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以及“科學基金調研年”活動工作安排,2023年5月11日,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書記、主任竇賢康院士帶隊在京開展醫學科研資助需求與政策調研,調研座談會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召開。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學敏院士一同調研并主持座談會,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兼醫學部主任喬杰院士出席座談會并致辭。
座談會上,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首都醫科大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單位的20余位醫學領域專家,圍繞解決我國醫學科學研究重點、難點、堵點問題踴躍發言,對深化科學基金改革積極建言獻策。竇賢康、張學敏等與各位專家深入交流,詳細詢問醫學科研一線有關情況和需求,并對一些針對性強的建議現場進行回應和探討。
竇賢康主任在座談會上指出,醫學與“四個面向”的每一個“面向”都密切相關,此次調研深入貫徹主題教育有關要求,將調查研究同深化科學基金改革結合起來,目的是為了應對當前醫學科學發展的新形勢、新挑戰,提高科學基金在醫學領域的資助效能,持續優化醫學科學基金管理,加強臨床醫學科學家資助力度,促進醫學科學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人民生命健康。同時,自然科學基金委將大力改革人才項目,發現和遴選一批最具活力、最有創造力的優秀青年科研人員,讓他們獲得長期穩定資助;增加評審專家數量,提高青年評審專家比例,不斷提升科學基金評審質量;深入推進評審專家被“打招呼”頑疾專項整治工作,切實維護評審的公平公正,不斷培育風清氣正的科研生態。
張學敏副主任強調,當前正處于醫學發展質變的“前夜”,更有效地呼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更好地滿足人民健康需求,需要進一步加強醫學原創性研究。長期以來,自然科學基金委高度重視醫學健康領域的學科發展和研究布局,下一步將繼續堅持卓越的價值導向,進一步加大醫學科學基金資助力度,助力醫學科研人才成長,為醫學科學加速發展貢獻力量。
喬杰常務副校長在致辭中表示,希望與會專家積極發言,讓自然科學基金委更深入了解醫學一線科學家的真實訴求,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和評價機制,切實為服務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作出更大貢獻。此次調研必將進一步啟發和鼓舞北大和醫學領域科研人員,產出更多高水平原創成果,突破更多關鍵核心技術,以更新氣象推動醫學科研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常務副主任孫瑞娟,副主任谷瑞升、閆章才,生命科學部副主任徐巖英、呂群燕,以及自然科學基金委相關工作人員參加調研。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