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發布了第二屆中國學科評級。
今年的評級涵蓋90所中國內地高校,以及全球1420所院校。評分采用中國教育部的學科分類法,涵蓋89個科目,采用A+ 至C–評分系統。
在89個學科中,中國內地所有上榜大學的得分的49%為A +,A或A-,與英國和美國的分數相同。平均而言,中國大陸高校在30個學科中至少取得A-的成績,并且在63項學科的表現優于世界其他地區,其中主要是在工學、天文學、大氣科學、化學和力學學科。
關于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
“中國學科評級”是唯一根據中國教育部學科分類將中國大學與世界大學進行比較的績效表。該評級衡量研究密集型大學的所有核心使命:教學、研究、國際視野和知識轉移。我們使用11個經過精心校準的績效指標來提供最全面、最平衡的比較,受到學生、學者、大學領導、行業和政府的信任。該評級包含89個細分學科,與其他主要學科排名或評級機構相比,所涵蓋的學科更多。
績效指標分為五個領域:
教學(學習環境)
研究(發表量、收入和聲譽)
引文(研究影響力)
國際視野(國際教師、國際生和國際合著)
行業收入(知識轉移)
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不同于之前的排名,因為它們為每個學科提供了“等級”,而不是具體的排位。與泰晤士高等教育現有的11個學科大類排名不同的是,中國學科評級可讓您更深入地了解細分學科的詳細信息。
評級結果
中國大陸、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德國在89個學科的平均表現
中國大陸入選A級別的高校
由于本次評級涵蓋的大學和學科數量都是非常大,因此只摘選每個學科被評為A級別(包括A+、A和A-)的中國大陸高校。
評級方法論
涵蓋學科
中國教育部以13個支柱領域對111門學科進行分類。本評級通過12個支柱領域來衡量89門學科的績效。這些分類是:
農學
藝術學
經濟學
教育學
工學
歷史學
法學
文學
管理學
醫學
哲學
理學
我們排除了14門強烈圍繞軍事和/或國家安全主題的學科,另外還排除了7門過于中國特有的學科,因為很難將它們與國際大學進行比較。我們還排除了法學學科,因為沒有足夠數據對其進行國際比較。
評級資格
大學須滿足下列4項關鍵標準以被納入本學科評級:
必須納入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必須符合與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相關的學科大類排名門檻
中國大陸之外的高校必須在提交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時選擇了相關學科大類;中國大陸高校必須提交他們教授相關學科的證據
必須滿足一個學科最低的論文發表數量要求(2016至2020年間)
滿足這4個條件的大學將被納入某一給定學科的評級。所有被納入至少一個學科評級的大學將進入總評級表單,旨在提供不同學科的績效概覽。
指標權重
每個學科的指標權重都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的相關學科權重來進行計算。
評級形式
當總體評分被計算出來后,我們對每所大學的每個學科進行從A+到C-的評級。這些評級被平均地分配于參與了世界大學排名的大學,因此在某一學科中排名前11.11%的大學獲得A+,下一個11.11%的分段獲得A,依此類推。
學術聲譽調查
在2021年第一季度,我們對160000名已發表研究并被引用的中國學者進行了調查。我們邀請他們提名他們認為在所研究領域中教學與研究最佳的大學(他們最多可以分別為教學和研究提名10所高校)。
每年,我們還會向愛思唯爾隨機選擇的全球學者樣本群體發送年度調查,在其中我們邀請他們提名全球各地大學中他們認為在所研究領域中教學與研究最佳的大學(他們最多可以為每個類別提名15所高校)。我們將2020年和2019年的結果合并在一起用于評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