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女生疑因120延誤去世;基金委公布119份初審通過項目;中國工程院院士任985高校校長;高校副院長打擊報復舉報人…
學術熱點
01 河南大學大三女生昏迷14天去世!第一次求救2小時后,120才到!官方回應!
5月17日13時左右,家住平頂山的彭先生接到女兒同學電話,對方說彭美昏迷送醫院了。
見到女兒時,她已經陷入昏迷,手術后一直靠呼吸機維持生命,直到5月30日因腦出血去世。
彭美的同學告訴記者,17日上午學校組織核酸檢測,兩位室友離開后,彭美一個人在宿舍。
當日上午10點27分,感到不適的彭美撥打了鄭州市120急救中心電話。通話錄音顯示,彭美呼吸沉重,說話聲音較小,接線員問她是要救護車嗎?彭美說“河南大學”。隨后接線員詢問河南大學在哪?彭美回答:“河南大學鄭州校區”。
接線員再次詢問彭美學校在什么路上?此時她說:“明倫校區。”接線員稱只知道鄭州有個龍子湖校區,隨后一再詢問彭美的具體位置。(河南大學龍子湖校區在鄭州,明倫校區在開封)
而后接線員多次與她確認位置,均未得到回應。
當日中午12點左右,女兒室友回來時發現她情況不對,再次撥打120,對方才派車。
第二次撥打120的是彭美的班長,在班長報出準確位置后,接線員曾反復確認上午是否有同學已經撥打過120。班長當時不清楚彭美已經打過120,擔心被當作重復撥打,便多次強調是第一次打120,請趕快派車。
在陪同彭美去醫院的路上時,120接線員給彭美的手機回了個電話,室友接聽后,對方表示彭美一直說不清自己在哪,說自己是明倫的。
6月3日下午,河南大學鄭州校區綜合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校方已了解彭美同學去世情況,并配合家屬進行善后,但校方對此事具體處理意見尚未做出。
6月3日晚,鄭州市衛健委發布通報稱:網絡反映鄭州120延誤救治大學生一事,鄭州市高度重視,鄭州市衛健委已成立專項調查組,正對該情況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將予以公布。
02 云南一高校對其副院長因抄襲被撤銷碩士學位視若無睹!并縱容其打擊報復舉報人!
今年4月13日,上觀新聞、澎湃新聞相繼爆料,云南一高校副院長的碩士畢業論文乃是抄襲其同教研組同事幾年前的畢業論文。舉報人在偶然得知此事后特意進入知網進行對張副院長的畢業論文進行了查重,結果知網查重率高達88%(查重對象并非碩士論文入庫后發表的論文)。被這位張副院長抄襲的論文有七八篇。
舉報人在將此事舉報給校方以及兩位同事讀書的西南交通大學后,校方在4月7日開了這樣一場校職工大會否認存在抄襲問題,
5月24日,西南交通大學發布《關于撤銷張某碩士學位的告知函》。
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紀委工作人員證實:該院已收到,校方會依規依紀進行處理。
然而,舉報人告訴上游新聞記者,抄襲之事曝光至今,抄襲者張某仍在領導崗位上,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甚至還借職務之便對舉報人進行打擊報復。
學校說正在處理,但是一直沒有看到他們真正地去處理這個問題。學校一直在部門之間踢皮球,打擊我,孤立我。我們廣大教工都拭目以待,看看這個事情學校會怎么處理。“
03 溫州醫科大學通報2名學生被警方行政拘留
溫州醫科大學官方微博5月31日凌晨發布情況通報,全文如下:
5月24日,我校學生黃某某進入女廁所偷拍。公安機關對該生處以行政拘留5天的處罰。目前,該生已退學。
5月29日,我校學生申某某猥褻女生。公安機關對該生處以行政拘留12天的處罰,學校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學校將進一步加強道德法制教育,全面排查整治校園安全隱患,堅決維護師生安全和校園穩定。
高校動態
01 中國工程院院士!985高校,迎來新校長
據重慶大學官方公眾號消息,日前,中央批準:王樹新同志任重慶大學校長(副部長級)、黨委副書記。
6月2日下午,重慶大學召開教師干部視頻會議。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中央編辦主任李小新同志到會宣布中央決定并講話,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田學軍同志,重慶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蔡允革同志出席會議并講話。重慶大學黨委書記舒立春同志主持會議。中央組織部、教育部、重慶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重慶大學領導班子成員、近年退出班子的老同志、全體正處級以上黨政領導干部、教師代表、民主黨派代表、離退休老同志代表等參加會議。
據悉,重慶大學原校長張宗益,已于4月1日任廈門大學校長。
王樹新,1966年9月出生,中國工程院院士,專用機械設計與制造專家。河北省宣化人。此前任天津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兼任天津大學機構理論與裝備設計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高端裝備機構理論與技術基礎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負責人。
1983.07-1987.09 河北工業大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獲工學學士
1987.09-1990.02 天津大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獲工學碩士
1991.03-1994.01 天津大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獲工學博士
1990-2022 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助教(1990.02)、講師(1992.08)、副教授(1994.11)、教授(1998.11)、博士生導師(1999.06),后任機械工程學院院長
2001.09-2001.12 法國巴黎機器人實驗室,高級訪問學者
2008.08-2008.09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 訪問科學家
2010.01-2010.08 美國密西根大學工學院,訪問學者
2013 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才
2014 入選天津市高層次創新型科技領軍人才
2017.04 天津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后任研究生院院長
2017.06 天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試用期一年)
2018.09 正式擔任天津大學副校長,后任天津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
2021.11 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樹新教授長期從事柔性機構系統及其在海洋裝備、醫療裝備、制造裝備中的工程應用研究。主持研制成功”妙手“微創手術機器人系統,獲得國內首個腔鏡手術機器人產品注冊證;主持研制成功”海燕“系列水下滑翔機,創造下潛深度10619米世界紀錄。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0余件、美國專利3件、歐洲專利1件,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先后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曾獲全國師德先進個人、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創新爭先獎;2021年獲美國ASME DED Leonardo da Vinci獎。
02 ”國防七子“經費暴增,清華再增45億,甩第二名101億
又到了全國高校2022年度經費大公開的日子。
今年排第一的仍然是清華大學,預算足足達到362億元,甩開第二名100億。
”國防七子“的預算,也都相應增長了不少。除此之外,地方高校表現搶眼,比如深圳大學預算80億(本部預算56億),在全國700多所高校預算排名中,它一舉擠進前30,在一眾985/211大學中非常惹眼。
03 官方透露:這所高校,終止辦學!
近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就”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停招依據“進行提問,浙江省教育廳回復,同濟大學浙江學院轉設思路為終止辦學,2021年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普通本科停止招生。
回復如下:
根據2020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以及浙江省教育廳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全省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指導意見》,2021年,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啟動轉設工作。為給后續的順利轉設創造更好的條件和空間,學校舉辦各方就”暫停招生、推動轉設“達成共識,同濟大學浙江學院第三屆董事會第二次臨時會議決議”同意同濟大學浙江學院以終止辦學的方式推進轉設工作“;同月,嘉興市委召開市委專題會議,同意”同濟大學浙江學院轉設思路為終止辦學“。鑒此,我廳研究后同意學校轉設工作專班提出的要求,2021年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普通本科停止招生。
學術輿論
01 博士后一周內7篇論文被撤!本人回應:能發說明沒問題
4月27日,RSC Advances雜志發布了5篇撤稿通報:除了論文3,其余4篇的撤稿通報的發布決定時間都在4月7日
第6篇撤稿通報發布于4月28日:
第7篇撤稿通報發布于5月4日:
根據《中國科學報》的報道,當事人liu jie向該報記者表示:
”(這些論文)已經發表了,既然能發表說明是沒有問題的。不知道兩年、三年后的今天說我們文章有重復,雜志在發表文章之前不做查重嗎?而且也尚未給出我們文章的重復率具體是多少?我們問,該雜志沒有給出正面回答。“
同時,他向中國科學報記者出具其”給校領導、老師的撤稿情況說明“。對于”文本重復“的原因,他認為有兩點,一是”文本重疊部分絕大部分是實驗方法及實驗材料重疊,文章其它部分重疊極少“;二是”文本重疊部分絕大部分是跟本人自己后續發表的文章有重疊“。
02 ”雙一流“博士被指抄襲,本人:波及母校、老師和家人,很抱歉
5月23日,一名涉嫌抄襲19名藝術家的曹姓博士在22日晚發布聲明后,再發”致歉“稱:
”三張習作造成如此風波,甚至波及我的母校,影響我的老師和家人,本人感到十分遺憾與抱歉“。
并表示,三幅作品為技法與材料訓練的習作,非參展作品也非市場行為作品,并就參考古今中外藝術家的圖案樣式且未標注借鑒來源,”本人對此深感抱歉,并對彥馳先生和我借鑒過的所以(注:應為‘有’)藝術家致以萬分抱歉“
國際視野
01 過去 3 年,同時隸屬于中國和美國機構的研究人員數量顯著下降
據《自然》新聞(Nature?News)5 月 30 日報道,同時擁有中國和美國雙重隸屬關系的研究者數量近 3 年下降了超過 20%。愛思唯爾(Elsevier)的分析主管 Jeroen Baas 利用 Scopus 數據庫中的數百萬篇論文數據,為《自然》新聞團隊進行了雙重隸屬關系的分析,結果顯示,年度內至少在一篇論文中報告了中美雙重隸屬關系的作者數量由 2018 年的 1.5 萬余人降至 2021 年的不足 1.25 萬人。即使在全球披露多個隸屬關系的作者數量持續上升、中美各自的論文發表也持續上升的情況下,這種下降仍在發生。
報道認為這種下降似乎是中美合作減弱模式的映射,并已在研究數據庫中顯示出來。新冠全球大流行以及包括美國備受爭議的”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在內的政治舉措均為其可能原因。接受《自然》采訪的學者指出,擁有雙重從屬關系曾經被視為一種榮譽,但這一優勢已被學者的一系列擔憂所掩蓋,學術活動受限和政治化加劇所造成的破壞性后果正在凸顯。
科研政策
01 重磅!一批國家級重大項目擬立項名單公示
6月2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發布《202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公示名單》。共有15所高校的18個項目入選。
其中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各有兩個項目擬獲立項,其他高校各有1個項目擬獲立項。
02 重要文件公布:給予博士40萬資助!
5月31日,人社部刊載了四川省《省財政廳印發《關于加快博士后工作創新發展的九條措施》的內容。四川省省級科技計劃將向博士后傾斜;實施四川省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項目,每年遴選25名左右應屆或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給予每人兩年40萬元資助;博士后人員進站符合條件的可破格申報評審副高級職稱,出站后也可破格申報評審正高級職稱。
03 119份,基金委公布一批初審通過項目
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的通知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FDCT)關于設立聯合科研資助基金的協議,雙方每年共同資助中國內地與澳門地區研究人員間的合作研究項目。經過公開征集,2022年度共收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聯合科研資助基金項目申請125份。經初步審查并與澳門方核對清單,確定有效申請119份?,F將通過初審的項目公布如下:
科研進展
01 985高校,發Nature
6月1日,Nature(《自然》)在線發表武漢大學藥學院劉天罡教授團隊聯合日本東京大學、德國波恩大學團隊,在天然產物生物合成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論文題為”Discovery of non-squalene triterpenes“(《非角鯊烯來源三萜的發現》),顛覆了長期以來陸續揭示的”所有三萜化合物都是以角鯊烯為唯一起始單元合成“的固有認知,發現了多個三萜化合物都是由I型萜類合酶催化而來,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這一龐大類群的天然產物合成機制多樣性的認知空白,拓寬了新型三萜化合物深度挖掘和精準發現的空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4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