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學、中山大學、西南大學等多所高校官宣新增或重組全國重點實驗室,其中由南京林業大學參與組建的林木遺傳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備受矚目。
01 多校官宣
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以學校人機所鄭南寧教授團隊為核心,“人機混合增強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于2022年底獲批建設,為打造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優勢地位和搶占國際人工智能競爭制高點進行戰略布局。
不久前,由貴州大學牽頭、宋寶安院士領銜的“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也獲科技部正式批準建設,這是貴州省迄今唯一的學科類全國重點實驗室。
西安交通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吉林大學、貴州大學、蘭州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深圳大學等高校已成功獲批或重組新的全國重點實驗室。
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林木遺傳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
02.林木遺傳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
林木遺傳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是由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和南京林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及東北林業大學一起,在林木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重新組建的實驗室。
實驗室從林木種質資源精準鑒定與遺傳多樣性研究等方面入手,支撐國家生態安全、木材安全、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
其實,南京林業大學在林木育種方面的研究,由來已久。
1959年,由著名林木育種學家葉培忠教授任教的,全國第一個樹木遺傳育種學研究生班在南京林學院(南京林業大學前身)成立,此后幾十年間南京林業大學林木遺傳育種系不斷發展,成為擁有林木遺傳育種國家級重點學科、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和江蘇省重點學科的“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在林業與綠色生態方面具有突出成果的同時,南京林業大學也致力于社會科學與經濟發展的教育與研究。組建于1952年的馬列教研室,是學校最早成立的科室之一,并相繼成立了社會科學部、社會科學系,1999年,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正式成立。
學院緊跟時代發展,研究社會發展與經濟之間的影響。著眼于文旅產業與城市傳播、城市與房地產、傳播與鄉村振興等社會科學與經濟發展方面的研究,承擔國家級課題7項,主編、參編出版教材及學術專著20余部,在社會生態學、環境社會學、生態美學、環境傳播學等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社會科學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影響日益深刻。如何利用越來越發達的科技進行技術、社會與環境的研究,幫助人類在不斷地發展中尋找出一條可持續的道路。這需要越來越多有志于此的學者進行更多的跨學科交流與思想碰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