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院士也來申請國自然面上項目……
2023-12-12 13:33:06
作者:科研大匠 來源:科研大匠
分享至:
科研難做,難在發論文和申基金。兩者相比,基金或許更難上一籌。
每年到國自然基金評選階段,那真是千萬大軍擠獨木橋,有人歡喜有人憂。近幾年,有不少科研人表示,國自然基金越來越卷了。更有人在小紅書上吐槽,現在連院士都來搶面上項目了。面上項目也叫一般項目,照顧的面比較大,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系列中的主要部分,其經費額約占科學基金總額的60%。根據小紅書上的截圖,在小木蟲論壇,有人發帖稱在面上項目那見到了院士的名字。
表示這早不是稀罕事了,院士或者高校校長申請面上,這幾年一直都有。也有不少青椒在底下哭訴,怪不得現在申請面上越來越難。大佬也下場搶年輕人資源,太卷了....
畢竟本來院士申請項目都應該是重點研發的、科研經費多的大項目。但現在壓力已經傳導到需要和普通科研人擠占小項目了。
近幾年,不少方面都透露出了青年教師在高校生存壓力逐漸變大的事實。根據學術橋做的2022年國自然分項資助情況統計。國自然平均資助率僅 16.73% 左右,也就是說在申請中有 20 多萬個項目是注定陪跑。
就連生命科學部的會評專家,施煥中教授也在2022年評審結束后發文感慨“太卷了”:
“參加今年的國自然評審,沒啥特別的感覺。如今申報國自然,也是內卷得厲害, 眾多的大咖也來搶食金額并不多的面上項目。幾乎所有的申請書寫得都非常漂亮,不看申請人的工作基礎和研究背景,已經不容易判斷出申請項目水平的高低。部分得益于專業人士的鼎力相助,一些申請書中的“工作基礎”部分整理得分外精美。紅紅綠綠的流式圖、熱圖、單細胞測序圖等,能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也有科研人員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申請國自然焦慮過程....

對于青年科研人來說,國自然,儼然成了他們需要攻克的另一種“上岸”。

那么為什么國自然的申請難度對應出了青年科研人員的生存難度?在我國目前的學術環境下,很多單位比如高校、三級醫院,有基金才能晉升,有基金才能做研究生導師、教授。國自然基金對于上升期的科研人來說,中了才意味著職稱編制指日可待。在一些社交平臺上,甚至還有落榜者表示,不光是職場失意,沒中基金情場也差點沒了。
圖片來源:知乎甚至還有高校的附屬幼兒園,在幼兒園放榜時,張貼出了幼兒園小朋友的父母獲得國自然資助的情況。
隱約透露出一種想通過榜單暗自炫耀和相互競爭的感覺。畢竟卷到高校里都夠讓人難受的了,現在居然還想從幼兒園就開卷?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