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九大學部申請注意事項
    2024-01-18 14:28:59 作者:銳動源 來源:銳動源 分享至: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正式發布了2024年度項目指南。除了本年度重點關注的相關改革舉措,申請規定和各科學部資助領域和注意事項也需要特別關注,尤其是各學部單獨的一些規定及注意事項。為此,小編單獨詳細的梳理了各學部的注意事項,僅供參考。

     



     

    數學物理科學部

     

    數學科學處 數學(A01~A06)

     

    要求申請人具備一定的研究基礎和研究實力,對所申請項目的研究現狀、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擬采用的研究方法等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并在此基礎上制訂研究計劃。

     

    對于數學與其他學科交叉且通過數學物理科學部申請的項目,申請代碼1應選擇數學學科相應的申請代碼,申請代碼2應選擇相關交叉學科的申請代碼。

     

    天文科學處 天文學(A14~A19)


    申請此類項目,申請人應在申請書的“附注說明”欄選擇“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課題研究”或“天文新技術方法”。

     


     

    化學科學部


    注意事項:


    1.化學科學部各科學處部分,對資助范圍進行了具體說明,請申請人認真閱讀。


    2.對于研究內容相同或相近的項目,不得由不同申請人重復提出申請。

    3.科研倫理及科技安全(如生物安全、信息安全等)有關要求:


    (1)涉及科研倫理的項目申請,申請人應在申請書中提供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單位倫理委員會的審核證明(作為附件上傳證明材料的掃描件),未按要求提供上述證明的項目申請將不予受理或不予資助。


    (2)涉及科技安全的項目申請,申請人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并遵守相關規定,應在申請書中提供所在單位科技安全保障承諾(作為附件上傳掃描件),未按要求提供上述承諾的項目申請將不予受理或不予資助。


    (3)涉及科研倫理與科技安全的項目獲批準后,若在執行期間更改研究計劃的,須按上述相關要求重新向自然科學基金委提交更改研究計劃后的科研倫理審核證明及科技安全保障承諾。


    4.為使科學家集中精力開展研究工作,上一年度或本年度已獲得高資助強度項目[如重點項目、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重大項目、重大研究計劃項目、聯合基金項目中的重點支持項目/集成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等]資助的項目或課題負責人,以及申請項目與申請人承擔的其他國家科技計劃研究內容有重復者,本年度申請低資助強度項目時原則上不再給予支持。

     


     

    生命科學部

     

    注意事項:


    (1)生命科學部各科學處及學科部分,具體說明了學科資助范圍和不予受理的內容,請申請人認真閱讀擬申請學科的項目指南,并確保申請書中提供的學術成果信息準確無誤。


    (2)申請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地區科學基金項目,申請代碼1請選擇至二級申請代碼,凡是只選擇到學科一級申請代碼的,一律不予受理。


    此外,生命科學部對從事生物醫學研究中涉及倫理的項目申請提出以下要求:


    (1)從事科學研究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在開展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活動中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尊重國際公認的生命倫理準則,遵守國家有關倫理研究的相關要求。


    (2)涉及高致病性病原生物操作的研究項目,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生物安全有關規定,在具備相應的生物安全條件下方可申請。


    (3)涉及動物實驗的項目,須遵守國家動物福利與科技倫理的相關規定和要求。(4)涉及人體組織、器官、細胞等的生物醫學研究項目,必須在申請書中提供所在單位或者其上級主管部門提供的倫理委員會審核證明。


    (5)多單位參與的涉及倫理研究的項目申請,需分別提供所在單位或者其上級主管部門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的審核證明。


    (6)境外機構或者個人與國內醫療衛生機構合作開展涉及人的倫理相關的研究項目,應當出具國內合作研究單位提供的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的審核證明。


    (7)需要簽署知情同意書的研究項目,請在申請書中說明知情同意書的簽署程序。(8)涉及倫理相關的項目獲批準后如若在執行期間更改研究計劃的,須按以上要求重新向自然科學基金委提交更改研究計劃后的倫理委員會審核證明。


    請申請人按照本《指南》和申請書填寫要求撰寫申請書,凡未按要求撰寫的申請書將不予受理。

     

    植物學(C02)


    特別提醒申請人注意:


    (1)植物與環境互作申請代碼(C0205)下可受理植物共生互作申請,但不受理農作物和其他經濟作物栽培相關研究的申請。


    (2)植物化學申請代碼(C0209)下鼓勵對植物中重要化學成分的深入挖掘及功能研究,但不受理以植物化學成分的藥理學研究和結構修飾或合成研究為主要內容的申請。

     

    動物學(C04)


    提醒申請人注意:本學科不受理僅以模式動物為研究材料的醫學相關研究申請,不受理以家畜家禽為材料的應用研究申請,不受理農業害蟲相關應用研究申請。

     

    神經科學與心理學(C09)


    特別提醒申請人注意:由于本學科研究領域較多,申請人需準確選擇二級申請代碼進行申報。

     

    生理學與整合生物學(C11)


    特別提醒申請人注意:本學科不受理以野生動物(比較生理學除外)、植物、藻類為研究對象以及中醫學科的項目申請。

     

    生物材料、成像與組織工程學(C10)


    特別提醒申請人注意:本學科不受理非生物學及醫學方面的材料學研究。

     

    林學與草學(C16)


    本學科不受理:①以動物為研究對象的有效活性成分藥物學功能驗證(包括抗腫瘤)的項目申請;②切削刀具研發、林區道路橋梁設計、森林工程機械設備、森工土木建筑等項目申請;③不以森林生物質為研究對象的林產化學方向項目申請。

     

    農學基礎與作物學(C13)


    本學科在農學基礎研究領域(申請代碼C1301、C1302和C1303),開展多學科的交叉研究應注重與農業生物學問題有機結合,不受理單純以農業機械、農業物料、設施環境為科學問題或主要研究內容的申請;農業生物系統工程學領域(申請代碼C1303)不受理以畜禽、水產等農業動物為研究對象的申請。在作物學研究領域(申請代碼 C1304~C1312),不受理以園藝作物、林木、牧草與草坪草、藥用植物與中藥材、擬南芥等為研究對象的申請。

     

    食品科學(C20)


    本學科不受理以下項目申請:①涉及疾病治療和藥物研究以及利用人體開展臨床試驗的研究;②保健品開發研究;③以農業動植物養殖、種植為主要研究內容的項目。

     

    植物保護學(C14)


    本學科項目申請應注重以農作物有害生物為研究對象,以防治或控制有害生物危害為研究目標,否則不屬于本學科資助范圍。本學科不受理以林木與模式生物(擬南芥、果蠅等)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項目申請。

     

    園藝學與植物營養學(C15)


    本學科不受理以林木及擬南芥等為主要研究對象,以及偏重醫學健康研究的項目申請。

     

    畜牧學(C17)


    特別提醒申請人注意:在本學科申請項目,應以畜禽和蜂蠶等農業動物及伴侶動物為研究對象,與其他學科的交叉不應該偏離上述研究主體,否則不予受理。

     


     

    地球科學部


    注意事項:


    (1)2024年度地球科學部將繼續試行新的二級申請代碼體系,請仔細研讀本《指南》中的申請代碼列表及其相關簡介說明,選擇符合申請書內容的申請代碼。所填寫的申請代碼一般應細化至二級申請代碼。


    (2)請認真閱讀并遵守本《指南》申請規定中有關科研誠信的相關要求。投稿階段的學術論文不要列出。


    (3)從事科學研究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在開展生物學和毒理學等領域的研究活動中遵守國家有關規定,涉及動物實驗的項目,需遵守國家動物倫理與福利的相關規定和要求。


    (4)多單位參與的涉及倫理研究的申請需分別提供各參與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的證明文件。涉及倫理相關的項目獲批準后如若在執行期間更改研究計劃的,須按以上要求重新向自然科學基金委提交更改研究計劃后的倫理委員會的審查意見證明。

     

    大氣科學(D05)


    “D0509 大氣觀測、遙感和探測技術與方法”“D0510大氣數據與信息技術”“D0511大氣數值模式發展”“D0512地球系統模式發展”等四個申請代碼適用于支持在大氣科學領域開展新技術與新方法探索的研究,基于已有技術開展理論和應用研究的項目申請不適合選擇上述申請代碼。

     


     

    工程與材料科學部

     

    注意事項:


    (1)申請人要確保申請書中所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注意須如實填報申請人和主要參與者的個人簡歷、各類項目資助情況以及發表學術論文情況。特別是電請人在填寫代表作時,務必嚴格按照本《指南》申請規定中科研誠信要求和申請書填報說明與撰寫提綱填寫,學部會對申請人在申請書中提供的代表作進行嚴格審查。


    (2)鼓勵申請人提出具有創新學術思想和有特色的項目申請,開展實質性的學科交叉和合作研究,促進本學科和相關學科領域的高水平發展。但必須指出的是,項目申請必須含有所申請學科的具體科學問題。


    (3)請參考各類項目資助強度,提出合理的申請金額,并根據實際需要對各項開支給出合理預算。

     


     

    信息科學部


    注意事項:


    (1)涉及科研倫理與科技安全(如生物信息安全等)的項目申請,必須在申請書中提供依托單位或者其上級主管部門提供的審查意見。


    (2)認真遵守本《指南》申請規定中有關科研誠信的相關要求,實事求是地填寫申請人信息和代表作等信息。

     


     

    管理科學部

     

    注意事項:


    1.避免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復資助


    為優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源配置,保證項目負責人有精力完成好已承擔的國家項目,除本《指南》特別說明之外,2024年度本科學部不受理下列申請人的項目申請(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人除外):


    (1)作為項目負責人近5年(2019年1月1日后)已經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但在當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截止日期前,尚未獲得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頒發的《結項證書》者。


    注:已獲得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頒發的《結項證書》且2024年作為申請人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G字頭申請代碼)項目的,須以附件方式在線提交加蓋依托單位法人公章的《結項證書》掃描件。


    (2)在2024年度作為申請人申請管理科學部項目、同年又作為負責人申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2.申請信息的準確和完整性


    申請人要確保申請書中所有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可靠性。依托單位要對相關信息進行認真的審核。除其他有關規定外,申請書填寫要嚴格遵從以下要求:


    (1)申請人應詳細論述與本申請相關的前期工作基礎,前期工作已發表的論著,應在申請書中詳細寫明,5篇代表性論著應是已公開發表的論著(含在線發表)。申請人在填寫代表作時,請認真閱讀本《指南》申請規定中關于代表作的填寫要求,實事求是地按照要求填寫。


    (2)本科學部不支持將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項目申請書在不同的資助機構(或不同科學部)間以同一申請人或者不同申請人的名義進行多處申請。對于申請人在以往科學基金項目基礎上提出新的項目申請,應在申請書中詳細闡明以往獲資助項目的進展情況,以及新項目申請與以往獲資助項目的區別、聯系與發展;新項目申請與申請人已承擔或參加的其他機構(如科技部、教育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地方基金等)資助項目研究內容相關的,應明確闡述二者的異同、繼承與發展關系。


    3.近期啟動的在研項目負責人的新申請


    為敦促申請人認真做好在研項目的研究工作,本科學部對近兩年(即2022年度和2023年度,特別是2023年度)獲資助的項目負責人,2024年度再次提出的項目申請將予以從嚴掌握。


    4.與已完成項目績效掛鉤


    本科學部堅持對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在結題一年后進行績效評估;對高質量完成項目的負責人所提出的新申請,在同等條件下將予以優先資助;對于以往項目執行不力的負責人所提出的新申請,將從嚴掌握。

     

    宏觀管理與政策(G04)


    健康管理與政策(G0405) 領域不資助某類疾病的病理、臨床與護理等研究,相關項目申請請選擇醫學科學部下屬相關申請代碼)

     


     

    醫學科學部

     

    注意事項:


    1. 申請人需注意的問題和相關事項


    (1)鼓勵針對科學問題開展深入的基礎研究,強調研究的原創性;對獲得較好前期研究結果的項目,鼓勵開展持續深入的研究工作。避免盲目追求使用高新技術和跟蹤熱點問題的項目申請。


    (2)重視預期成果的科學意義和潛在臨床價值。在申請書立項依據中闡釋與項目申請有關的研究動態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此基礎上有理有據地凝練出科學問題或科學假說,闡釋研究的理論和應用價值。


    (3)重視研究內容、研究方案及所采用的技術路線是否能夠驗證所提出的科學問題或假說,注重科學性、邏輯性和可行性;要求研究內容適當,研究方案翔實,技術路線清晰,資金預算合理。


    (4)請提供與本項目申請直接相關的前期工作基礎。前期已經發表的工作,請列出發表論文;尚未發表的工作,應提供相關實驗數據、圖表、照片等。如果是對前一資助項目的延展,請闡釋深入研究的科學問題和創新點。


    (5)保證提供的信息和申請書內容準確可靠。本著科學和求真的態度,按照有關要求認真撰寫申請書。如實填報申請人和主要參與者的個人簡歷、個類項目資助情況以及學術論文發表情況。請按照本《指南》申請規定和申請書填報說明與撰寫提綱的要求填寫發表的學術論文及其他代表性成果和學術獎勵。


    (6)由于醫學科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請申請人和依托單位注意在項目申請及執行過程中嚴格遵守針對相關醫學倫理和臨床研究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包括在申請書中提供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單位倫理委員會的審核證明(電子申請書應附掃描件),未按要求提供上述證明的申請項目將不予資助。


    (7)涉及病原微生物研究的項目申請,應嚴格執行國務院關于《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和有關部委關于“倫理和生物安全”的相關規定;涉及人類遺傳資源研究的項目申請應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相關規定;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項目申請,應具備生物安全設施條件,隨申請書提交依托單位或合作研究單位生物安全保障承諾,未按要求提供上述證明的申請項目將不予資助。


    (8)進一步重視對資助項目的后期管理工作,加強績效考核,加強對系統性和延續性研究項目的持續資助,對前期研究項目完成良好的負責人提出的申請給予優先關注。


    (9)為使科學家集中精力開展研究工作,2023年度獲得高強度項目[如重點項目、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高強度組織間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重大項目、重大研究計劃或聯合基金中的重點支持項目/集成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等資助的項目或課題負責人,以及申請項目與申請人承擔的其他國家科技計劃研究內容有重復者,2024年度申請面上項目時原則上不再給予支持。


    2.醫學科學部近幾年的申請情況與依托單位需注意的問題


    自醫學科學部成立以來,醫學領域各類項目申請數量持續增長。2023年集中接收期共收到來自1069個依托單位的申請91331項,占全委項目申請(304333項)的30.01%。其中,面上項目申請35009項,占全委面上項目申請(119 636項)的29.26%;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44253項,占全委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134305項)的32.95%;地區科學基金項目申請8757項,占全委地區科學基金項目申請(24891項)的35.18%。項目申請量的快速增長增加了評審和管理的成本,為了科學基金事業和醫學科學研究的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以及保障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和管理工作的質量,依托單位在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基金工作管理辦法》的要求,認真履行管理主體責任,進一步加強組織管理,提高申請項目質量,減少低水平項目申請。


    3. 申請代碼及注意事項


    醫學科學部共設35個一級申請代碼(H01~H35)及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申請代碼體系的基本特點是:①一級申請代碼主要是以器官系統為主線,從科學問題出發,將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相融合,把各“學科”“科室”共性的科學問題放在同一申請和評審體系中;②二級申請代碼按照從基礎到臨床,從結構、功能及發育異常到疾病狀態的順序進行設立,兼顧疾病相關的基礎研究。


    請申請人認真查詢一級申請代碼并選擇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特別提醒申請人注意:


    醫學科學部單獨設立腫瘤學學科,除血液系統腫瘤、腫瘤流行病學、腫瘤藥理學、腫瘤影像醫學、中醫藥腫瘤學外,各類腫瘤相關的醫學科學問題請選擇腫瘤學(H18)下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血液系統腫瘤研究請選擇血液系統(H08)下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腫瘤流行病學列入非傳染病流行病學(H3010),腫瘤藥理學列入抗腫瘤藥物藥理(H3505),腫瘤的影像醫學與生物醫學工程研究可選擇影像醫學/核醫學(H27)與生物醫學工程/再生醫學(H28)下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腫瘤的中醫藥學研究請選擇中醫學(H31)、中藥學(H32)和中西醫結合(H33)下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


    放射醫學(H29)主要涉及放射病理、放射防護及非腫瘤放射治療領域,不資助放射診斷學以及腫瘤放射治療申請;放射診斷學請選擇影像醫學/核醫學(H27)下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腫瘤放射治療請選擇申請代碼H1816。


    老年醫學(H19)僅資助與衰老機制相關的疾病發生機制及干預研究,單一器官和系統的研究以及與衰老機制無關的老年醫學科學問題請選擇其相應器官或系統的申請代碼。


    新生兒疾病列人生殖系統/圍生醫學/新生兒(H04)申請代碼,兒科其他科學問題請選擇其相應系統的申請代碼。


    性傳播疾病請選擇醫學病原生物與感染(H22)下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H2208)。


    4.面上項目專項“源于臨床實踐的科學問題探索研究”指南及注意事項


    源于臨床實踐的科學問題探索研究,既是提出重大醫學科學問題、獲得原始創新的源泉,也是實現從基礎研究到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提升臨床實踐能力的重要路徑。從臨床診療實踐出發,基于臨床發現的新現象或關鍵診療問題,開展創新研究,揭示新規律、闡釋新機制、解決臨床難題背后的科學問題,對提升醫學創新水平,橋接基礎研究成果與臨床實踐的相互轉化,完善醫學研究資助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醫學科學部鼓勵臨床實踐與基礎研究結合,鼓勵學科交叉及臨床研究方法創新。2024年繼續在面上項目設立“源于臨床實踐的科學問題探索研究”專項,計劃資助約100項,直接費用約70萬元/項。支持開展如下研究:①基于臨床現象或臨床診療關鍵問題凝練出的重要科學問題,借助臨床樣本和臨床信息等資源,開展對疾療診療和預防有重要指導意義的創新研究;②基于前期基礎研究獲得的創新成果,開展臨床轉化探索性研究;③探索臨床研究新范式和轉化研究新技術、新方法。研究方向應符合上述三個研究方向之一,對不符合要求的項目申請將不予資助。


    2023年本專項共收到申請項目1317項,經過同行專家通訊評審和專家組會議評審,共資助85項項目申請,直接費用資助強度約65萬元/項。從前三年本專項受理的項目申請來看,不符合《指南》要求的共性問題主要包括:①從臨床實踐和臨床需求中凝練和發掘創新性科學問題不夠,科學問題單純來自文獻;②已取得前期基礎研究成果,但缺乏與臨床相結合的轉化性研究;③缺乏嚴謹的臨床研究設計或高質量的前期數據基礎。


    2024年,申請人根據所申請項目的研究領域,自主選擇H01~H35一級申請代碼下的二級申請代碼,并在申請書“附注說明”欄中注明“源于臨床實踐的科學問題探索研究”。申請人需要在申請書正文部分“立項依據”之前對以下三個問題進行闡述說明(800字以內):①本研究的臨床科學問題及創新性;②本研究的臨床價值和轉化應用潛力;③本研究如何利用臨床資源開展臨床-基礎相結合的科學探索。本專項不資助醫院和企業已經開展的臨床研究。涉及臨床研究的項目,須符合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制定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并提供相應批準材料。該專項僅限于面上項目。


    5.腫瘤學領域(H18)面上項目改革試點要求


    為強化腫瘤學基礎研究的創新性,引導申請人凝練前沿科學問題和臨床需求背后的關鍵科學問題,2024年度腫瘤學領域申請書試點改革,申請代碼1選擇H18及下屬代碼的面上項目(“源于臨床實踐的科學問題探索研究”專項除外),請在申請書正文部分“立項依據”之前,增加“關于創新思路和重要研究線索的說明”(不超過 800字),突出展示申請項目的創新性及前期創新發現,主要包括:①課題最突出的創新思路和科學價值;②已取得的重要研究線索和科學證據。

     

    血液系統(H08)


    本科學處涉及肺循環與肺血管相關疾病研究內容的項目,請申請人根據所研究的具體科學問題,在呼吸系統(H01)和循環系統(H02)中選擇合適的申請代碼。本科學處不資助非血液系統腫瘤的項目申請,詳情請參見醫學科學部總論部分。

     

    口腔顱頜面科學(H15)


    本科學處不資助與腫瘤相關的研究項目,詳情請參見醫學科學部總論部分。

     

    老年醫學(H19)


    本科學處不資助腫瘤相關的研究項目,腫瘤研究的項目申請請參見醫學科學部總論部分。老年醫學領域不資助與衰老機制無關的各器官或系統老年疾病的項目申請,此類項目請選擇相應系統的申請代碼。

     

    生殖系統/圍生醫學/新生兒(H04)


    生殖系統/圍生醫學/新生兒(H04)不資助與腫瘤相關的研究項目。

     

    醫學免疫學(H11)


    2023年度醫學免疫學項目申請較多集中于以下申請代碼:自身免疫性疾病(H1107),炎癥、感染與免疫(H1104),免疫治療及其機制(H1112)等。項目申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①部分申請項目前期預實驗研究薄弱,支持科學假說的證據不足,表現為僅依賴文獻報道推測或組學數據,或羅列現象,缺乏內在聯系的證據鏈。②部分申請項目研究內容缺乏深入的機制探討。③部分申請項目研究內容與已發表論文或已獲資助項目重疊。④仍存在套路式、預設性、跟蹤移植研究。

     

    醫學遺傳學(H23)


    2023年度醫學遺傳學項目申請中存在的問題是:部分申請項目前期預實驗研究薄弱,僅有臨床資料的初步分析,尚未形成科學假說,或支持科學假說的依據不足。部分申請項目研究內容僅為篩查致病基因或變異,缺乏對疾病機制的深入研究。

     

    生物醫學工程/再生醫學(H28)


    本科學處影像醫學/核醫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再生醫學領域不資助腫瘤放射治療與放射防護的申請,相關研究請選擇醫學科學七處(H18)以及醫學科學八處(H29)相應的申請代碼;不資助藥物學與給藥方式的申請,相關研究請選擇醫學科學九處(H34、 H35)相應的申請代碼。

     

    檢驗醫學(H26)


    本科學處運動系統(H06)、急重癥醫學(H16)、創傷/燒傷/整形(H17)不資助與腫瘤相關的研究項目,相關研究請選擇腫瘤學(H18)下的相應二級申請代碼。康復醫學(H20)領域不資助與康復機理、評定和治療手段無直接相關性,僅是單純疾病的發生、發展等病理機制方面的項目,相關研究請選擇其他系統相應的申請代碼;不資助康復工程與中醫康復項目,相關研究請選擇醫學科學五處生物醫學工程/再生醫學(H28)和醫學科學十處中醫學(H31)相應的二級申請代碼。檢驗醫學(H26)領域不資助各類疾病的單純發病機制及其調控途徑的研究,相關研究請到醫學科學部相關疾病系統內申請;不資助單純臨床檢驗參考系統和標準化方面的研究。此外,本科學處凡涉及遺傳資源、倫理及生物安全的研究請參見醫學科學部總論注意事項部分。

     

    腫瘤學(H18)


    本科學處不資助腫瘤流行病學研究項目,相關研究請選擇醫學科學八處(H30)的申請代碼;不資助血液淋巴系統腫瘤研究項目,相關研究請選擇醫學科學一處(H08)的申請代碼。


    2024 年度腫瘤學領域申請書試點改革,具體要求詳見本《指南》醫學科學部總論注意事項“5.腫瘤學領域(H18)面上項目改革試點要求"。

     

    皮膚病學(H12)


    皮膚病學(H12)不資助腫瘤學研究項目,相關項目請選擇醫學科學七處(H18)相應的申請代碼。

     

    放射醫學(H29)


    放射醫學(H29)不資助腫瘤治療研究項目,相關項目請在醫學科學七處(H18)申請;不資助放射診斷和影像學項目,相關項目請在醫學科學五處(H27)申請。

     

    預防醫學(H30)


    資助范圍包括環境衛生、職業衛生與職業病學、食品衛生、人類營養、兒童少年衛生、婦幼保健、衛生毒理、衛生分析化學、傳染病流行病學、非傳染病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與流行病學方法、行為及心理因素與健康、地方病學等基礎研究。近幾年項目申請數量及獲資助課題質量顯示,預防醫學學科相關基礎研究水平處于穩中上升態勢。拓展學科領域和研究方向是預防醫學發展的必然要求,多學科交叉與整合研究有待進一步加強,鼓勵人群研究與實驗室機制研究相結合,不斷提出精準的防控策略,適應新的健康需求。


    食品衛生(H3004)不資助食品加工項目申請,相關項目請選擇生命科學部“食品科學”(C20)學科下相關申請代碼。


    婦幼保健(H3005)和兒童少年衛生(H3006)不資助婦產科疾病及兒科系統疾病相關項目申請,婦產科疾病項目請在醫學科學四處(H04)相關申請代碼下申請,兒科疾病項目請根據其疾病系統選擇相應的申請代碼。

    衛生毒理(H3007)不資助藥物毒理項目,相關項目請在醫學科學九處(H35)相關代碼下申請。


    衛生分析化學(H3008)不資助臨床檢驗項目,相關項目請在醫學科學六處(H26)相關代碼下申請;不資助藥物分析檢測項目,相關項目請在醫學科學九處(H34)相關代碼下申請。


    流行病學(H3009、H3010)不資助非基于人群的單純實驗室研究項目。非傳染病流行病學(H3010)不資助衛生經濟、衛生政策、醫院管理等衛生事業管理相關項目申請,請選擇管理科學部下屬相關代碼;傳染病流行病學(H3009)不資助非基于人群的單純病原學、疾病發生與治療及預后的研究項目申請,請在醫學科學部其他相關申請代碼下申請。


    行為及心理因素與健康(H3012)不資助非基于人群及預防的精神心理性疾病臨床和實驗研究,相關申請項目請在相關科學部對應代碼下申請。

    地方病學(H3013)不資助不具有地域特征的疾病項目,相關申請項目請選擇不同疾病系統申請代碼。

     

    藥理學(H35)


    對于具有新藥研發前景的創新性基礎研究,申請人應提供所研究化合物的化學結構或母核結構,同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處理好項目申請和保密的關系。一些關鍵內容或技術如化合物的結構等,如不便在申請書中介紹,申請人應將其通過保密信函直接寄給本科學處,并在申請書中予以說明。如果研究內容與原導師工作相似或是原研究生課題的后續研究,申請人應征得原導師的同意,并在申請書中附上原導師的同意函。

     

    中西醫結合(H33)


    本科學處不資助無中醫藥研究內容的項目,單純的現代醫學研究項目,請在醫學相關學科(HO1~H30)申請;天然藥物研究項目,請在藥物學(H34)或藥理學(H35)申請;中藥資源研究應體現中藥材的特有屬性,如中藥材生產過程的產量、品質相關特性,開展中藥資源保護、生產和新資源研究,不支持非藥用植物、非藥用動物、非藥用礦物的資源研究;中藥藥效物質和中藥藥理學研究須說明與中藥功效的相關性或對中藥學科發展的學術價值;少數民族藥學研究應寫明與少數民族醫藥理論或傳統用藥原則的相關性;不資助非自然科學屬性的中醫藥研究項目。研究中藥復方或針灸穴位的項目,應在申請書中介紹處方組成或相關穴位,如不便在申請書中介紹,應通過保密信函直接寄給本科學處,并在申請書中予以說明。不符合以上要求的申請將不予資助。

     


     

    交叉科學部


    注意事項:


    一、交叉科學部2024年度接收申請的項目類型


    (一)在2024年度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交叉科學部接收申請的項目類型包括: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和外國學者研究基金項目。


    (二)在2024年度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外,交叉科學部接收申請的項目類型包括: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部門推薦)、重大項目、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組織間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和專項項目等。其中,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部門推薦)的指南已包含在本《指南》中;其他類型項目的指南將另行在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發布。


    二、申請條件


    除符合本《指南》中要求的申請條件外,交叉科學部項目申請還應當滿足以下條件:


    (一)擬開展的研究工作須具有明顯的交叉科學研究特征,具有開展交叉科學研究的必要性;


    (二)申請人具備至少兩個不同一級學科的教育背景(包括本科、碩士、博士階段)或者具有開展跨學科交叉科學研究的經歷,且本人在其中發揮過關鍵作用。


    三、申請材料


    除符合本《指南》中對申請材料的要求外,交叉科學部的項目申請材料還應當滿足以下要求:


    (一)交叉科學部所有項目申請須使用交叉科學部專用申請書。


    (二)申請交叉科學部項目,申請人應當首先選擇受理代碼,其后選擇申請代碼。


    1.交叉科學部設置四個領域的受理代碼,分別是TO1(物質科學領域)、TO2(智能科學與智造領域)、TO3(生命科學與健康領域)和TO4(融合科學領域)。申請人應當根據所申請的研究領域選擇其中1個受理代碼。


    2.交叉科學部不設置單獨的申請代碼。申請代碼詳見本《指南》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代碼”部分。申請人應當從中準確選擇2~5個申請代碼,特別注意:


    (1)選擇申請代碼時,應選擇至少跨兩個不同科學部且分屬不同研究領域的申請代碼,并盡量選擇到二級申請代碼(4位數字)。


    (2)申請人在填寫申請書簡表時,請準確填寫“研究方向”和“關鍵詞”內容。


    四、其他注意事項


    (一)填寫申請書時,請仔細閱讀各類型項目相關的填報說明和撰寫提綱。


    (二)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和重大項目,可由一位申請人單獨申請或兩位申請人共同申請:


    1.共同申請時,兩位申請人分別為第一申請人和第二申請人。


    2.第二申請人與第一申請人不是同一單位的,第二申請人所在的境內單位視為合作研究單位。


    3.共同申請時,在信息系統中申請書的在線填寫、提交均由第一申請人和所在依托單位完成。


    (三)科研倫理及科技安全(如生物安全、信息安全等)相關要求:


    1.涉及科研倫理的項目申請,申請人應在申請書中提供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單位倫理委員會的審核證明(作為附件上傳證明材料的掃描件),未按要求提供上述證明的項目申請將不予受理或不予資助。


    2.涉及科技安全(如生物安全、信息安全)的項目申請,申請人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并遵守相關規定,應在申請書中提供所在單位的科技安全保障承諾(作為附件上傳承諾的掃描件),未按要求提供上述承諾的項目申請將不予受理或不予資助。


    3.涉及科研倫理與科技安全(如生物安全、信息安全等)的項目獲批準后,若在執行期間更改研究計劃的,須按上述要求重新向自然科學基金委提交更改研究計劃后的科研倫理審核證明及科技安全保障承諾。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標簽: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日本激情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五月婷精品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 午夜性色在线观看视频 | 五月丁香六月婷婷网线视频 | 亚洲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