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航空航天常用金屬基復合材料
    2024-03-29 15:05:24 作者:熱處理生態圈 來源:熱處理生態圈 分享至:

      

     

     

     

    金屬材料發展到一定程度其本征性能難以有質的提升,不能完全滿足航空航天服役環境多樣化和服役條件日趨嚴苛的要求,把兩種或兩種以上具有不同物理、化學性質的材料,以微觀、細觀和宏觀等不同結構層次,經過復雜的空間組合而形成的復合材料,可彌補單一材料的不足,產生單一材料所不具備的新性能,從而滿足現代航空航天工業不斷提高的材料性能要求。

















    概述



    金屬基復合材料(metal matrix composite,簡稱MMCs)一般是以金屬或合金為基體,并以纖維、晶須、顆粒等為增強體的復合材料。主要有以高性能增強纖維、晶須、顆粒等增強的金屬基復合材料;金屬基體中反應自生增強復合材料;層板金屬基復合材料等品種。這些金屬基復合材料既保持了金屬本身的特性,又具有復合材料的綜合特性。通過不同基體和增強物的優化組合,可獲得各種高性能的復合材料,具有各種特殊性能和優異的綜合性能。
    01
    分類

    金屬基復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強度、比模量、耐高溫、耐磨損以及熱膨脹系數小、尺寸穩定性好等優異的物理性能和力學性能,克服了樹脂基復合材料在宇航領域中使用時存在的缺點,得到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為各國高新技術研究開發的重要領域。除力學性能優異外,還具有某些特殊性能和良好的綜合性能,應用范圍廣。此外,金屬基復合材料品種繁多,有各種分類方式,以下從基體、增強體以及用途三方面進行分類。

    02
    性能優勢

    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性能取決于所選用金屬或合金基體和增強體的特性、含量、分布等。通過優化組合,不僅可以獲得基體金屬或合金具備的良好的導熱、導電性能,抗苛刻環境能力,抗沖擊、抗疲勞性能和斷裂性能,還可以具有高強度、高剛度,出色的耐磨性能和更低的熱膨脹系數(CTE)

     

    ?
    高比強度、高比模量

    由于在金屬基體中加入了適量的高強度、高模量、低密度的纖維、晶須、顆粒等增強體,明顯提高了復合材料的比強度和比模量,特別是高性能連續纖維-硼纖維、碳(石墨)纖維、碳化硅纖維等增強物,具有很高的強度和模量。密度只有1.85g/cm3的碳纖維的最高強度可達到7000MPa;硼纖維密度為2.4-2.6g/cm3,強度為2300-8000MPa,模量為350-450GPa。碳化硅纖維密度為2.5-3.4g/cm3,強度為3000-4500MPa,模量為350-450GPa1所示為典型的金屬基復合材料與基體合金性能的比較。用高比強度、高比模量復合材料制成的構件質量輕、剛性好、強度高,是航天、航空技術領域中理想的結構材料。

    圖1 典型金屬基復合材料與基體合金性能的比較

    圖2 不同材料的比強度隨溫度的變化趨勢

    ?
    導熱、導電性能好

    金屬基復合材料中金屬基體占有很高的體積分數,一般在60%以上,因此仍保持金屬所特有的良好導熱和導電性,減小構件受熱后產生的溫度梯度和迅速散熱。在金屬基復合材料中采用高導熱性的增強體還可以進一步提高金屬基復合材料的熱導率,使復合材料的熱導率比純金屬基體還高。

    ?
    熱膨脹系數小、尺寸穩定性好

    金屬基復合材料中所用的增強物碳纖維、碳化硅纖維、晶須、顆粒、硼纖維等既具有很小的熱膨脹系數,又具有很高的模量,特別是高模量、超高模量的石墨纖維具有負的熱膨脹系數。加入相當含量的增強體不僅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強度和模量,也使其熱膨脹系數明顯下降并可通過調整增強體的含量獲得不同的熱膨脹系數,以滿足各種工況要求。3所示為一些典型金屬基復合材料和金屬材料的尺寸穩定性和比模量。可見,石墨/鎂復合材料具有最高的尺寸穩定性和最高的比模量。

    圖3 幾種典型材料的尺寸穩定性和比模量

    ?
    良好的高溫性能

    由于金屬基體的高溫性能比聚合物高很多,增強纖維、晶須、顆粒在高溫下又都具有很高的高溫強度和模量。因此金屬基復合材料具有比基體金屬更高的高溫性能,特別是連續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因此金屬基復合材料被選用在發動機等高溫零部件上,可大幅度提高發動機的性能和效率。總之,金屬基復合材料做成的零構件比金屬材料、聚合物基復合材料零件能在更高的溫度條件下使用。

    ?
    耐磨性好

    金屬基復合材料,尤其是陶瓷纖維、晶須、顆粒增強的金屬基復合材料具有很好的耐磨性。這是因為在基體金屬中加入了大量的陶瓷增強體,特別是細小的陶瓷顆粒所致。陶瓷材料硬度高、耐磨、化學性質穩定,用它們來增強金屬不僅提高了材料的強度和剛度,也提高了復合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圖4是碳化硅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耐磨性與基體材料和鑄鐵耐磨性的比較,可見SiCp/Al復合材料的耐磨性比鑄鐵還好,比基體金屬高出幾倍。

    4 SiCp/Al復合材料與鑄鐵、基體金屬耐磨性比較

    ?
    良好的疲勞性能和斷裂韌度

    金屬基復合材料的疲勞性能和斷裂韌度取決于纖維等增強體與金屬基體的界面結合狀態,增強體在金屬基體中的分布以及金屬、增強體本身的特性,特別是界面狀態。最佳的界面結合狀態既可有效地傳遞載荷,又能阻止裂紋的擴展,提高材料的斷裂韌度。據美國宇航公司報道C/Al復合材料的疲勞強度與抗拉強度比為0.7左右。

    ?
    不吸潮,不老化,氣密性好

    與聚合物相比,金屬性質穩定、組織致密,不存在老化、分解、吸潮等問題,也不會發生性能的自然退化,這比聚合物基復合材料優越,在空間使用也不會分解出低分子物質污染儀器和環境,有明顯的優越性。

    ?
    二次加工性能較好

    MMCs成形方式多,變形特性優越,可有效借助目前成熟的各種金屬材料加工工藝及設備實現金屬及復合材料二次加工。


    常用金屬基復合材料

    SIC/AI復合材料

    碳化硅/鋁 (sic/AI) 復合材料是以鋁或鋁合金為基體,以碳化硅顆粒或晶須為增強相的一種復合材料,具有憂異的物理和力學性能,如高比強度、高比模量、低膨脹系數、耐磨、耐高溫、良好的熱穩定性和阻尼性能等。其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適于批量生產,且可用常規金屬加工方法,如鑄造、擠壓、軋制、鍛造、焊接等制造各種形狀的零件和型材,因而成為金屬基復合材料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目前應用最廣、發展最快、價格最低、能最早實現大規模生產的一種金屬基復合材料。

    1
    分類

    按照碳化硅增強體的形態不同, 碳化硅/鋁基復合材料 分為碳化硅晶須(SiCw)和碳化硅顆粒(SiCp)增強鋁基復合材料。

    SiCw:價格較高,但其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強度和韌性比較好;主要制備方法有粉末冶金法和擠壓鑄造法;

    SiCp:不規則形狀的近球形尖角顆粒,價格低,用其增強的鋁基復合材料彈性模量和耐磨性都很高,但強度和塑性偏低;主要制備工藝可采用粉末冶金、攪拌鑄造、無壓浸滲、噴射共沉積、原位自生等多種方法。

    圖5 a)SiCw晶須掃描電鏡照片;b)SiCp掃描電鏡照片

    2
    發展現狀

    國際上圍繞影響復合質量的SiC增強體與AI合金基體之間界面結合、顆粒分布均勻性及組織與缺陷的控制等關鍵共性問題開展了大量系統的復合制備技術專門研究,形成了以制備高性 能碳化硅/鋁復合材料的粉末冶金法、低成本的攪拌鑄造法、高體積分數復合材料的浸滲法為代表的性能可控、強化作用顯著的復合制備方法,并在工業上根據使用需求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應用。表1給出了與制備方法相應的材料的性能特點及應用場合,表2總結了國外不同公司制備的復合材料的性能。

    表1 四種主要 SiC/Al復合材料工程化制備技術的特點與應用情況

    表2 國外SiCp/AI復合材料性能

    國內以SiCp/AI復合材料體系為主,圍繞界面與組織控制、顆粒分布均勻性等關鍵問題,開發了粉末冶金、攪拌鑄造、壓 力浸滲和無壓浸滲等制備方法,制備的復合材料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其中,采用粉末冶金技術制備的高強高韌SiCp增強鋁基復合材料顯著的綜合性能優勢使其成為替代鋁合金、 鈦合金及樹脂基復合材料,滿足航空航天飛行器、微電子器件輕量化、高性能化需求的關鍵材料。表3為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采用粉末冶金工藝制備的15%~70% SiCp/AI復合材料的性能,部分材料的微觀組織如圖6所示。

    表3 國產 SiCp/AI復合材料的性能

    圖6 粉末冶金工藝制備的SiCp/AI復合材料的組織

    3
    性能優勢

    SIC/Al復合材料相比于其他金屬材料,具有低的密度、高的比強度和比剛度、優異的熱導率和低的熱膨脹系數,使其在航天飛行器的減重和高性能化方面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研究表明,復合材料的可設計性,可以使 SiC/Al基復合材料的比剛度(35~40 GPa/(g·cm-3))遠高于包括鋁合金、鈦合金、鎂合金、鎳基高溫合金及鋼等傳統結構材料(這些材料的比剛度為 (25~32 GPa/(g·cm-3)),介于纖維樹脂基復合材料縱向與橫向性能之間,所以,高性能 SiC/Al復合材料是實現先進航天飛行器輕量化的理想材料。

    圖7 鋁基復合材料與其他材料的性能對比

    表4列出了具有代表性的 SiC/Al復合材料與常規材料的性能對比。

    表4 SiCp/AI復合材料與其他常用金屬材料的性能對比

    • 二次加工性

    要實現 SiC/Al復合材料在特定場合的應用,需要對復合材料坯錠進行二次塑性加工,才能獲得要求規格尺寸和外形的典型航天器構件,由于15%-25%SiCp復合材料具有較高的韌塑性,可以通過鍛造、擠壓、軋制、旋壓等二次加工獲得復合材料構件。在塑性加工時,為了獲得具有優異組織性能的構件,除了需要控制好塑性加工工藝參數外,還需要選用合理的工裝模具。

    表5 不同SiC顆粒含量增強AI基復合材料的延伸率和斷裂韌性

    • 精密加工與尺寸穩定性

    大尺寸、復雜形狀的SiCp/AI復合材料的精密機械加工與尺寸穩定化控制技術是實現航天結構件與光學器件尺寸精確控制的關鍵技術。SiCp/AI復合材料由于增強相顆粒硬度較高,坯錠機械加工難度大,尺寸精度較難保證。為了獲得尺寸精度滿足要求的航天結構件與光學構件,需要研究探索適配的切削方法、工藝參數及刀具,開展孔、大平面、螺紋、槽、筋、凸臺、倒角和圓角等結構要素加工工藝研究,高精度加工技術和提高刀具使用壽命技術探索性研究。

    • 焊接性

    任何先進材料只有被加工成構件以后才真正具有使用價值,而焊接是形成構件必不可少的加工手段。然而,鋁基復合材料復雜的宏觀和微觀結構,使得復合材料的連接要比均質材料復雜得多。攪拌摩擦焊不需要金屬填料,也不需要覆蓋氣體或焊劑,不產生粗大的凝固組織,熱變形優勢明顯,具有焊接質量高、殘余應力和變形小等優點,已被國內外學者廣泛應用于鋁基復合材料的連接。對于高體積分數的SiCp/Al復合材料,采用攪拌摩擦焊進行焊接比較困難,一般改用超聲波焊接進行連接。

    4
    應用情況

    由于SiC增強鋁基復合材料能夠集優異的力學承載功能、卓越的熱控功能、獨特的抗共振功能、低密度等優異性能于一身,使其在航天、空間領域大有用武之地,尤其是將此種材料應用于星載設備及精密儀器零部件、航天微電子系統及光電探測系統,其輕質和多功能的優勢將得到充分的體現。在國內,隨著我國探月工程、深空探測、空間站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高性 能SiCp/AI復合材料在航天器結構件及相機反射鏡方面的應用需求日益凸顯。以低體積分數 SiC/Al復合材料在航天器結構件方面的應用為例,國內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目前已經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復合材 料制備工藝,制備的低體積分數 SiCp/AI復合材料性能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復合材料已經在航天預研和型號產品中獲得應用。

    圖7 SiCp/AI復合材料在月球車上應用

    5
    未來發展

    SiC增強鋁基復合材料仍需要不斷的提高和發展,面臨的創新性研究工作包括:

    ① 降低成本。

    針對復合材料坯錠 和零部件加工成本高的問題,開展復合材料低成本化技術研究,包括選擇低成本的復合制備工藝;開發零件近凈成形工藝,研究高效精密機加工工藝、焊接工藝,發展功能梯度復合材料。

    ② 提升材料綜合性能。通過研究微觀組織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系、提高顆粒與基體之間的界面結合、調控顆粒粒度 、優化二次加工技術等措施,進一步提高復合材料的強度、耐磨性、耐高溫性能、塑韌性、熱學性能等。

    ③ 擴大復合材料應用。

    加強研制單位與應用單位之間相互交流、溝通,通過應用需求牽引,促進材料研制技術發展,更好地為應用服務,以良性發展促進整個鋁基復合材料行業的進步。

    硅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
    1
    硅顆粒增強鋁基復臺材料發展現狀

    硅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是20世紀材料技術創新研發的高性能金屬基復合材料。80年代由于軍事應用的需求,該項材料技術研究在美國、歐洲、日本及俄羅斯等國家得到了快速發展。Si/Al封裝材料優異的綜合性能是依靠在傳統Al-Si合金基礎上大幅度提高 Si含量實現的,如 T / R 組件殼體的Si含量要達到 50%的水平 

    Si/Al復合材料的制備技術主要有三種 :粉末注射成形技術、噴射成形技術和粉末冶金技術。

    1)粉末注射成形技術

    工藝過程:Si粉末和 Al粉末混合均勻與一定比例的膠黏劑混煉,然后注射成形、形成殼體形狀,隨后進行低溫脫脂燒結,再進行高溫無壓燒結致密化,獲得殼體毛坯件 。

    優點:制備效率高、成本低 ,日產幾千到上萬件中小尺寸零件毛坯件 。

    缺點:高溫無壓燒結很難消除內部孔隙 ,材料制備過程添加的膠黏劑會在材料中殘留碳和有機物,在 產品應用中材料內部會出現放氣現象,只能用于力學性能要求較低、沒有氣密性要求的小尺寸零件 。

    2)噴射成形技術

    工藝過程:首先熔煉AI-Si合金,然后將合金熔體通過非限制式噴嘴,利用高速氮氣流擊碎并冷卻熔融的金屬液流,在霧化粉末還沒有完全凝固時,將其沉積在旋轉下拉的接收基板上,獲得形狀比較規則、相對致密度在95 %左右的沉積坯錠。隨后,機加工去除頭尾和表面疏松層,進行熱等靜壓致密化處理,獲得成品坯錠。

    優點:流程短 、效率高

    缺點:材料內部存在無法消除的氣孔和疏松缺陷,嚴重影響坯錠質量一致性及制品性能可靠性 ;材料成分難以準確控制,性能偏差大 ,一致性不好 ;不能制備大規格坯錠。

    3)粉末冶金技術

    工藝過程:Si粉末和 Al粉末混合、冷等靜壓成形、加熱除氣、熱等靜壓致密化獲得成品坯錠,機加工制成相關零件制品。

    優點:材料完全致密、無氣孔、氣密性高,材料成分配方精準 (成分偏差小于士1%),性能質量一致性好,成品率高,相應制品的可靠性好 ,可用于各類T/R組件及各種功率器件封裝殼體。

    缺點:粉末冶金工藝流程長,容易帶入夾雜物,工藝控制要求較高。

    2
    硅顆粒增強鋁基復臺材料特性

    硅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以Si顆粒作為增強體,與 SiC顆粒相比,其硬度和強度都低一半以上,直接強化作用并不顯著,Si/Al復合材料作為承力件使用并沒有優勢。多數情況下 ,Si顆粒充當功能體的角色,起到降低熱膨脹系數、提高熱導率和彈性模量的作用,并且 Si顆粒硬度較低,易于機加工,適于進行儀表級精密加工;材料還具備良好的表面涂覆工藝性、激光焊接工藝性。

    Si/AI復合材料應用于航天功能結構件時,不僅要求低膨脹和高導熱,還要求材料具有較高的強度和適當的韌性,通過添加 Cu、Mg等合金元素可以獲得較為明顯的強化效果, 復合材料的強度可提高 20 % ~ 50 %以上,通過精細控制Si顆粒的形態可以進一步改善韌性。功能結構件用 Si/Al復合材料的典型性能見表6.

    表6 功能結構件用Si/Al復合材料的典型性能

    采用粉末冶金技術生產的Si/Al復合材料的性能全面達到國外 CE合金的性能水平,其中,材料的強度甚至超過了CE合金。Si/Al復合材料不僅具備優異的力學、熱學綜合性能,還具 有 良 好 的 機 加 工 工 藝 性 、 鍍 涂 工 藝 性 和 較 高 的 激 光 焊 接 氣 密 性 。

    表7 電子封裝用Si/Al復合材料的典型性能

    3
    硅顆粒增強鋁基復臺材料應用情況

    Si/Al 復合材料優異的綜合性能引起了國內業界的高度重視 ,通過引進國外的 Si/Al復合材料研制了小批量高端微波組件用封裝殼體,基本滿足了使用要求。但是,進口材料存在價格高、供貨渠道不穩定的問題,不能滿足雷達研制和生產的規模需求。國內經過十余年的研發之后,在應用上取得了突破。中南大學和寧波 52 所等單位分別突破了噴射成形Si/Al復合材料的應用技術,開啟了輕質鋁基復合材料在自主研制高技術雷達上的應用進程 。

    Diamond/Cu復合材料

    在航天領域 ,由于其特殊的工作要求和嚴苛的工作環境,對其使用的材料和設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近年來我國空間技術的發展,空間站中的電功率越來越大,器件產生的熱量會急劇增加,同時空間中的輻射也將產生大量的熱量 ,這些都會對空間中長期工作的器件產生嚴重影響,而利用材料的超高熱導特性可以將器件產生的熱量和輻射熱量有效地消散掉 ,同時,由于在熱膨脹系數方面的優勢,又可以顯著降低大溫差工作條件下熱應力的不利影響,使得高導熱、低膨脹材料的應用需求增大。研究和開發具有高熱導率及良好綜合性能的新型封裝材料及導熱器件就顯得尤為重要。由于擁有與芯片相匹配的熱膨脹系數及其他封裝器件無法比擬的高熱導率,金剛石/銅 (Diamond/Cu) 已成為第三代高性能電子封裝材料的重點研究對象,應用于航天繼電器、微波集成電路、功率模塊、封裝基板與散熱片、衛星通信的微電子封裝及模塊殼體。

    1
    Diamond/Cu復臺材料發展現狀

    理想的電子封裝材料不僅要有高的熱導率,還必須具有與半導體材料相匹配的熱膨脹系數。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高導熱碳纖維、高定向熱解石墨、金剛石作為增強相來制備高導熱復合材料。其中金剛石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其室溫熱導率為 600-2200W/(m ·K),熱膨脹系數為 0.8X10-6K-1,且幾乎不存在各向異性。圖8列出了電子封裝材料的熱導率和熱膨脹系數,可以看出,金剛石在眾多材料中具有十分優異的導熱性能優勢。

    圖8 電子封裝材料的熱導率和熱膨脹系數

    將金剛石作為銅基體材料的增強顆粒,制備成金剛石/銅復合材料,也稱為 Dymaloy,這種復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熱物理性能和力學性能,金剛石的體積分數一般為55%以上,在 25-200 °C的熱導率能夠達到 60W/(m ·K) 以上,而熱膨脹系數僅為 5.48Xl0-6~6.5xl0-6K-1。日本、俄羅斯均在Diamond/Cu復合材料的研究和應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國內也展開了對該材料的研究工作,但是在高性能 Di a m on d/ C u 復合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與國外相比差距較為明顯,只有通過進一步提高制備工藝水平,才能縮小與國外技術之間的差距,并最終實現復合材料的應用。

    2
    Diamond/Cu復臺材料特性

    Diamond/Cu復合材料由于其優異的熱學性能優勢在航天軍用及民用電子封裝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 Diamond/Cu復合材料由于其自身獨有的特性,如存在界面潤濕性差、制備加工較困難、不易焊接、較難加工,以及成本高等問題,又制約了其應用與發展。

    • 界面結合性

    由于金剛石和金屬之間潤濕性較差,銅、鋁等常用金屬基體材料與金剛石的潤濕角均大于90°,如在 1150℃下金剛石與銅的浸潤角為145°,它們之間沒有固相反應,難以使金剛石與銅結合,經常出現兩相界面結合不緊密、界面脫黏等問題,容易導致復合材料熱導率降低。為了實現界面緊密結合,可以使用表面處理技術在金剛石顆粒表面鍍覆金屬,使其表面具有金屬或類金屬的性能,即通過金剛石表面金屬化提高金屬熔融體對其的潤濕性。目前金剛石的表面改性法主要包括化學鍍、蒸鍍、鹽浴鍍等。

    此外,通過在銅基體中添加活性元素 (B、Cr、AI、Ti和 Zr)等,也可以達到改善界面潤濕性的目的。如添加微量 Ti、Cr、B、Zr后,即便是固相燒結,金剛石與銅合金之間也可獲得很強的黏結特性(圖9)。活性元素會在碳的表面進行擴散和反應,促使金剛石與銅基體之間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一層薄而連續的碳界面層,從而增強潤濕性。

     

    圖9 原始金剛石表面形貌 a) 和 Cr包覆的金剛石顆粒 b)

    圖10 合金元素對60% Diamond/Cu復合材料熱導率和熱膨脹系數的影響 (a)基體中添加 Cr;(b)基體中添加 B

    • 金剛石顆粒尺寸與體積分數

    Diamond/Cu復合材料中,金剛石作為增強相起提高材料熱導率的作用,金剛石的粒度大小、所占體積分數等對復合材料熱導率有重要影響。在金剛石粒度相同的情況下,Diamond/Cu復合材料的熱導率隨著金剛石體積分數的增加而增大.而對于同一金剛石體積分數而言,Diamond/Cu復合材料的熱導率隨金剛石粒度的增大而增加,一般情況下復合材料的熱導率和金剛石顆粒尺寸成正比。

    圖11 不同金剛石粒度和體積分數的Diamond/Cu復合材料的熱導率

    • 焊接性

    Diamond/Cu 復合材料由金屬銅和金剛石組成 ,其焊接性要比均質材料困難得多。在諸多焊接工藝中,最適合 Diamond/Cu復合材料的焊接工藝為釬焊。銀基釬料或銀銅共熔合金是使用歷史很長的釬料,應用也比較廣 泛,其中銀基釬料中最常用的是AgCu28和 AgCu50。

    • 機械加工性

    Diamond/Cu復合材料中含有高達 60%~80寫的金剛石顆粒,金剛石顆粒之間又往往形成了連續的骨架結構,導致復合材料的可機械加工性很 差,金剛石的體積分數越高,可機械加工性一般越難。金剛石顆粒尺寸也影響其加工性,當金剛石粒度小于53~61μm時,雖然 Diamond/Cu復合材料零件尚可采用普通的線切割進行加工,但加工效率已經十分低下;而當復合材料中金剛石顆粒大于這個粒度區間時,需改用更高效率的激光切割法線進行切割;當復合材料零件中金剛石顆粒達到104一124μm或更大時,機加工表面切削質量已經相當差。

    Diamond/Cu復合材料作為封裝材料,其表面粗糙度必須滿足封裝所需要的氣密性條件,通常采用化學鍍覆地方法為 Diamond/Cu復合材料表面鍍上一薄層銅金屬,以改善復合材料的表面粗糙度。

    3
    Diamond/Cu復臺材料應用情況

    Diamond/Cu復合材料經過20余年的發展,在航空航天、微電子器件等方面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世界范圍內,美國、日本和奧地利率先開展了Diamond/Cu復合材料應用研究工作。

    表8 PLANsEE公司所制備的Diamond/Cu復合材料的各項性能 (20℃)

    表9 SEI公司開發的Diamond/Cu復合材料的主要性能

    Diamond/Cu復合材料綜合了金剛石和銅的優良性能,不僅具有遠高于其他導熱材料的熱導率,而且可以獲得與半導體材料相匹配的熱膨脹系數,使Diamond/Cu復合材料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電子封裝材料之一。此外,經過20余年的發展,Diamond/Cu復合材料以其優異的熱學性能優勢成功應用于航天器的各類微電子散射器件,隨著未來制備技術的進一步提升,該材料還將應用于更多高精尖應用領域。

    Diamond/Al復合材料

    與Diamond/Cu復合材料相比,金剛石/鋁(Diamond/AI)復合材料相對密度更小,能夠用于對密度有一定要求的場合,對航空航天電子儀表封裝用材料、地面通信或移動通信 電子設備(手機、便攜式電腦或便攜式通信儀器)等 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并且其原料成本和制備能耗(合成溫度低)相對 Diamond/Cu復合材料而言有所降低,加工性也有所提高。因此,Diamond/AI復合材料可兼具金剛石與鋁的特性—高熱導率、低線膨脹系數、低密度、低成本等。

    1
    Diamond/Al復臺材料應用情況

    相比于Diamond/Cu復合材料,Diamond/AI復合材料的研究和應用工作均開展較少。復合材料性能研究方面,早期研究的 Diamond/AI復合材料熱導率并未像想象中的高,甚至得到了比鋁合金還低的熱導率,其主要原因在于金剛石顆粒與鋁基體之間傳熱較差。后續經過工藝的改進,Diamond/AI 復合材料的熱學性能有了很大提,美國 MaterialsandElectrochemicalResearch公司開發的 Diamond/AI復合材料,鋁合金里中添加了70 %的工業級金剛石顆粒 ,熱導率大約達到了 60 W/(m ·K)的水平;日本有報道采用放電等離子體燒結方法制備摻雜Si的Diamond/AI復合材料 ,致密度為99%,熱導率達到了552w/(m·K)。國內對AI/Diamond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如北京科技大學采用放電等離子體快速燒結制備 Diamond/AI 復合材料,熱導率僅為 325W/(m ·K);西北工業大學采用真空蒸發法在金剛石表面鍍鈦,并用鋁與 50 %的鍍鈦金剛石進行氣壓熔滲制備出復合材料,熱膨脹系數為 5.07 X10-6K-1,符合電子封裝需要。

    2
    Diamond/Al復臺材料特性分析
    • 界面結合性

    金剛石與金屬的界面潤濕性較差,無法達到良好的界面結 合。據檢測,金剛石與鋁基體之間的潤濕角為150°,二者之間的潤濕性較差,不易結合。此外,液態工藝(熔滲、擠壓鑄 造)制備Diamond/AI復合材料時,金剛石顆粒與液態鋁之間會發生化合反應,即在界面生成一層AI4C3中間相。由于 AI4C3屬于脆性易潮解相,對材料的力學性能和長期保存都造成極壞的影響。

    • 金剛石晶面各向異性

    金剛石顆粒{100}晶面上碳原子的溶解性高于{111}晶面上的碳原子,{100}晶面更容易與基體鋁結合,生成 Al4C3。這種特殊的現象稱為金剛石晶面各向異性,即鋁基體選擇吸附在金剛石{100}晶面上。而幾乎不與{111}晶面結合 ,導致復合材料的界面處存在孔隙和裂紋,界面接觸熱阻過大,進而對復合材料的整體性能產生不利影響。為了改善鋁在金剛石表面的選擇性黏結現象,可在金剛石表面鍍覆一層碳化物形成元素,該碳化物形成元素既可以與金剛石實現反應擴 散結合,又可以與鋁基體之間形成良好的界面結合,提高材料致密性。

    • 其他特性

    在制備Diamond/Al復合材料時,應該根據金剛石原材料的特性,選用雜質少、熱導率高的金剛石將其制備成復合材料 ,才能使復合材料得到理想的導熱性能。此外,具有不同晶型的金剛石的抗腐蝕性能也不一樣,相比納米金剛石和多晶金剛石,單晶金剛石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立方八面體單晶金剛石顆粒不易發生質變,因此更適合作為鋁基復合材料的增強體 。

    3
    Diamond/Al復臺材料應用情況

    Diamond/Al復合材料的密度較 Diamond/Cu復合材料的進一步降低,而其熱導率最高可達 50 W/(m·K);此外,Diamond/AI的高彈性模量有助于減小熱變形,提高封裝器件的密封性能。因此,Diamond/AI復合材料有望在航天微電子領域實現更廣泛的應用。

    表10 奧地利PLANSEE公司生產的Diamond/AI復合材料產品

    由于金剛石原材料的品種較多,其性能品質、成本存在較大差別,如何優選出既可有效強化鋁合金性能,同時又能控制材料制備成本的金剛石顆粒,是研制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難題。再加上 Diamond/AI復合材料表面加工耗時耗力,較難獲得精度滿足實際應用要求的零件,加工成本也十分高昂,這一系列問題導致Diamond/AI復合材料在現階段的實用化推廣進展緩慢。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標簽: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在线免费国产精品 | 日韩欧美精品一本在线播放 |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 日韓無碼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激情 | 午夜三级国产精品理论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