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5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發布一則通知,題為《哈爾濱工業大學關于進一步加強教師常規副高崗位管理的通知》(哈工大人(2024)14號),在高校界迅速引發了激烈熱議。
旋即,有讀者朋友把通知轉發給了指南哥,希望聽聽本公眾號的專業解讀。
副教授也搞“非升即走”,這個雷聲早已經響了一陣子,但真正開始下雨,可能要從哈工大開始了。
今年冬天的“爾濱”特別熱鬧,但我想,今年冬天的哈工大青椒們可能感覺特別冷,從心冷到齒冷。
01
這則“非升即走”通知寫了什么?
這份通知只有三條,簡潔有力,但又殺伐于無形。
在其中,校方規定,
(1)新聘任的常規副高崗位教師須簽訂固定期限聘用合同,聘期為6年。
(2)新聘任的常規副高崗位教師6年內未能獲聘準聘正高及以上崗位,應申請轉為專職科研崗、實驗工程崗或不再續聘,文科、理科教師的聘期可適當延長。
(3)自黨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之日起新聘任的常規副高崗位教師執行以上規定,執行范圍包括由博士后、專職科研崗、特聘副研究員、神舟青年B等新聘任為常規副高崗位的教師。由原中級崗位晉升的常規副高崗位教師按原有規定執行。
這份通知很簡單,也似乎很有溫情,不僅規定了從中級崗位晉升上來的副高不執行,也還給文、理科教師“適當”延長了聘期。
而我們要考慮的是,哈工大出臺這個新規定有著怎樣的用心,有可能怎么執行,新聘任的副高青椒們要怎么應對?
02
兩種“常規副高”有什么區別?
通知第三條首先區分了兩種常規副高。
老體制的是,在哈工大從中級職稱即助理教授或講師晉升成為副高的;新體制的是,自本通知發文之日起新聘任的副高。
從這個區分可以看出來,老體制其實是經歷了從助理教授到副教授的“非升即走”,也就是經歷過學校的大力淘汰之后的上岸者;而新體制則是新聘任的副高,大概率是從校外引進來而直接給了副高職稱的教師。
也就是說,新聘任的副高在哈工大并沒有經歷過“非升即走”的折磨,是因為之前的科研成果而被直接聘任為副高職稱。
這些新聘任副高包括博士后、專職科研崗、特聘副研究員和神舟青年B等崗位的副教授,他們可能在別的高校經歷過“非升即走”,但在哈工大并沒有經歷過。
03
為何對這些副高搞“非升即走”?
為了檢測這些人真正的科研實力,或者“鞭策”他們不要在副高崗位上躺平,或者“逼迫”他們重新為學校貢獻科研指標,哈工大就決定對他們搞“非升即走”。
具體形式就是,這些副高只給6年固定期限合同,之后考核,達到了“準聘正高”的科研標準,才能轉為長聘副高,也就是通過了“非升即走”。
而如果6年之后沒有達到“準聘正高”的科研標準,那么就要轉崗或解聘。而“博士后、專職科研崗、特聘副研究員、神舟青年B”這些人,怎么轉崗為“專職科研崗、實驗工程崗”呢?
其實,前面四種崗位都是某種類型的“專職科研崗”,不可能再轉“專職科研崗”,而最多可以轉“實驗工程崗”,其中大部分肯定要“不在續聘”,即解聘踢走,也就是真正的“非升即走”。
至于“文科、理科教師的聘期可適當延長”,這一條就更具有彈性,到時候是否給你延長,或者延長多長時間,完全看學校的態度和當年的師資需要,根本沒有制度保障。
不信,你可以看看清華大學副教授“非升即走”失敗的案例,參考本號原創文章,“清華大學50歲副教授被辭退,這場悲劇是怎樣誕生的?”;“清華大學副教授非升即走失敗,留給我們7大教訓”。
04
哈工大常規副高=中大預聘副教授?
這則通知是哈工大校黨委會通過,之后以學校名義發布執行的,跟教代會沒啥關系,在崗教師們也肯定沒有參與決策的機會。
當然,這則通知的執行范圍是,通知發布后“新聘任”的“博士后、專職科研崗、特聘副研究員、神舟青年B”。
對于發布前已經聘任但又不是從中級晉升上來的常規副高,要如何處理呢?通知里沒有說。
但也有可能,要求通知發布前已經在崗的“博士后、專職科研崗、特聘副研究員、神舟青年B”先完成當前的聘期合同,但之后也要達到“準聘正高”的科研標準才能轉為長聘,否則同樣是解聘走人一條路。
這個模式類似于中山大學新近施行的預聘-長聘制,即基本上所有人進來都是預聘制,之后通過了考核,才能轉為長聘,否則就是解聘走人,還美其名曰“調動至校外教學科研單位”。
不過,中大施行這個新體制還有地理位置和工資待遇的優勢,真不知道哈工大也照葫蘆畫瓢,究竟有什么底氣?
是給的工資高,還是“南方小土豆”們太喜歡你“爾濱”了?
05
“獲聘準聘正高”是什么?
哈工大要求,新聘任常規副高要6年內達到“獲聘準聘正高及以上崗位”,否則轉崗或踢走。
那么,“獲聘準聘正高”是什么?
這大概率是指,6年內完成的科研成果要達到晉升正高的標準,但并沒有晉升正高的名額,所以就只給你一個“準聘正高”或“候補正高”的頭銜,不過同時也獲得了長聘。
而長聘之后,究竟什么時候才能“獲聘正高”,那么就要看什么時候有了名額,且領導們愿意給你這個名額。
當然,到時候大概率是這些“準聘正高”們再來競爭正高職稱,至于誰能評得上,就看你們各自的成果誰最多了。
說到底,哈工大所謂的“準聘正高”也就是長聘副教授,是否能有正高教授的工資待遇,也全看學校的另行規定。
上面說了,因為哈工大沒有地理優勢,外加東三省尤其是黑龍江省大量人口流失,再對愿意去哈爾濱求職的副高青椒們搞“非升即走”,恐怕是更沒有人敢去應聘了。
如果能達到哈工大“準聘正高”要求的科研成果,早早去南方的普通高校躺平悠哉,難道不是更香嗎?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