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科技獎申報工作啟動!盤點分析北京市科技獎有多難…(附4年獲獎名單)
2023-08-16 14:18:04
作者:解說科技獎 來源:解說科技獎
分享至:
今日(8月15日),北京市發布《2023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附后),9月15日正式提交。在此,科獎在線帶大家了解一下北京市科技獎。
按照2019年發布的《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北京市獎分為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杰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
每年授獎名額: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每年不超過2人(科學研究類不超過1名,技術研發類不超過1名),杰出青年中關村獎每年不超過10人(科學研究類不超過5名,技術研發類不超過5名),國際合作中關村獎每年不超過10人。三大獎每年總數不超過200項,一等獎不超過50項(特等獎不超過2項)。
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單項授獎人數不超過30名,授獎單位不超過20個;一等獎單項授獎人數不超過15名,授獎單位不超過10個;二等獎單項授獎人數不超過10名,授獎單位不超過7個。
(1)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沒有盲從國家科技獎的定額定標的評審制度,在提名等級:分為“一等獎(含特等獎)”、“一等獎”、“一等獎或二等獎”三個選項,方便獎勵申報人員自由選擇。筆者認為,省部級獎勵不同于國家科技獎,一等獎、二等獎的獨立表決的評審制度過于教條,要根據自己獎種特點,設置合適的評審制度。
(2)三項以上(含三項)發明專利的發明人包含同一人的,該發明人必須列入項目候選人。三篇以上(含三篇)代表作的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是同一人的,該作者必須列入項目候選人。這種設置,保護了文章和專利作者的利益,也是值得其他省市參考推廣的。
3、北京市科技獎有多難
科獎在線統計了近4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的受理和授獎情況(2022年為評審結果),具體見下表:

(1)人物獎有多難
人物獎,2021年報名人數井噴,達到198人,獲獎率也創最低,僅8.1%。
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每年最多有2個名額,實際除2019年、2022年外,僅有1名科學家入選,來自科學研究類,且都有院士頭銜。其獲獎率也是所以獎種里面最低的,僅2-4%之間。從每年的推薦名額看,大部分科學研究類提名者都有院士頭銜。
杰出青年中關村獎每年不到10個名額,從獲獎名單看,科研研究類基本都有國家級人才稱號,技術研發類來自戰略性新興產業。獲獎率,2021年最低,僅6.3%。
國際合作中關村獎,是所以獎種里面獲獎率最高的,2020年獲獎率竟然達到100%。
(2)科技獎有多難
2020年到2022年,三大獎報獎項目從500+增加到近900項,北京市適時增加了獲獎項目數量從150項到近200項,即便如此,三大獎獲獎率也是逐年降低,從30%獲獎率降低到22%。
隨著科技部對省部級獎勵的重新認證,北京作為我國科技、教育、產業的聚集區,三大獎申報總數有望超過1000項,其獲獎率將降到20%一下。
(3)特等獎有多難
近4年,北京市特等獎項目申報總數接近150項,但是獲獎項目僅2項,來自2019年的京東方科技集團公司和2022年的北京城建集團的北京大興機場項目,在2020年、2021年均無特等獎項目出現。近幾年,各省各社會科技獎,特等獎項目頻出,其評審尺度、評審質量值得推敲。
附:近四年北京市科技獎提名名單、獲獎名單
(點擊閱讀):
為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根據《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的精神,按照《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及《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的規定和要求,2023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正式啟動。現將2023年度提名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2023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重點獎勵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成果,加強對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原始創新和突破“卡脖子”技術相關成果的支持。人物獎聚焦在科學研究中取得重大發現、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中取得重大突破、促進國際科學技術交流與合作的科技人才;自然科學獎聚焦重大科學發現、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的成果;技術發明獎聚焦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支撐我市重點領域發展的成果;科學技術進步獎聚焦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推廣、支撐我市重點領域發展的成果。1.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杰出青年中關村獎由下列個人和組織提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突出貢獻中關村獎獲獎者;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直屬機構,區人民政府;民政部登記的科技類的全國學會、行業協會(研究會)(可通過以下網址查詢:https://xxgs.chinanpo.mca.gov.cn/gsxt/newList,下同);市科學技術協會。2.國際合作中關村獎由下列組織提名: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直屬機構,區人民政府;民政部登記的科技類的全國學會、行業協會(研究會);市科學技術協會;在京高校院所。3.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由下列組織提名: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直屬機構,區人民政府,以及具有提名資格的其他組織。1.提名者應在本學科、本領域、本行業范圍內進行提名。2.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個人每年度可獨立提名1人,組織每年度每個領域可提名1人。3.杰出青年中關村獎:個人每年度可2人聯合提名1人,組織每年度每個領域可提名1人。4.國際合作中關村獎:組織每年度每個領域可提名1人。5.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原則上每年度提名數量不限。提名特等獎項目需提供1家民政部登記的本領域科技類全國學會、行業協會(研究會)的推薦意見,或者3位院士的推薦意見(見附件2)。6.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提名從2021年度開始,通過受理公示后,提名有效期最長可為5年,候選人在有效期內不更改姓名、國籍、工作單位、證件號等關鍵信息的,提名者無需重新提名。其它5個獎項的提名有效期僅提名當年度有效。被提名人(項目)必須符合《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及《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的有關要求,滿足以下條件:1.被提名人和被提名項目候選人應遵紀守法、品德高尚、具有良好的科研誠信和科學精神。2.杰出青年中關村獎的被提名人出生日期應在1982年1月1日以后。3.已獲得或當年度被提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個人,不得作為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杰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的候選人。4.已獲得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杰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的個人,不得再次作為同一獎項的候選人。5.同一人每年度只能作為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杰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中一個獎項的候選人。6.被提名項目要求整體應用1年以上(自然科學獎提交的代表性論文著作公開發表(出版)1年以上、科學技術進步獎科學技術普及類的科普作品普及1年以上),時間節點為2022年7月31日;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審批或者許可的項目,應在2022年7月31日前獲得主管行政機關的批準。被提名項目近三年經濟效益的年份為2020年至2022年。7.提名項目所含科學技術內容(包括發現點、發明點、創新點及其支撐材料)應未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北京市或其他省部級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中使用過,也不能在同年度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北京市或其他省部級科學技術獎項目中重復使用。8.2021、2022年度連續兩年提名但未獲獎的項目,本年度不能以相關技術內容提名。9.同一人每年度只能作為一個提名項目的候選人。2021年、2022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的前三完成人,本年度不能作為提名項目的前三候選人。具有提名資格的個人和組織通過提名系統進行提名。提名系統于2023年8月15日開通。具有提名資格的個人和組織,往年度注冊過的提名者使用原用戶名和密碼登錄,未注冊過的,需在系統登錄頁面注冊,審核通過后方可登錄使用。為加大社會監督的力度,提名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的提名單位應在本單位網站或公告欄內公示本單位本年度提名項目的基本情況。同時,提名單位應責成項目所有候選單位及候選人所在單位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7個自然日。公示無異議或雖有異議,但經核實處理后再次公示無異議的項目方可提名。公示內容包括項目名稱、提名意見、主要支撐材料目錄、候選人及排序、候選單位及排序等相關信息。提名單位可在電子版提名材料經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審查通過后,在提名系統進行下載公示,并將公示情況圖片在10月13日17時30分前上傳至提名系統。候選單位、候選人所在單位公示情況提交給提名者備查,無需上傳。提名書是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評審的主要依據,請按照《2023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提名工作手冊》(見附件1)要求在線填寫、提交,填寫內容客觀、如實、準確、完整,創新和應用情況強調客觀佐證材料詳實,強化誠信承諾。提名階段,書面版提名書在提名系統中掃描上傳,不再報送紙質版書面材料。書面版提名書上傳要求:①從提名系統導出,需帶有水印;②簽字蓋章后掃描上傳;③含主件和附件;④PDF格式,限40M。對評審專家有回避要求且符合“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回避申請要求”的,應在提名階段提交《回避專家申請表》PDF掃描件申請專家回避(見附件3)。經評審獲獎項目需報送紙質版書面提名材料。紙質版書面提名材料要求:①內容為提名書1套(原件,含主件和附件);②與提名系統上傳的PDF格式書面版提名書完全一致;③一律采用A4紙,單雙面使用均可,附件不超過40頁;④主件及附件合訂成冊(不需另加封面,用彩頁隔開),裝入紙質檔案袋,并在檔案袋封面加貼“裝袋標識”(見附件4)。1.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系統開通時間為2023年8月15日9時30分,項目提交截止時間為9月15日17時30分。提名材料經形式審查存在問題的,可以進行一次補正,補正后仍不符合形式審查要求的,不予受理。補正截止時間為9月27日17時30分。2.書面提名材料掃描件在電子版提名材料網審通過后即可上傳,上傳截止時間為2023年10月13日17時30分。https://sta.kw.beijing.gov.cn/jltm/聯系電話總機:010-66131863、010-66132085、010-66132381、010-66136087、010-88546050、010-88546130、010-88546272、010-88546270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