要,合理申請資金,填寫資金預算表。


    5.面上項目專項∶“源于臨床實踐的科學問題探索研究”指南及注意事項


    源于臨床實踐的科學問題探索研究,既是實現從基礎研究到改善臨床實踐的重要路徑,也是提出重大醫學科學問題的源泉。從臨床診療實踐出發,基于臨床發現的新現象,針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診斷與防治,創新研究方法開展研究,發現新規律、闡釋新機制,提升醫學創新水平,橋接基礎研究成果走向臨床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醫學科學部鼓勵臨床實踐與基礎研究結合,鼓勵學科交叉及臨床研究方法創新,推動我國臨床研究和醫學科學發展,完善醫學研究資助格局。2021年擬在面上項目設立“源于臨床實踐的科學問題探索研究”專項,計劃資助約50項,直接費用平均約80萬元/項。支持開展如下研究∶①基于臨床實踐發現的臨床現象和臨床問題,從中凝練出的重要科學問題,而非單純來自文獻的科學問題研究。②借助于臨床試驗嚴格條件收集的臨床組織樣本,深入探討和發現相關的機制,達到對疾病診療和預防等有重要指導意義的研究。③基于前期基礎研究原創成果轉化的臨床探索性研究。


    申請人根據所申請項目的研究領域,自主選擇H01~H35各一級申請代碼下的二級申請代碼,并在申請書附注說明欄中注明“源于臨床實踐的科學問題探索研究”。研究方向應符合上述三個研究方向,申請書中應明確闡述臨床發現的新現象或者前期基礎研究的可轉化到臨床的新發現,闡述研究的原創性和創新性,并應有自主知識產權保護。本專項不資助醫院和企業已經開展的臨床研究。涉及臨床研究的項目,依托單位需要有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資質。該專項僅限于面上項目。


    醫學科學處一處


    呼吸系統(H01)、循環系統(H02)和血液系統(H08)


    本科學處涉及肺循環與肺血管相關疾病研究內容的項目,申請人根據所研究的具體科學問題,可在呼吸系統(H01)和循環系統(H02)中選擇合適的申請代碼。本科學處不資助非血液系統腫瘤的項目申請,詳請參見“科學部資助領域和注意事項”醫學科學部總論部分。


    醫學科學處二處


    消化系統(H03)、泌尿系統(H05)、內分泌系統/代謝和營養支持(H07)、眼科學(H13)、耳鼻咽喉頭頸科學(H14)及口腔顱頜面科學(H15)


    本科學處不資助腫瘤相關的研究項目,請參見醫學科學部總論部分。有關治療藥物合成設計及藥物藥理方面的研究,此類項目請選擇醫學科學九處(H34、H35)相應的申請代碼。泌尿系統(H05)不資助男性生殖及男性性功能障礙方面的研究,此類項目請選擇醫學科學四處(H04)相應的申請代碼。


    醫學科學三處


    神經系統(H09)、精神衛生與心理健康(H10)、老年醫學(H19)


    本科學處神經系統和精神衛生及心理健康領域不資助腫瘤相關的研究項目,腫瘤研究的項目申請請參見醫學科學部總論部分。老年醫學領域不資助與衰老機制無關的各器官或系統老年疾病的項目申請,此類項目請選擇相應系統的申請代碼。


    醫學科學四處


    生殖系統/圍生醫學/新生兒(H04)


    生殖系統/圍生醫學/新生兒(H04)不資助腫瘤相關的研究項目。腫瘤研究的項目申請請參見醫學科學部總論部分。


    醫學科學五處


    特中醫學(H24)、法醫學(H25)、影像醫學/核醫學(H27)、生物醫學工程/再生醫學(H28)


    本科學處影像醫學/核醫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再生醫學領域不資助腫瘤放射治療與放射防護的申請,相關項目請選擇醫學科學七處(H18)以及醫學科學八處(H29)相應的申請代碼;不資助藥物學與給藥方式的申請,相關項目請選擇醫學科學九處(H34、H35)相應的申請代碼。


    醫學科學六處


    運動系統(H06)、急重癥醫學(H16)、創傷/燒傷/整形(H17)、康復醫學(H20)、醫學病原生物與感染(H21)、醫學病原生物與感染(H22)、檢驗醫學(H26)


    本科學處運動系統(H06)、急重癥醫學(H16)、創傷/燒傷/整形(H17)不資助腫瘤相關的研究項目,相關研究請選擇腫瘤學(H18)下的相應二級申請代碼。康復醫學(H20)領域不資助與康復機理、評定和治療手段無直接相關性,僅是單純疾病的發生、發展等病理機制方面的項目,相關研究請選擇其他系統相應申請代碼;不資助康復工程與中醫康復項目,相關研究請選擇醫學科學五處生物醫學工程/再生醫學(H28)和醫學科學十處中醫學(H31)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檢驗醫學(H26)領域不資助單純臨床檢驗參考系統和標準化方面的研究;不資助各類疾病的單純發病機制及其調控途徑的研究,相關研究請到醫學科學部相關疾病系統內申請。此外,本科學處凡涉及遺傳資源、倫理以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請參見醫學科學部總論注意事項部分。


    醫學科學七處


    腫瘤學(H18)


    本科學處不資助腫瘤流行病學的項目,相關研究請選擇醫學科學八處(H30)的申請代碼;不資助血液淋巴系統腫瘤研究項目,相關研究請選擇醫學科學一處(H08)的申請代碼。


    醫學科學八處


    皮膚病學(H12)、放射醫學(H29)、預防醫學(H30)


    本科學處皮膚病學(H12)不資助腫瘤學研究項目,相關申請請選擇醫學科學七處(H18)相應申請代碼。放射醫學(H29)不資助腫瘤治療研究項目,相關項目請在醫學科學七處(H18)申請;不資助放射診斷和影像學項目,相關項目請在醫學科學五處(H27)申請。食品衛生(H3004)不資助食品加工項目申請,相關項目請選擇生命科學部“食品科學”學科下相關申請代碼。婦幼保健(H3005)和兒童少年衛生(H3006)不資助婦產科疾病及兒科系統疾病相關項目申請,婦產科疾病項目請在醫學科學四處(H04)申請,兒科疾病項目請根據其疾病系統選擇相應的申請代碼。衛生毒理(H3007)不資助藥物毒理項目,相關項目請在醫學科學九處(H35)申請。衛生分析化學(H3008)不資助臨床檢驗項目,相關項目請在醫學科學六處(H20)申請;不資助藥物分析檢測項目,相關項目請在醫學科學九處(H34)申請。流行病學(H3010、H3011)不資助非基于人群的單純實驗室研究項目。非傳染病流行病學(H3010)不資助衛生經濟、衛生政策、醫院管理等衛生事業管理相關項目申請,請選擇管理科學部相關申請代碼;傳染病流行病學(H3009)不資助非基于人群的單純病原學、疾病發生與治療及預后的研究項目申請,請選擇醫學科學部其他相關申請代碼。行為、心理因素與健康(H3012)不資助非基于人群及預防的精神心理性疾病臨床和實驗研究,相關申請項目請選擇相關科學部對應申請代碼。地方病學(H3013)不資助不具有地域特征的疾病項目,相關申請項目請選擇不同疾病系統相應的申請代碼。


    醫學科學九處


    藥物學(H34)、藥理學(H35)


    本科學處不受理為報批新藥而開展的常規研究項目(包括制藥工藝研究、藥效學和安全性評價等 )。對于具有新藥研發前景的創新性基礎研究,申請人應提供所研究化合物的化學結構或母核結構,同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處理好項目申請和保密的關系。一些關鍵內容或技術如化合物的結構等,如不便在申請書中介紹,申請人應將其通過保密信函直接寄給本科學處,并在申請書中予以說明。如果研究內容與原導師工作相似或是原研究生課題的后續研究,申請人應征得原導師的同意,并在申請書中附上原導師同意函。


    醫學科學十處


    中醫學(H31)、中藥學(H32)、中西醫結合(H33)


    本科學處不資助無中醫藥研究內容的項目,單純的現代醫學研究項目,請在醫學相關學科(H01~H30)申請;天然藥物研究項目,請在藥物學(H34)或藥理學(H35)申請;中藥資源研究應體現中藥材的特有屬性,如中藥材生產過程的產量、品質相關特性,開展中藥資源保護、生產和新資源研究,不支持非藥用植物、非藥用動物、非藥用礦物的資源研究;中藥藥效物質和中藥藥理學研究須說明與中藥功效的相關性或對中藥學科發展的學術價值;少數民族藥學研究應寫明與少數民族醫藥理論或傳統用藥原則的相關性;不資助非自然科學屬性的中醫藥研究項目。研究中藥復方或針灸穴位的項目,應在申請書中介紹處方組成或相關穴位,如不便在申請書中介紹,應通過保密信函直接寄給本科學處,并在申請書中予以說明。不符合以上要求的申請將不予資助。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真实国产乱子伦激情对白视频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不卡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v日本 | 色多多视频网址在线观看 | 在线天堂网最新资源视频 | 亚洲欧美成αv人在线观看 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