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如何評價最近國家啟動的“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
    2022-02-23 15:15:46 作者: 材料學網 來源: 材料學網 分享至:

     從事過五年博士后管理工作,回答一下。



    這是中國博士后網站上關于進站人數的統計。2016年進站18244人,博新計劃支持200人。1.1%的資助率,只能說是杯水車薪。2017年博新計劃資助300人,進站人數估計超過2萬人,資助比例略有增加。結合2017年的入選數據來看,生物學資助人數最多,為54人,占1/6。另外就是材料學、化學、物理以及基礎醫學學科,都超過20人。資助學科分布與雙一流學科建設數分布基本一致。也反映博新計劃支持主要面向的是基礎學科。

    首先,國家注意到國內博士后群體是好事。這其中的推動因素之一是海外人才大量回國組建團隊,對高質量博士后研究員的需求。但是博新計劃并沒有解決博士后群體的職業發展問題,有點像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感覺,此類計劃未能解決的問題包括:

    1.海外經歷問題。現在國內主流的教職招聘都必須有海外經歷。包括以后的職稱評審。所以即使拿到博新計劃也會面臨沒有海外經歷的尷尬,優秀的入選者還是要選擇出國。現在各類人才計劃都有年齡要求,所以從時間成本上還是有一定風險。

    2.后續支持問題。博新計劃資助期為兩年,兩年之后如繼續從事博士后工作由團隊負責薪酬。而且并未有任何關于留用或者優先考慮其他人才計劃等方面的支持說明。當然能夠入選博新計劃的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優秀的人才,但是與出國從事博士后工作的人來講,大部分人在參與一些評審上還是有短板。

    當然,大部分選擇博新計劃的人的考慮還是比較現實:

    1.同期找不到合適的國外博士后職位,暫且在國內做一段時間,找到合適海外職位再退站。

    2.考慮博士階段工作的延續性,留在課題組繼續從事相關研究,期待更好成果(我比較佩服這類),未來無論是否海歸,成果還是硬道理。

    3.導師為領域比較有影響力的人(例如院士),已經安排好未來出路。

    總之,對于立志進入主流學術圈的群體,國內博士后職位還是有點雞肋。當然如果只是想找個好點學校混個經歷,然后去一些不入流的小學校還是有機會的。關于待遇方面,博新計劃40萬/兩年薪酬對于部分地區有一點吸引力,很多高校博士后薪酬都能做到20-30萬。20萬/兩年科研經費,其實都是團隊一起用,也沒什么,相當一個青年基金吧。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日本乱理伦片免费入口 | 欧美制服丝袜另类日韩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永久在线 | 色天堂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美婷婷久久 |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