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發布了《關于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接收申請項目評審結果的通告》。
截至發文,深圳大學、天津大學、南昌大學、南方醫科大學、重慶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數十所高校已公布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的消息,軟科(ID: zuihaodaxue)對這些高校官方發布的信息進行了匯總整理。名單如下:
深圳大學
深圳大學2021年度集中申報期共申請項目1684項,首批獲資助358項,比去年同期增加10項,資助率達21.3%,高出國家平均資助率近5個百分點。其中面上項目135項,比去年增加16項,青年科學基金212項,重點項目3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6項,國家杰青優青合計數量創造歷史新高。聯合基金重點項目、重大研究計劃等類型尚待公布結果。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共有342項項目獲得資助。其中,面上項目195項,青年項目111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2項,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5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3項,重點項目10項,直接經費合計2.43億元,創歷年新高。
南昌大學
南昌大學共獲各類項目資助326項,其中,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1項、優秀科學青年基金項目1項、重點項目2項、重點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1項,立項總數和標志性項目立項數都創造了歷史最佳成績。
南方醫科大學
南方醫科大學獲立項數共計309項,獲資助直接經費13898.7萬元。獲立項數較去年同期增長15項,增長率為5.10%,超過去年年終303項的歷史最好成績。獲立項數位居全國科研院所第25位,較去年提升3位。在獨立醫科大學中位列第2,位居廣東省高校第3位。學校本年度獲立項項目包括重點項目4項、面上項目149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56項。
重慶大學
重慶大學共有260項申請獲得立項資助,其中包括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項、重點項目6項、面上項目13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12項、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5項、其他項目1項。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獲資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項目207項,獲資助直接費用11576萬元,項目資助率22.7%,比全國整體資助率高6.1個百分點。與2020年集中接收期相比,獲資助項目數增加了20項、獲資助直接費用增加1316萬元。獲資助項目包括:面上項目139項、青年科學基金60項、重點項目2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4項。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共有206項申請獲得立項資助,獲直接資助經費11223萬元。
本次獲資助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項、重點項目6項、面上項目106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84項、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3項、專項項目2項,獲資助面上項目首次突破百項大關。其中,環境學院張仲石教授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地球科學學院楊江海副教授、材料與化學學院李輝研究員、環境學院張偉軍研究員和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劉雙副教授獲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地球科學學院馬昌前教授、吳元保教授,資源學院李建威教授、蔣恕教授,海洋學院解習農教授和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超教授獲重點項目資助。
獲資助項目分布在7個科學部,其中地球科學部159項、工程與材料科學部13項、化學科學部11項、信息科學部10項、數理科學部10項、管理科學部2項、生命科學部1項。繼地球科學部、化學科學部、管理科學部、信息科學部之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首次獲批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華東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首批獲資助一共179項。其中,面上項目95項,青年科學基金65項,重點項目10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項。
廣州醫科大學
2021年,廣州醫科大學申報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共1174項,立項172項,資助金額7893.8萬元,資助率14.6%,立項數和資助金額均創歷史新高。其中,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1項,重點項目2項,重點國際合作交流項目1項,面上項目64項,青年科學基金102項。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今年首批獲資助項目168項,其中面上項目83項,青年基金項目80項,優秀青年基金項目4項,重點項目1項。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電共獲各類項目資助165項。
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21年度共獲各類項目資助19項。其中,重點項目獲資助1項,面上項目獲資助1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資助8項。
前沿交叉研究院于2020年正式啟動人才引進工作,2021年度全職教師在信息科學、數理科學、化學科學、地球科學等交叉領域共申報國基金項目22項,獲批青年科學基金項目8項,立項金額176萬元,資助率為36.36%。
貴州大學
貴州大學共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7項,其中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1項、面上項目10項、青年項目28項、地區項目117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總直接經費5796萬元,立項數和立項經費均實現歷史性突破,其中,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實現貴州省高校零的突破。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共獲批各類項目155項,獲批直接經費10617萬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3.14%和39.22%,項目數和經費數均創歷史同期最好成績。獲批項目類型包括創新研究群體項目1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3項,優秀青年基金項目3項,重點項目5項,重點國際(地區)合作項目1項,面上項目81項,青年基金項目57項,國際(地區)合作交流項目3項,專項項目1項。
海南大學
海南大學獲批項目150項(其中,面上項目13項,青年項目39項,地區項目97項,聯合基金重點項目1項),這是繼2020年取得歷史性突破百項的基礎上,今年再次實現了新的突破。獲資助數量較去年同期的102項增加了48項,增幅為47.06%;獲批直接經費5295萬元,較去年的3527萬元增加了1768萬元,增幅為50.13%;平均資助率為19.43%,較去年的15.18%增加了4.25%。
西北大學
西北大學共有144項項目獲得資助,其中重點項目4項,優青項目1項,面上項目67項,青年基金71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
廣東工業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共有141項(不含重大儀器、科學中心、重大研究計劃、部分聯合基金等)項目獲得資助,資助金額為7318萬元,其中包括創新研究群體項目1項,實現零的突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項目1項,是廣工連續三年獲得此類型項目;獲得優秀青年基金項目3項,創廣工該類型項目歷年立項數歷史新高。
太原理工大學
以太原理工大學為依托單位,共有127個項目獲得資助,獲批直接經費4789萬元。其中,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面上項目46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79項、國際(地區)合作交流項目1項,立項總數和青年科學基金立項數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華南農業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共116個項目獲得立項資助,其中,獸醫學院劉雅紅教授團隊獲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獲直接經費1000萬元;生命科學學院王海洋教授獲重點項目資助,材料與能源學院潘振曉教授和植物保護學院程代鳳副教授分別獲化學科學部和生命科學部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安徽醫科大學
共107個項目獲得資助,資助直接費用3751萬元,其中,面上項目39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67項、國際合作交流項目1項,連續第二年立項數突破百項大關。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該校此次共有106項申請獲得資助,獲直接經費資助7130萬元,獲批資助率為29.94%,這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接收期)獲批數首次超過100項。
該校本次獲批的106個項目包括創新研究群體項目1項、重點項目4項、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項、面上項目42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55項。
南通大學
共獲資助項目100項,資助直接費用3907.4萬元,其中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38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59項、其它專項基金項目2項。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本年度集中受理期共申報272項,立項99項,獲資助直接經費5229萬元。立項率達36.4%,比去年30.6%提高了6個百分點,遠高于全國平均立項率,也創學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率的最高水平。
其中,重點項目3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4項,面上項目53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9項。從學部來看,管理科學部獲資助項目數為56項,其他學部共43項。從院系分布來看,傳統的優勢學院獲得項目數仍然較多,商學院13項、公共管理學院9項;較去年增幅較大的環境學院和高瓴人工智能學院各獲得8項,經濟學院獲得7項,物理學系、化學系、財政金融學院各6項;信息學院、統計學院等13個院(系)共獲得36項資助。
貴州醫科大學
貴州醫科大學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7項,直接資助經費3678.2萬元,項目經費較去年增長16.95%,獲批項目數量再次刷新歷史最好成績,位列全省第二位。
長安大學
長安大學共有92項項目獲得資助,同比增長3.4%,其中重點項目1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面上項目41項、青年科學基金48項、專項項目1項。資助項目直接費4050萬元,同比增長2.3%。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獲批資助75項,項目立項數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3%,其中面上項目31項,青年項目42項。上海理工大學還斬獲兩項國家優秀青年基金項目,分別是光電學院谷付星老師的“微納光纖光子器件”和管理學院趙靖老師的“道路交通流建模與分析”。
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共獲資助項目75項,經費3714萬元,其中創新研究群體項目1項、面上項目28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5項、國際合作交流項目1項。
山東農業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74個項目獲得資助,其中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面上項目37項、青年項目36項,累計經費3175萬元。立項數量較去年同階段增加8項,特別是青年項目增加14項,青年項目立項總數也達到近3年最高。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共有72個項目獲得立項資助,獲批直接經費3122萬元。從項目類別統計來看,湖師大今年獲得1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7項面上項目和34項青年基金項目。其中,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王接詞教授的“相對論性量子信息”獲得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資助總經費為200萬元。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共有70個項目獲得資助,資助總經費2674.5萬元。其中,面上項目14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7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49項,實現了立項數量和質量雙突破。
浙江中醫藥大學
浙江中醫藥大學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穩中有進,共獲立項69項,較2020年同比增加16.9%,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面上項目31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8項。
寧夏大學
寧夏大學共有67項獲得立項資助,其中面上項目2項,地區科學基金57項,青年科學基金8項。
徐州醫科大學
徐州醫科大學共有63個項目獲得立項資助,其中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3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2項,直接經費2719.40萬元,獲批項目數及資助經費均創歷史新高。
山西醫科大學
據山西醫科大學官網顯示,該校獲批各類項目61項,其中:重點項目1項、國際合作重點項目1項、臨床研究專項項目1項、面上項目24項、青年基金34項。
江西理工大學
江西理工大學共獲資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6項,其中面上項目11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8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27項,批準直接經費共1995萬元。其中材料冶金化學學部19項,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10項,土木與測繪工程學院7項,機電工程學院6項,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4項,理學院3項,無序物質科學研究中心3項,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2項,經濟管理學院1項,應用科學學院1項。
河北大學
8月1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接收申請項目的評審結果,我校獲資助51項,其中面上項目23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8項,獲資助數量創學校歷史新高。
青島農業大學
青島農業大學獲批準立項50項,資助直接經費2044萬元。其中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17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2項。此次獲批的重點項目是學校首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獲批經費350萬元,學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取得新突破。
2021年度,青島農業大學共18個單位申報國家自然基金項目393項,申報數量創歷年新高。其中園藝學院申報25項,立項9項,立項資助率達到36%;植物醫學學院申報30項,立項8項,立項資助率為26.67%;動物科技學院(草業學院)申報29項,立項7項,立項資助率為24.14%;生命科學學院申報31項,立項6項,立項資助率為19.35%;上述學院的立項資助率均高于國家平均立項資助率。除上述學院外,化學與藥學院立項6項,農學院立項5項,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立項3項,資源與環境學院和園林與林學院各立項2項,建筑工程學院和動物醫學院各立項1項。
湖南科技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共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93項,最終立項46項,資助總經費約1956萬元。其中,獲批面上基金項目26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0項。
東莞理工學院
東莞理工學院本年度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共計43項,其中優青項目1項、面上項目11項、青年項目31項,立項數同比增長34.4%。資助總經費達1568萬元,經費同比增長69.1%,實現該校該類項目獲批數、資助經費數雙項指標新高。與此同時,優青項目取得新突破,蘇美蓉教授申報的優青項目獲批立項,成為該校首個牽頭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沈陽農業大學
沈陽農業大學共獲批立項資助43項,其中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18項,青年科學基金22項,直接經費總計2455萬元。
北京建筑大學
北京建筑大學共獲準資助基金項目40項,較上一年實現翻一番,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16項,青年項目23項,獲批直接經費1779萬元。2021年度北京建筑大學集中受理期共申報基金項目222項,獲準資助率約為18%,較上一年度提高5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獲準資助率高2個百分點。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共獲批36項,其中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面上項目15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0項。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汪美貞教授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青項目。浙江工商大學2021年度共組織國家基金申報項目225項,資助率16%。
甘肅中醫藥大學
甘肅中醫藥大學本年度共有34項課題獲得立項資助。其中,面上基金項目1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3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項,批準經費共計1147萬元;藥學院9項、基礎醫學院7項、中醫臨床學院6項、公共衛生學院2項、針灸推拿學院2項、中西醫結合學院2項、科研實驗中心1項、第一臨床醫學院1項、第二附屬醫院4項。
石家莊鐵道大學
石家莊鐵道大學共獲批立項26項,其中面上項目11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5項,資助直接經費達1000萬元。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有23個項目獲準立項(其中,面上項目5項,青年項目18項)。立項數量創歷史新高,比2020年增加4項。
遼寧大學
遼寧大學共計獲批20項,其中面上項目8項、青年項目12項,資助經費共計744萬元。與2020年相比,本年度集中申報期項目獲批數增長率達100%,獲資助經費增幅達50%。
濱州醫學院
濱州醫學院共有19個集中接受期項目獲立項資助,其中面上項目5項,青年基金14項,共獲得資助經費616萬元。其中藥學院(葡萄酒學院)8項、附屬醫院3項、基礎醫學院3項、中西醫結合學院3項、醫藥研究中心1項、護理學院1項。
吉首大學
吉首大學共有18項項目獲批立項,其中1個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7個地區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總經費約769萬元。
湖南工商大學
湖南工商大學共獲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申報項目立項資助,其中,管理學部4項、信息科學部4項、地球科學部2項,資助總經費達358萬元。
南京曉莊學院
南京曉莊學院獲批10個項目,其中面上項目2個、青年科學基金項目8個。
山東交通學院
山東交通學院共有7項科研項目獲得立項資助。其中青年科學基金項目5項,面上項目2項,共獲批直接經費239萬元,立項總數和面上項目數量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寧夏師范學院
2021年寧夏師范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4項(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2項、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2項),均為地區科學基金項目,直接經費126萬元。
南昌工學院
南昌工學院劉欣欣博士申報的《超細尾礦充灌管袋表層濾餅反濾機理與真空絮凝助濾優化方法》(項目編號:E0906)獲地區科學基金項目資助,資助經費35萬元。學校繼2019年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零的突破以及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獲批之后,2021年首次申報國家自科基金項目并實現零的突破,這標志著南昌工學院科研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
煙臺南山學院
煙臺南山學院孟祥偉教授主持申報的項目“基于非參數CFAR方法的SAR圖像中艦船目標檢測”成功獲批,項目批準號:62171402,資助經費52萬元。這是煙臺南山學院首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共獲19項資助,其中面上項目8項,青年科學基金11項,青年科學基金獲資助率為29.7%。此次立項項目分屬各學部情況是:地球科學部13項,其他學部6項,立項經費達732萬元。
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喜獲37項立項,總資助金額(直接經費)為3196萬,包括杰出青年項目1項,重點項目3項,優秀青年項目2項,面上項目22項,青年項目8項,專項項目1項。
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立項數繼續保持穩定態勢,共有12個項目獲得資助,其中重點項目3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面上項目6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項,再次展現了學院對重大重點項目和青年人才的培養成效。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7130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