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新華社記者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獲悉,《關于深化實驗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近日印發,學校和科研機構的實驗技術人才今后評職稱將不做論文、專利數量的硬性要求。至此,27個職稱系列的改革指導意見全部出臺,我國職稱系列改革任務總體完成。
“這是現行職稱制度實施30多年來首次進行的全面系統改革,涉及8000萬專業技術人才切身利益。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將對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激勵引導人才發展、調動人才創新創造積極性、加快建設人才強國發揮重要作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劉冬梅告訴記者。
據介紹,此次職稱系列改革健全了制度體系,完善了評價標準,創新了評價機制,為工程、經濟、會計等11個職稱系列首次設置正高級職稱,近3000萬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突破了職稱“天花板”;將新興職業納入職稱評價范圍,新增藝術創意設計、動漫游戲、運動防護師、快遞工程等評審專業13個,各地增設人工智能、數字編輯、冰雪藝術、文房制作等特色評審專業113個。
陸續出臺的27個職稱系列的改革指導意見,明確樹立以品德、能力、業績為評價導向,更加注重業績成果和實際貢獻,以實績論英雄,力克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唯獎項傾向。
比如,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將師德表現作為首要條件,不以SCI、SSCI等論文相關指標作為前置條件和判斷的直接依據;對醫護人員加強醫德醫風和從業行為評價,淡化論文要求;翻譯、演員、計算機軟件等專業對學歷沒有要求,會計、經濟等系列放寬至高中,對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進一步放寬學歷要求;對研究人員強調論文質量,探索實行代表作制度。
這次改革基本形成了設置合理、評價科學的職稱制度。據了解,下一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將督促指導各地各有關部門抓好改革落實,鼓勵各地大膽創新,不斷完善評價標準,充分發揮人才評價正向激勵作用,推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