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文物腐蝕控制的智能保護神誕生
2015-08-10 14:34:02
作者:劉梅梅來源:=$docheckrep[1]?ReplaceBefrom($ecms_gr[befrom]):$ecms_gr[befrom]?>
日前,合肥工業大學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發布文物保護微環境智能測控系統,實現了對文物微環境的精確測量監控與調節控制,將成為館藏文物的“新保護神”。
文物發掘后陳展于博物館內,其周圍環境的溫度、濕度、光照等一系列環境都會發生變化,如果不及時采取防護措施,文物損壞程度就會加劇。
館藏青銅器
據了解,《全國館藏文物腐蝕損失調查》顯示,50.66%的館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蝕損害,其中重度以上腐蝕的館藏文物超過200萬件,高達16.5%。這與我國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保護文物的水平較低,不具備自主監測控制的功能有關。
據介紹,合肥工業大學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發布的這一文物保護微環境智能測控系統采用了微環境溫度濕度測控技術,保證溫度濕度穩定在要求范圍內。其微環境光照度測控系統,可以精確地監測展柜內的照度、紫外線強度及其累積量。
項目負責人、合肥工業大學教授張輝介紹:“用戶或系統可以根據監測數據主動下達調控指令,從而非常精確地完成文物微環境的測量與調節控制,實現服務系統的信息化遠程管理。”
責任編輯:李玲珊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1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鋁合金LDH自修復自抗菌膜層構建
點擊數:466
碳鋼及合金鋼應用與區別
點擊數: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