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中國工程院召開2025年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暨警示教育大會。會上提及2025年院士增選工作:堅持以政治建設為引領,扎實推進2025年院士增選工作,切實履行好院士增選監督主體責任,從嚴懲處干擾院士增選紀律的各類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增選氛圍。
為解決學術造假、評審專家被“打招呼”等頑瘴痼疾,近年來,院士制度從“嚴把遴選流程”到“建立退出制度”,再到“學風作風監督”,從多方面進行改革,“嚴選”成為院士制度改革的關鍵詞。
多項變化,史上最嚴!
2023年度院士增選政策出現多處變化,都指向了對院士增選的把關更加嚴格。
亮點1:院士推薦者人數降低,每位院士可推薦的候選人數從3名降低為1名,且推薦過程實行回避制度。
亮點2:院士候選人要求變化,如增加說明“明確有違法犯罪記錄、學術不端、有賄選等行為的人員不得參選”。
亮點3:評選流程變化等。如中國工程院明確提出,需要重視被提名人對國家發展和安全的貢獻,對科學技術發展的貢獻和原創性科技成果,以及其科學家精神和學術道德;堅決破除“四唯”,打破論資排輩,不以“帽子”評判人才。
風清氣正,杜絕“論資排輩”
打破論資排輩,已成為當前學術界的基本風向。
根據2023年最新發布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試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文件,明確將著重推薦一線科研人員,以及中青年專家。
事實上,50歲以下“挑大梁”,當選兩院院士已有先例。
據高績(ID:gaojidata)統計,近五屆(2013-2025)增選成功的院士,增選當年在50歲以下的共有34位。
多位院士憑借其勤奮努力以及嚴謹治學的態度,在相關科學領域取得了杰出成就的同時,也正在各大高校勇擔重任。
其中,包括2023年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時松海院士(49歲當選),現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清華大學-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席教授、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顏寧院士(45歲當選);還有現任上海科技大學校長的封東來院士(48歲當選),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的韓杰才院士(49歲當選),現任北京師范大學校長的于吉紅院士(48歲當選)
在更早年間,多位成為兩院院士的杰出學者們,正在高校發揮引領作用:
現任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12年前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時年46歲;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的潘建偉,14年前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時年41歲;2023年度國家最高獎獲得者、現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20年前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時年41歲;以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2009年11月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擔任黨委副書記、校長期間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時46歲……
值此背景下高績匯總了近五屆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盤點哪些50歲以下(2025年增選當年年齡)的中青年人才有望突出重圍當選新一屆院士。
篩選原則如下
曾入選2015、2017、2019、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或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曾入選2015、2017、2019、2021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和2023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年齡不超過50周歲(按2025年增選年計算);
不納入名單的情況:(1)已當選兩院院士者不納入名單;(2)2019、2021、2023年連續3次被提名的兩院院士有效候選人,下一次增選年停止1次被提名資格,故不納入名單;
本文所列學者工作單位為該學者在最近一次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中的工作單位,結合公開報道做了部分修正,與學者實際現職單位可能存在出入,信息僅供參考。
50歲以下候選人,沖院士!
據高績(ID:gaojidata)統計,2025年增選時年齡不滿50歲的兩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共53人,中國科學院增選有效候選人43人、中國工程院增選有效候選人10人。
其中,清華大學50歲以下的院士儲備候選人數量斷層領先,共有10人;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各有5人;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各有2人。
此外,多所非“雙一流”高校也有50歲以下的院士儲備,如安徽工業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和常州大學,各有1位50歲以下的儲備院士。
50歲以下,二獲國獎,沖院士!
還有部分50歲以下的頂尖學者,曾以出色的學術成果二度斬獲國家科技獎!他們同樣具備沖擊2025年新一屆院士的潛力。
西安交通大學的“75后”陳雪峰教授,于2018年作為第一完成人牽頭的項目拿下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023年他又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再次取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圖源:西安交通大學
還有一位“80后”的年輕人才,同樣科研成果斐然,獲得兩次國家科技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陶飛教授,分別與2020年和2023年,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兩度斬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陶飛(左一)圖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可見,在科技領域攻關克難的征途上,50歲正值活躍在科研一線、爭創科研成果的壯年時期!讓我們期待更多年輕面孔,出現在新一輪兩院院士增選名單中!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