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研究生3年發16篇SCI,碩士畢業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2024-01-18 14:09:25
作者:AEIC學術交流中心 來源:AEIC學術交流中心
分享至:
有這么一位碩士生,他應屆碩士畢業那年,被所在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他就是孫光宇,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院友,電氣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發表SCI論文8篇(均在學校“最具影響力期刊”目錄)、EI會議論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西安交大新聞網曾在《身邊交大人》欄目刊文《孫光宇:發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在這篇文章中,對孫光宇3年發表16篇SCI的經驗做了總結。孫光宇說,“對剛開始從事科研工作的人來說,模仿是很重要的過程。我們很難一開始就能創造一個全新的體系、全新的技術,但通過一些模仿和復現性工作就會發現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完善,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就可能會有新的成果,并寫成一篇論文發表出來。”談及自己科研方法時,孫光宇表示,研究方向非常重要。如果在一個相對比較成熟的領域做研究,就會常常發現,自己能想到的點子,別人在好久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其實科研就像是在挖金礦,如果在一個相對較新的領域研究,便會比較容易發現金子。當然,努力也很重要,但是因為科研工作者都很努力,相比之下研究方向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3年的科研經歷中,最令孫光宇難忘的是第一次投出的論文因不夠成熟而被拒的經歷。在沮喪了一小段時間后,他認真地分析總結了論文被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因此,這第一次論文投稿被拒的經歷也成了唯一一次。“科研帶給人的感受是復雜的,偶爾也會因為暫時的瓶頸而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后的喜悅,一作論文發表后的激動,以及對能在更高一級期刊(如Nature, Science)上發表的期待。”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