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槽:采用鹽液恒溫試驗槽。試驗鹽水接觸的所有部分均由惰性材料(玻璃、塑料)制成。試驗槽尺寸一般為700 mm × 400 mm × 400 mm,配有蓋子和恒溫加熱系統。槽中各處鹽水的流速和溫度應基本一致,并保持一定的液面高度。 攪拌系統:可采用鼓入無油空氣(是指在循環過程中水面不得漂浮油跡)或泵循環進行攪拌。不管采用哪種攪拌方式,都必須達到使整槽鹽水都充分攪動的目的。 試板支架:用非傳導性材料制成,應能使試板的試驗面與垂直方向保持15°~20°角。 熱軋普通碳素鋼板:符合GB 712標準,尺寸為300 mm × 100 mm × (2~3) mm,所試產品樣板每組四塊(其中一塊為對比板)。 三、試驗條件 試驗鹽水:符合GB/T 3097-1997中第一類經過濾的天然海水或人造海水。 試驗溫度:(27±6) ℃。 耐熱鹽水的試驗鹽水溫度為 (35±2) ℃,漫泡7 d為一個周期,在每個周期的最后2 h做溫度 (80±2) ℃的熱鹽水浸泡試驗。 試樣漆膜的制備,除非另有規定或商定,應按GB/T 1765的規定進行,可采用刷涂或噴涂方式進行涂裝。涂層體系的配套性、涂裝道數,涂裝厚度按相關產品技術或涂料生產商要求進行。試板背面應涂適當的保護涂料或受試涂料,試板的四邊應以適當的方法封住。 試驗前對試驗樣板進行測厚度、檢查、記錄或照相。 將足夠量的符合規定的試驗鹽水注入試驗槽中,開啟加熱和攪拌系統,調節試驗鹽水達到規定溫度條件并在整個試驗階段保持。 將試樣浸入試驗槽中試板支架上,使試樣有四分之三浸泡于試驗鹽水中。浸入槽中的試樣與槽內壁至少距離 30mm,如果數個試樣浸入同一個試驗槽中,互相間隔至少應30mm。試驗期間應不斷變換試樣在槽中的位置。 為避免試驗鹽水由于蒸發減少,試驗槽要加蓋,并應在適當時間補加蒸餾水保持試驗槽中原有液面高度。 試驗中間檢查:試驗過程中或每周期結束時,將試驗樣板從試驗槽中取出,用自來水仔細沖洗樣板,用濾紙或軟布輕輕擦干,檢查破壞現象,然后重新放置試驗槽中。試驗周期數和試驗時間按產品標準規定進行。 最終檢查:按規定時間或周期結束試驗時,取出樣板,用自來水洗去鹽跡,用濾紙或軟布擦干,然后按GB/T 1766 檢測涂層體系的失光、變色、生銹、起泡、脫落和裂紋等現象。如果需要,與同樣制備的未浸泡的試樣對比。如規定有恢復期,在所規定的恢復期后,重復此檢查與對比。 試驗結果及評定:對照試驗前記錄或照片,評定干膜破壞現象,并記錄或照相,試板邊緣10 mm內的破壞現象不列入試驗結果。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