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介紹
“學術大事件”為AEIC精品欄目,專門整理匯總最近一周內學術界發生的大新聞,為各位專家學者奉上最熱點、最及時的新聞卡片,助您有效捕捉行業信息,獲取最新領域動態。
學術熱點
01 著名學者林文斌因學生博士論文涉嫌多重復使用,多次發表致歉
2022年3月7日,芝加哥大學林文斌團隊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IF=26)在線發表題為“Synergistic checkpoint-blockade and radiotherapy–radiodynamic therapy via an immunomodulatory nanoscale metal–organic framework”的研究論文被指出多涉嫌不規范使用。林文斌表示這些錯誤的更正不會影響本文的結論,團隊已經向期刊提交了更正,并向編輯提供了詳細的解釋。對于論文中的這些錯誤,林文斌向讀者道歉。
3月8日,林文斌團隊再度發聲,表示“感謝讀者在我們的論文中指出這些額外的錯誤/問題。我們正在調查發生的事情,并將在適當的時候報告我們的調查結果。再次,我代表所有作者對本文中不可接受的錯誤表示歉意”。
3月9日,林文斌第三次發表致歉:“在分析了有問題的圖像并與其他作者多次會面后,我們得出結論,這些問題完全是由第一作者倪開元(Ni Kaiyuan)的不當行為引起的。我們昨天為這篇論文提交了一份撤回說明。對于我們未能抓住第一作者的不當行為,我深表歉意”。
此外,由倪開元(Ni Kaiyuan)作為第一作者,林文斌作為通訊作者,還有其他4篇文章涉嫌重復使用。林文斌表示“我們正在對此事展開調查,并將查明此事的真相。我們將報告我們的發現并與期刊合作解決這些問題。作為這些有問題的論文的通訊作者,我為未能發現我實驗室一名前研究生的潛在不當行為而道歉”。
02 疫情期間,內部車輛組團進武大玩?回應來了!
近日,武漢大學早櫻開放,美圖刷爆朋友圈。然而在校園封閉管理期間,卻有黃牛宣稱,可以帶游客進武大。對此,武漢大學發文稱:不要相信他們!
武漢大學表示,將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校門管控與入校人員審核。外界以任何名義聲稱可內部車輛接送游客的,均系假冒且涉嫌違法,學校將配合公安機關予以嚴厲打擊!
03 吉林市市長王路被免職
吉林省委決定,王吉任吉林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提名為吉林市市長候選人,免去王路的吉林市委副書記、常委、委員,吉林市市長職務;黃憲昱任長春市九臺區委書記;提名王濤為長春市九臺區區長候選人,免去李欣的長春市九臺區區長職務。
此前,吉林農業科技學院爆發聚集性疫情,學生網絡呼救事件引發關注。
相關鏈接:熱搜爆了!吉林一高校暴發聚集性疫情,學院黨委書記已被免職,學生網絡呼喚關注救援!
高校動態
01 高校實施“職稱退步”,985高校校長表示未來5年教職工要壓縮千人
近日,南方一所大學的老師爆料:我國東部一所著名大學對已經通過考核的長聘教師繼續實施“嚴格”的考聘管理,對一些他們認為“不合格”的教師實施“職稱退步”管理舉措,即正高退為副高,副高退為講師,具體情況目前暫不是很清楚。
與此同時,3月9日,南方都市報發表了一篇專訪某985高校校長的文章《大學發展更重視質量,一流高校要培養新知識創造者》。
當提及學校發展時,校長表示:最近,學校也提出了“雙千”計劃,爭取再用五年,讓“國字號”人才突破一千人,教職工總人數5年后整體減少一千人。如果這個“瘦身強體”的計劃最終實現,人才數量可以再漲40%甚至50%,總人數可以再下降20%到30%。
02 新晉“雙一流”翻倍!超兩百所高校2022預算出爐
近期,全國各省市教育部門或地方高校陸續公布了2022年度的預算經費,截止目前,十余個省市、200余所地方高校的預算經費已經公布。
2022年度預算經費在30億元以上的地方高校有8所,分別為廣州大學(49.33億元)、蘇州大學(38.10億元)、云南大學(35.94億元)、南昌大學(33.38億元)、北京工業大學(31.48億元)、鄭州大學(31.23億元)、廣東工業大學(30.78億元)、揚州大學(本部)(30.4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晉“雙一流”高校山西大學2022年度的預算由2021年的10.33億元上升至24.19億元,較上一年增長了134%。
以下為各省市部分地方高校2022年預算經費:
北京
江蘇
廣東
安徽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江西
山西
廣西
重慶
云南
甘肅
說明:數據來源于各高校信息公開網及各省教育廳官網,為不完全統計。如有疏漏,歡迎讀者留言指正
(上下滑動查看)
03 西南名校放話:2035,進世界一流!
2022年全國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委員、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向四川發布透露了即將提交的提案。“今年關心的還是如何服務國家戰略,建設一流大學的問題。”
李言榮表示,自四川大學入選“雙一流”建設以來,學校在人才培養、科研工作、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川大的‘雙一流’建設要繼續往高質量內涵發展走,整體上未來五年要初步進入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到2035年要全面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優勢學科要進入前列。”
國際視野
01 俄羅斯、白俄羅斯高校被踢出QS大學排名;雅思取消在俄羅斯境內考試,考試費不退
3月7日,英國QS教育評估機構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努齊奧·夸夸雷利(Nunzio Quacquarelli)發表聲明,因俄烏局勢將在新的大學排名中修改俄羅斯、白俄羅斯高校的條目,并停止與俄羅斯、白俄羅斯高校的合作。
夸夸雷利表示,對俄羅斯對烏克蘭人民發動的軍事行動感到憤怒。QS相信國際教育能夠促進理解與合作,但QS看到大學校園遭到的襲擊,QS的合作伙伴、同事和朋友在這場人道主義災難中流離失所。
當地時間9日,準備參加雅思(即國際英語測試系統)考試的俄羅斯考生已收到考試取消的通知,原因是“對外政治關系的激化”。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網站報道,考生已經交納的考試費將轉為相關課程的培訓費。如果考生拒絕培訓,則只能等到考試恢復。
02 我國互聯網遭境外網絡攻擊,攻擊地址主要來自美國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監測發現,2月下旬以來,我國互聯網持續遭受境外網絡攻擊,境外組織通過攻擊控制我境內計算機,進而對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進行網絡攻擊。
經分析,這些攻擊地址主要來自美國,僅來自紐約州的攻擊地址就有10余個,攻擊流量峰值達36Gbps,87%的攻擊目標是俄羅斯,也有少量攻擊地址來自德國、荷蘭等國家。據悉,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已及時對以上攻擊行為最大限度予以處置。
03 最新自然指數:2021年中國化學、物理貢獻份額居全球首位
施普林格?自然最新出版的《自然》增刊“自然指數五強”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在化學、物理科學領域的貢獻份額居全球首位。
“自然指數五強”指的是全球五大科研領先的國家,即美國、中國、德國、英國和日本。根據自然指數的主要衡量標準——貢獻份額,2015年以來,這五個國家一直保持全球領先,先后位次也沒有變化,它們在自然指數中的貢獻份額加起來接近70%。但是,中國的科研產出大量增加,2015—2021年經調整后的自然指數貢獻份額增幅高達81%,遠超其他四國。
自然指數數據顯示,美國在生命科學領域居于主導地位,2021年該領域的貢獻份額占全球的44.8%,中國則在化學領域居全球首位,貢獻份額由2015年的21.6%增至2021年的35.8%,并在2018年就已超過美國。2021年,中國還第一次在物理科學領域超過美國,在該領域的貢獻份額占全球的24.0%,美國以23.8%緊隨其后。
中國的科研產出更多依賴于化學,該學科占其2021年總貢獻份額的54.2%,美國生命科學領域的集中度居第二位,占其總貢獻份額的比例是48.5%。
科研進展
01 Nature最新封面:DeepMind AI “再下一城”,追尋人類古老文字蹤跡
3月10日,來自 DeepMind、威尼斯大學、哈佛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及其合作者,提出了一種可以復原、定位、定年古希臘銘文的深度神經網絡——Ithaca(以荷馬史詩《奧德賽》中的希臘島嶼命名)。
相關研究論文以“Restoring and attributing ancient texts using deep neural networks”為題,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在權威科學期刊 Nature 上。
研究結果顯示,當 Ithaca 單獨被用于復原受損銘文時,準確率可以達到 62%,而參與此次研究的歷史學家,單獨預測準確率僅為 25%;而當 Ithaca 與歷史學家“合作”后,這一數字可以提升到 72%。
而且,Ithaca 還能以 71% 的準確度判斷這些銘文的原始位置,鑒定年代與歷史學家提出的范圍也相差少于 30 年。
在論文的最后,研究人員表示,研究方法適用于手稿學、錢幣學和紙草學等所有與古代文本相關的學科,也適用于古代、現代的任何語言。
02 狒狒移植豬心可存活900天,為什么人類移植豬心存活2個月不到?
3月8日,全球首個接受豬心臟移植病患死亡,距進行手術不足 2 個月。
這次患者存活了2個月,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1984年,一個瀕臨死亡的嬰兒曾移植了一顆狒狒的心臟,活了21天。后來幾十年,研究者在狒狒身上進行了大量的豬心移植手術,存活時間最長的超過900天。
為什么要用豬的心臟,而不用其它靈長類的呢?
其實,醫學研究者,最開始考慮的的確是黑猩猩,它們不僅和人類有著最近的親緣關系,器官大小相近,而且血型也匹配。但由于黑猩猩是瀕危動物,所以才選擇其它物種替代。
后來研究者拿狒狒嘗試過,但心臟過小,O型血罕見,生育期長,這些都不合適。除此之外,其它靈長類也和人類有著很多共患疾病,會增加疾病傳播風險。
而豬相對來說,和人類有著較近的系統發育,但又遠到足夠降低大多數共患基因疾病風險。此外,豬心臟大小適中,妊娠期相對較短,產仔數較大,易于繁殖,容易獲得,價格低廉,適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總的來說,二師兄幾乎是完美的異種器官來源。
03 沒有爸也能生?上交魏延昌團隊首次培育只有 1 個媽的健康小鼠,實現孤雌生殖
2022 年 3 月 7 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魏延昌等人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了題為 Viable offspring derived from single unfertilized mammalian oocytes 的研究論文,真正實現了孤雌生殖。
孤雌生殖在自然界中不算少見,但是孤雌生殖從沒在哺乳動物中觀察到。
DNA 甲基化是 DNA 化學修飾的一種,能在不改變序列的前提下,改變遺傳表現。印記基因就是利用甲基化酶和去甲基化酶,來讓 DNA 中的某些基因表達,另一些基因沉默。
高等動物多數進行有性生殖,為的是保證基因多樣性,哺乳動物還專門進化出可以區分精子和卵細胞的基因組,叫做印記基因。
理論上,對指定的關鍵印記基因進行對應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也能實現孤雌生殖。
此次魏延昌團隊在未減數分裂的卵母細胞中確定了7 個需要被表達或沉默的基因,其中 2 個是父系印記基因,5 個是母系印記基因。對父系印記基因甲基化,令其沉默,對母系印記基因去甲基化令其表達。但這樣產生的后代,不太健康,產下的三只幼崽只有一只成年并繁殖后代。
研究人員發現,這只小鼠的Rasgrf1基因表達水平較低。于是在下一輪的試驗中,他們對這個基因也進行了甲基化修飾。最終得到的小鼠比較健康,有正常的生殖能力。
學術輿論
01 作者免費分享自己論文也不行,知名學術社交網站被判侵權,此前已下架20多萬篇論文
ResearchGate是一個專注于科研的社交網站,成立于2008年,目前已經有數千萬名科研人員在使用。人們不僅可以在上面follow自己鐘意的學術大牛,還能提問題、宣傳自己的項目、甚至在里面找工作,ResearchGate因此獲得了“科研界臉書”的稱號。
然鵝,ResearchGate里面關于“宣傳自己項目”的功能,引起了出版商們的不滿。據ACS Publications高級副總裁James Milne表示:ResearchGate會從網上將作者論文的摘要、部分等剪輯下來,放到網站上,邀請作者們到網站上來宣傳他們的文章,并將論文上傳到個人作品集中進行共享。
這樣間接等于作者在ResearchGate上傳播自己的論文,其中有不少是發表在期刊上的。
2017年10月,愛思唯爾和ACS正式起訴ResearchGate,認為它在網站上免費提供50篇受版權保護的論文。期間,出版商們還成立了一個責任共享聯盟,共同抵制論文侵權的行為。這些年來,出版商聯盟一直在要求ResearchGate下架論文,目前已經下架了20多萬篇。
雙方的官司一打就是5年,現在終于有了個結果。知名學術社交網站ResearchGate被判下架50篇受版權保護的論文,并被要求對侵權內容負責。
02 頂尖大學副校長承認剽竊,先前已拿到超過3億元資助
Terry Magnuson 是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 Kay M. & Van L. Weatherspoon 杰出遺傳學教授和研究副校長,根據美國研究誠信辦公室(ORI)的通報,Terry Magnuson“通過有意、故意或不顧后果地抄襲來自兩個指南、一家制造測序試劑盒的公司的材料和一篇綜述文章中的文本,從而從事研究不端行為”。
Magnuson 于 2021 年 3 月 1 日提交了剽竊撥款申請。他最近在 8 月獲得了 NIH 的資助,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獲得了NIH超過 5000 萬美元(折合人民幣3.16億元)的資助。Terry Magnuson同意“在 2022 年 2 月 25 日至 2024 年 1 月 5 日期間對他的研究進行監督。
抄襲文章鏈接:
Comprehensive Guide to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CUT&Tag Assay. November 4, 2020. https://www.activemotif.com/blog-cut-ta (hereafter referred as ”Blog cut&tag 2020“).
Complete Guide to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ATAC-Seq. February 9, 2021. https://www.activemotif.com/blog-atac-se (hereafter referred as ”Blog ATAC-Seq 2021“).
Illumina CATCH-IT. https://www.illumina.com/science/sequencing-method-explorer/kits-and-arrays/catch-it.html (hereafter referred as ”Illumina Catch-it“).
Modeling Physiological Events in 2D vs. 3D Cell Culture. Physiology (Bethesda) 2017 Jul;32(4):266-277; doi: 10.1152/physiol.00036.2016 (hereafter referred as ”Physiology (Bethesda) 2017“).
03 丈夫博士畢業要離婚,法院判決經濟補償妻子10萬元
近日,北京房山法院依法審理了一起相關案件。
林先生與譚女士2010年結婚,婚后不久,2011年林先生便考研讀博,直到2016年博士畢業。2020年,林先生向法院起訴離婚。譚女士同意離婚,但她提出,林先生在考研讀博的5年時間里,自己用婚前積蓄及工資養育女兒、負擔家庭日常開支,并承擔家庭衣食住行等所有家務勞動,故譚女士提出了家務勞動補償10萬元的要求。
3月7日從北京房山法院獲悉,法院審理后支持了譚女士的這一訴求。
法院經審理查明,林先生與譚女士于2010年登記結婚,2011年至2016年期間,林先生就讀在職研究生、博士。夫妻雙方目前已分居,女兒隨譚女士共同生活。雙方工資收入均在一萬元左右。
法院判決,準予林先生與譚女士離婚;女兒由譚女士撫養,林先生每月負擔子女撫養費至18歲;婚姻存續期間購買的房屋歸譚女士所有,譚女士支付林先生房屋折價款30余萬元;共同存款15萬元雙方平均分割;林先生給付譚女士經濟補償款10萬元。
科研人物
01 拒絕微軟工作第一人
1990 年劉慶峰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因專業成績突出,1992 年就被選入中國科技大學與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共同設立的”人機語音通信實驗室“參與科學研究。
1996 年研二時他帶隊獲得全國”挑戰杯“大學生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他們的”語音合成系統“轟動了業界。暑假時,劉慶峰便應華為的邀請幫助優化電話語音平臺。這次成功的合作中,劉慶峰出色的完成了任務,還拿到華為的獎金。
當時的華為讓劉慶峰看到了語音技術的產業化前景,于是他向導師王仁華提出一邊讀博士,一邊以實驗室的名義辦股份制公司的設想。
1998 年,剛剛建立微軟研究院的李開復邀請劉慶峰到微軟工作,并愿意提供獎學金,然而卻被癡迷于自主研發的劉慶峰拒絕了。這使他成為多年來唯一拒絕過微軟獎學金的人。
在隨后的 1999 年,26 歲在讀博士二年級的劉慶峰在導師王仁華的支持下,和十幾名同學創立了科大訊飛公司。歷經無數挫折和阻礙,科大訊飛在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核心研究和產業化方面的突出成績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國內外的廣泛認可,于 2008 年在深圳證交所上市,成為全國在校大學生創業首家上市公司。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