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熱點
01 顏寧、石正麗等確認為院士候選人
8月31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消息稱,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推薦工作已經結束。經第九屆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第十次會議審議,中國科學院黨組審定,確認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583人。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試行)》的規定,現將有效候選人名單予以公布。
澎湃新聞注意到,清華大學顏寧、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等人名列其中。45歲的顏寧進入了這份名單(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她的工作單位是清華大學、深圳醫學科學院(籌),推薦人為隋森芳院士。
顏寧是著名結構生物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現任深圳醫學科學院(籌)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
02 山東大學:擬對5名研究生予以退學處理
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網站日前發布一則退學公告,擬對超過學校規定期限未注冊、未履行暫緩注冊且無正當事由的兩名外籍博士和三名外籍碩士(學生名單見附件)予以退學處理。
03 我國擬立學位法:利用AI代寫學位論文,將被撤銷學位!
據人民日報消息,8月28日,學位法草案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對學位獲得者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入學資格,利用人工智能代寫學位論文,以及學位授予單位非法授予學位等行為,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高校動態
01 新晉院士候選人,任大學校長!
近日,昆山杜克大學舉行校長交接儀式。馮友梅教授在擔任昆山杜克大學校長五年后,從校長崗位上卸任;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原院長劉耀林教授接棒,就任昆山杜克大學第三任校長。儀式由昆山杜克大學學術事務副校長麥非文(Scott MacEachern)教授主持。
劉耀林 男,1960年9月出生,荷蘭Wageningen大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歐亞科學院院士,國家教學名師,現任昆山杜克大學校長,先后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青年教師獎、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科技領軍人才和湖北省高端人才,自然資源部優秀創新團隊負責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負責人,擔任多個國際國內期刊的編委。2023年8月,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02 籌建3年!新“省會大學”,更名
籌建已久的西寧大學,更名了!
8月30日,青海大學官網發布公告《青海理工大學(原西寧大學)2023年度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擬聘用人員名單》,這是籌建中的西寧大學首次以“青海理工大學”的名稱出現在官方文件中。在青海大學8月12日發布的公告《西寧大學(籌)2023年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面試成績、總成績及體檢人員名單公告》中,該校還未更名。
這意味著萬眾期盼的新省會大學——西寧大學,未來將以“青海理工大學”之名繼續建設!
03 深圳,再添世界頂級大學
8月28日,香港理工大學與深圳市光明區人民政府達成合作意向,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建“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產業科技創新研究院”(研究院),旨在促進港深兩地在教育、科技、人才各方面交流。
香港理工大學是第一所與光明區達成策略共識的香港高等教育院校。雙方期望通過共建研究院,能結合兩地的資源,開展全面高效的產學研合作。理大憑借卓越的科研實力和完善的研究資源,將吸引更多優質科創企業及人才匯聚港深,促進兩地科研合作交流和創業機遇。
簽約儀式于8月28日在深圳光明科學城舉行。在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副校長(教學)黃國賢教授及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系主任周銘祥教授,與光明區委書記蔡穎女士、光明區區長邱浩航先生及光明區統戰部部長楊莉女士的見證下,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和光明區常務副區長姚高科先生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
04 西北大學擬增設2個博士點!
國際視野
01 2 所中國高校被美國移出“未經驗證實體清單”
當地時間 8 月 21 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 27 家中國實體移出出口管制“未經驗證清單”。根據財新網消息,其中包含湖南大學和南昌大學兩所大學,也有光電企業和檢測機構。對此,中國商務部答記者問時表示,中方注意到相關情況。通過中美雙方前一階段共同努力,27 家中國實體最終從“未經驗證清單”中移出,這有利于中美兩國企業開展正常貿易,符合雙方共同利益,表明只要本著坦誠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完全可以找到對雙方企業都有益的解決辦法。(央視新聞,財新網)
02 FBI逮捕一名中國留學生,中方回應
8月28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提問,據報道,日前,美國聯邦調查局盜取一名中國赴美留學生求學申請材料,以所謂“簽證欺詐”罪對其進行逮捕并起訴。美海關和邊境保護局還在缺少證據和根據的情況下對3名入境美國的中國留學生進行扣留盤查并遣返。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表示,美方無理扣留盤查遣返中國留學生,還對中國留學生捏造莫須有的罪名,這是出于政治目的濫施打壓迫害。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汪文斌指出,人文交流是中美關系的社會根基,學術教育與科技交流是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美方口口聲聲說支持兩國教育等領域的人文交流,歡迎中國留學生,但實際上卻仍然延續上屆政府的錯誤做法,濫用國家安全概念,限制和打壓中國留學生赴美學習或研究,嚴重損害中國赴美留學人員的合法權益,嚴重破壞中美正常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的氛圍。
汪文斌強調,我們敦促美方將歡迎中國留學生的表態落到實處,撤銷充滿偏見歧視的10043號行政令,停止以國家安全為借口,打壓中國赴美留學人員。中方將繼續采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也提醒赴美留學人員警惕相關風險。
學術不端
01 因學術不端丑聞辭職的斯坦福校長今日卸任,其兩篇《科學》論文正式撤稿
據撤稿觀察(Retraction Watch)網站消息,美國斯坦福大學校長 Marc Tessier-Lavigne 將于當地時間 8 月 31 日卸任。同日,其作為通訊作者于 2001 年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志上的兩篇論文被正式撤稿,兩篇文章總引用超過 600 次。此前,因被懷疑存在圖像操縱等學術不端行為,Tessier-Lavigne 已于 7 月 19 日宣布辭去斯坦福大學校長職務。
PubPeer 論壇上的匿名用戶于 2015 年就曾指出,Tessier-Lavigne 多篇論文中的圖片可能被人工修改。Tessier-Lavigne 于同年向《科學》雜志提交了這兩篇論文的更正,并將問題歸因于軟件問題,而不是故意改動。2022 年 12 月,《斯坦福日報》的報道促使斯坦福大學對 Tessier-Lavigne 的論文開展調查,并于 2023 年 7 月 19 日發布了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Tessier-Lavigne 的 5 篇論文存在嚴重的數據操縱問題,同時認為 Tessier-Lavigne 本人對這些學術不端行為并不知情,但他“未能果斷、直接地糾正科學記錄中的錯誤”,且創造了一種容易導致數據造假發生的實驗室文化。當天,Tessier-Lavigne 即在實驗室網站上發布聲明,稱計劃撤回這些文章。此次《科學》雜志撤稿是這 5 篇文章中的 2 篇正式撤稿。不過,這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 Elke Stein 并不同意撤回任何一篇論文。(Retraction Watch)
科研政策
01 中國科學院:嚴查!終身追責!
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
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以下簡稱候選人)已經產生,名單已在中國科學院網站和中國科學院學部網站公布。
中央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對嚴肅增選紀律、防止增選中的不正之風提出了明確要求。今年是改革后的首個增選年,各候選人要嚴格遵守《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中被推薦人行為守則》《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中防止說情打招呼辦法(試行)》等規定和要求,切實履行簽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被推薦人承諾書》相關內容,在增選過程中嚴格自律,遵規守紀,并重點做到以下幾點:
1.不以任何形式,由本人或通過所在單位及相關人員實施說情打招呼。
2.不以增選為目的拜訪、咨詢、請教院士或同行專家,不以學術交流、考察、鑒定、答辯、評審、評獎等名目進行可能影響增選工作公正性的活動。
3.不得與參加增選工作的院士、同行專家和工作人員發生不當交往和利益交換,不得向上述人員贈送可能影響增選工作公正性的禮品、禮金等。
4.不得干擾或阻撓增選投訴或舉報的調查處理工作,不得在配合調查處理過程中提供虛假信息和材料。
對候選人違反增選紀律和要求的行為,將依據相關規定嚴肅查處,決不姑息。對實施說情打招呼或在院士增選工作中發生行賄受賄等問題的候選人終身追責,一經查實,永久取消其參選資格;如已當選,則按程序取消其院士稱號。
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
2023年8月31日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