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細則除了明確兩年一次的評獎周期和三大獎300項的授獎數量,還涉及評審流程的重大變化,明確根據評審工作需要,在評審組初評前可以從評審專家庫中按規則抽取專家進行通訊評審。
除了以上幾點,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第十六條中,針對國家自然科學獎這一獎種,新增“鼓勵主要論著優先在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 表述。
第十六條 《獎勵條例》第九條第二款第三項所稱“得到國內外自然科學界公認”,是指主要論著已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發表或者作為學術專著出版三年以上,其重要科學結論已為國內外同行在重要學術會議、公開發行的重要學術刊物以及學術專著所正面引用或者應用。鼓勵主要論著優先在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由科技部于1999年首次發布,并于2004年、2008年進行了兩次修訂。《實施細則》在推動落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范國家科技獎勵工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0年2月23日, 科技部正式印發《關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通知,措施共計9大方面27條。明確要求破除“唯論文”論不良導向,打造中國高質量科技期刊。
文件明確了許多新的評價考核標準,如基礎研究類論文評價實行代表作制度,其中,國內科技期刊論文原則上應不少于1/3。鼓勵發表“三類高質量論文”(首次提出“三高”論文: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科技期刊;業界公認的國際頂級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論文;在國內外頂級學術會議上進行報告的論文),高質量成果的考核評價權重最高可增加到50%的權重。
本次主要修訂內容如下:
-
1、明確工作原則。強調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遵循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獎勵工作的基本原則,接受紀檢監察監督和社會監督。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重大事項按照有關規定報黨中央。
-
2、突出獎勵導向。一是強調國家科學技術獎堅持國家戰略導向,堅持“四個面向”,與國家重大戰略需要和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緊密結合。二是圍繞國家戰略導向和科技創新發展目標,完善各獎種獎勵范圍和評審標準。
-
3、明確評獎周期和授獎數量。規定國家科學技術獎每兩年評審一次,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每次授予項目總數不超過300項。
-
4、優化提名評審機制。一是細化由“推薦制”改為“提名制”的配套規定。二是細化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獎勵對象由“公民”改為“個人”的配套規定。三是完善評審組織職責和組建規則,細化評審信譽管理機制。四是強化提名者責任,細化候選者不得被提名的情形。五是規定根據評審工作需要,在評審組初評前可以進行通訊評審。六是規定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候選者及其候選項目在受理和初評后進行公示,異議受理期相應調整為公示期間。
-
5、強化誠信監督。一是明確監督委員會履職方式。二是實行科研誠信審核機制。三是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可能影響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和評審公平、公正的活動。四是細化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活動中各類主體違規行為的懲戒措施。
-
6、嚴格保密要求。一是建立健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保密管理制度。對涉及國家安全的項目,采取嚴格的保密措施,加強全過程保密管理。二是規定參與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嚴格遵守保密要求。對違反保密規定的,由有關部門依法予以處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