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某二本學校為引進人才,向博士開出高達110萬的安家費,引發熱議。
該校聲稱,安家費90萬,購房補貼20萬,總計110萬,看似非常優厚。
然而,仔細閱讀招聘公告后我們發現,這“天價”安家費背后,隱藏著不小的“套路”。
1、安家費分批發放,先給30萬,后續分期發放,存在不完成考核任務則不再發放的風險。
2、考核任務十分艱巨,要求4年內發表頂級期刊論文、獲得重大科研項目等,難度極高。
3、博士若未完成考核,安家費可能只拿到30萬,剩余80萬可能全部打水漂。
有網友調侃,這考核標準,不如再加一條“4年內獲得諾貝爾獎”,完成難度都差不多。
真正的頂尖人才,可能會看輕110萬安家費。這筆錢更像是為了吸引初級博士而設計。
學校的真正目的,可能是想通過這些博士的能力,為其爭取科研項目、資源,以期望能實現本科教學升級。
高校招聘的“神奇操作”
真是太多了...
根據一項調研數據顯示,研究生畢業后的首選工作方向,基本都是高校或者高校相關,可隨著研究生數量的擴招增多,高校的崗位,在近幾年也越來越“狼多肉少”。
博士在找教職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能被表面開出的待遇所迷惑。
第一操作:待遇和安家費
經常關注招聘領域的碩博士們,或許看到過這樣的高校招聘“入職30萬年薪。直享副高待遇,每月發放安家費,解決子女入學問題。 ”
乍一看,高年薪、高福利、高校平臺,是不是很心動?
曾經就有某985高校靠這樣的招聘條件6年引進了8000多青年人才!當時還在網上引起過不小的熱議。
可是,引進到手了,這些博士們漸漸發現,這薪資和當初學校允諾的,有點不一樣。
據知情人分享,傳說中的 30 萬年薪,實則只有 20 萬出頭,還是稅前。更坑的是,這 20 多萬是「打包」價,社保醫保住房公積金和其他保險全都包括在內。
這樣薪資一下子就砍掉接近一半,更別提那些隱形福利了。實際上每月到手只有9000元左右。扣掉一線城市的吃住成本,所剩無幾。
薪資少了,那安家費呢?
第二操作:想轉正?可不容易
現在很多高校的聘用制度都是“非升即走”。在招聘時,高校會允諾在一定期限內,只要達到了學校的考核指標,那么就可以擁有正式編制入職,似乎是一個公平競爭職位,能者而上的好方法。
可在實際中,想通過,可不容易。
這主要跟高校自己定的指標有關了。雖然前期招聘只是說達到副教授水平,但實際上,無論個人水平在專業方向上算什么檔次,最后都只要固定名額的人。典型的狼多肉少,你們都已經達到當初協議要求?不好意思,我們只要四青或者潛力四青。
也就是說,學校的指標,往往是動態的,隨著你快要達到而增高。非升即走制度本身是能者居上沒有錯,可是如果指標變成了只有特定人能通過“動態指標”,那對于被淘汰的青椒來說,除了這幾年自己拼命做的任務給學校帶來了指標和排名的上升外,于自己,只留下了失業邊緣的尷尬。
當時他說,學校是這么給自己算的:
等于說他干了1年9個月準備離職,不光這9個月的工資沒有了,還要倒賠學校9萬。
最后,讀者給小募說自己已經交錢走人,當吃個啞巴虧,下回選高校時,需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高校招聘坑多,很多碩博士在遇到問題時只能吃啞巴虧,當然了,也仍然是有一些好的高校,會明確的把考核標準、薪資標準、安家費發放等直接寫進合同。大家在挑選學校時,也一定要多注意這些小細節。
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