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協戰略發展部關于申報2023年部分決策咨詢重點研究課題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中央有關部署,更好履行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職責,高質量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中國科協戰略發展部組織實施決策咨詢重點研究課題,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獨立研究課題
(一)課題內容
1.國家實驗室知識產權戰略設計與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研究
研究內容:我國高度重視知識產權戰略和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國家實驗室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國家水平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龍頭和支柱。本課題通過重點選擇國內外代表性的國家實驗室等組織機構,梳理其在知識產權戰略體系和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方面的現狀,深入分析知識產權戰略和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方面存在問題,圍繞國家實驗室在知識產權認定、比例分配知識產權戰略和科技成果轉化的供需對接機制、人員激勵和約束機制等成果轉化機制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為建立完善國家實驗室創新激勵機制、強化創新能力建設,發揮國家實驗室戰略力量支持作用提供決策參考。
2.我國區域創新能力分析
研究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將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單獨成章進行任務部署,強調要“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大灣區各城市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科技成果跨越“死亡之谷”,形成了加速香港科研成果內地轉化的“河套模式”、“澳門研發+橫琴轉化”的“橫琴模式”、科技成果轉化一站式服務的“天河模式”、打通成果轉化鏈條的“深圳模式”等一系列優秀案例。本課題擬從科技成果轉化體系構建、科技成果轉化載體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主體培育、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模式、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場景創新等方面出發,系統總結粵港澳大灣區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成效和優秀經驗,深入查找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并提出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
3.《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實施一攬子配套科技政策研究
研究內容:為落實《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聚焦河套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功能定位,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在遵循憲法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前提下,銜接香港、接軌國際,圍繞科技創新協同、科技資源跨境流動、科研組織和項目管理、知識產權保護、創新人才引進使用、產業化創新支持等方面,探索研究提出政策落地的實施細則建議,為構建國際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實施科技創新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提供決策參考。
(二)研究期限
自合同簽訂之日起3個月。
(三)課題經費
課題1、2每個課題經費不超過25萬元。
課題3不超過40萬元。
簽署合同后付70%首付款,30%尾款在結題驗收通過后支付。
(四)成果要求
形成1篇研究報告、2篇決策咨詢建議專報。
二、聯合研究課題
(一)總課題名稱及內容。
數字經濟賦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研究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立足黃河流域上中下游不同省區的特點,針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發揮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優勢,研究數字經濟賦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機制和路徑,探索黃河流域數字化治理的新模式,提升黃河流域水資源使用效率和生態保護、環境治理的精準性和系統性,推動黃河流域生態質量提升,促進沿黃各省區協同發展、高質量發展,加快黃河國家戰略落地實施,為探索大江大河的數字化治理提供決策參考。
(二)子課題設置
子課題1:數字經濟賦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的機制和路徑研究。主要研究數字技術如何服務黃河上游水源涵養,數字經濟如何賦能黃河中游水土保持,數字經濟如何賦能黃河流域下游生態環境治理。總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的數字化模式和路徑。
子課題2:數字經濟賦能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機制和路徑研究。主要研究如何推動黃河流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如何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產業化發展,如何提升黃河流域經濟社會創新力,如何增強黃河流域經濟綜合實力,提升黃河流域對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支撐能力。
子課題3:數字經濟賦能黃河流域城市群能級提升和鄉村振興研究。著眼于改善民生,研究提出如何通過數字經濟賦能黃河流域城市群能級提升,增強城市群對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帶動和引領作用;如何通過數字經濟賦能黃河流域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
子課題4:數字經濟賦能黃河流域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研究。主要研究如何通過發展數字經濟推動產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探索黃河流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子課題5:數字技術應用與“智慧黃河”建設。主要研究如何運用物聯網、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技術手段,強化對水文、氣象、地災、雨情、凌情、旱情等狀況的動態監測和科學分析,搭建綜合數字化平臺,實現數據資源跨地區跨部門互通共享,建設“智慧黃河”。
(三)課題研究方式
申報時有一家牽頭單位,若干參與單位。牽頭單位需組織黃河流域相關省區的單位共同參與課題研究,擴大覆蓋面,統籌課題申報、研究過程和總報告、專報等成果。各申報單位在申報課題時應確定參與研究的子課題,在研究過程中及時交流研究成果,推動協同合作,形成常態化合作機制。同一個子課題不限于一個申報單位。
(四)研究期限
自合同簽訂之日起6個月。
(五)課題經費
課題經費不超過80萬元。簽署合同后付70%首付款,30%尾款在結題驗收通過后支付。
(六)成果要求
形成1篇研究報告、3-4篇決策咨詢建議專報。
(七)其它要求
聯合申報單位需簽署附件4聯合申報協議書。
三、申報條件
(一)申報單位條件
1.申報單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不接受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申報。
2.申報單位可以是全國學會、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社會組織等機構。
3.申報單位須具備較強研究實力,能夠提供開展該領域課題研究工作的必要條件。
4.同等條件下,承擔或參與過重大咨詢活動的單位優先。聯合研究課題,黃河流域省區相關單位優先。
5.近兩年內未按要求完成中國科協戰略發展部委托項目的單位不具備申報資格。
6.聯合申報各單位均需滿足以上條件。
(二)課題負責人條件
1.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立場堅定,作風廉潔,遵紀守法,具有良好學風,恪守科學道德。
2.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在申報課題本領域具有研究專長。
3.同一個課題負責人只能申請一個課題,一般情況下,一人不得同時主持兩個以上(含兩個)中國科協戰略發展部的課題,在主持的課題未完成前,不得申請主持新的課題。
4.課題負責人應具有獨立開展研究和組織開展研究的能力,能夠承擔實質性研究工作。
5.聯合申報各單位課題負責人均需滿足以上條件。
四、申報評審程序
(一)申報方式
1.通過中國科協智慧計財服務平臺(nk.cast.org.cn)提交《項目申報書》(電子版),流程如下:
(1)首頁點擊“供應商注冊”注冊賬號,如之前已經注冊過可直接登錄。
(2)登錄后,選擇采購類項目-采購申報,點擊“添加項目”,彈出窗口找到申報的課題,點擊后面“申報”按鈕。
(3)在“我的采購申報”列表里,上傳相應文件即項目申報書(附件1)WORD版和PDF版(簽字、蓋章后掃描版本),文件名為:“課題序號、名稱+單位名稱+課題負責人”。點擊“提交”按鈕。
中國科協智慧計財服務平臺聯系人:周秀紅13260156238
2.寄送項目申報書紙質版。紙質版一式五份寄送至指定地址。請于封皮上注明“2023年部分決策咨詢重點研究課題”,將《報名信息表》(附件2)貼在封皮上,另將《報名信息表》(附件2)電子版發送至申報咨詢聯系人(張璐)郵箱。
(三)截止時間
中國科協智慧計財服務平臺申報截止時間及紙質材料送達時間:2023年11月17日,逾期不予受理。
(四)組織評審
根據中國科協相關規定對申報單位進行資格審查,通過資格審查后組織專家采用綜合評分法(附件3)進行評審,擇優給予支持。入選項目承擔單位與中國科協戰略發展部簽訂合同,中國科協戰略發展部按照中國科協相關財務制度、項目管理制度的規定撥付經費,并對項目進行管理。
五、聯系方式
(一)申報咨詢
聯系單位:中貿國際工程招標(北京)有限公司
聯系人:張璐
聯系電話:16619757034
電子郵箱:zmpingshen@163.com
郵寄地址:北京市豐臺區中都科技大廈1009室中貿國際工程招標(北京)有限公司
(二)項目咨詢
聯系單位:中國科協戰略發展部
聯系人:慎倩倩
聯系電話:010-68578286
附件:
中國科協戰略發展部
2023年11月13日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