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發布,當中涵蓋14個戰略、28個具體改革、14個工程,看完這三組數字,未來五年的機會你就不會錯過。
"十三五"數據揭示未來五年熱點行業
14個戰略
1、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內外需協調、進出口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引資和引技引智并舉,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2、實施優進優出戰略
實施優進優出戰略,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營造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新優勢,提高我國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3、實施網絡強國戰略
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4、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
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
5、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加強基礎研究,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6、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
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守耕地紅線,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提高糧食產能,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7、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span>
堅持發展和安全兼顧、富國和強軍統一,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
8、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
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致力于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
9、堅持就業優先戰略
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完善創業扶持政策,鼓勵以創業帶就業,建立面向人人的創業服務平臺。
10、實施食品安全戰略
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形成嚴密高效、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
11、完善人口發展戰略
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婦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務水平。幫扶存在特殊困難的計劃生育家庭。注重家庭發展。
12、完善黨委研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提高決策科學化水平,完善黨委研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定期分析經濟形勢、研究重大方針政策的工作機制,健全決策咨詢機制。
13、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
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創新和政策創新,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
14、實施國家安全戰略
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落實重點領域國家安全政策,完善國家安全審查制度,完善國家安全法治,建立國家安全體系。
28項改革
1、加大結構性改革
從實際出發,把握發展新特征,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2、經濟體制改革
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加快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3、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
發揮投資對增長的關鍵作用,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優化投資結構,增加有效投資。
4、深化創業板、新三板改革
發展天使、創業、產業投資,深化創業板、新三板改革。
5、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引導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推動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
6、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
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7、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中三項改革
①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農村集體產權權能。
②深化農村金融改革
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完善農業保險制度。
③改革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
改革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收儲制度。
8、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提高政府效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9、關于國有企業的兩項改革
①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②深化市場配置要素改革
深化市場配置要素改革,促進人才、資金、科研成果等在城鄉、企業、高校、科研機構間有序流動。
10、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全國統一市場、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現代財政制度,建立稅種科學、結構優化、法律健全、規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稅收制度。
11、加快金融體制改革
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健全商業性金融、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補充的金融機構體系。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機構體系,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發展普惠金融,著力加強對中小微企業、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金融服務。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推進股票和債券發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桿率。開發符合創新需求的金融服務,推進高收益債券及股債相結合的融資方式。推進匯率和利率市場化,提高金融機構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加快建立巨災保險制度,探索建立保險資產交易機制。
加強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建設,加強統籌協調,改革并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國國情和國際標準的監管規則,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完善國有金融資本和外匯儲備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有效運用和發展金融風險管理工具。防止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
12、支持區域發展 加快市場取向改革
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支持西部地區改善基礎設施,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推動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加大國家支持力度,加快市場取向改革。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更好輻射帶動其他地區。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加大對資源枯竭、產業衰退、生態嚴重退化等困難地區的支持力度。
13、深化戶籍制度改革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并與城鎮居民有同等權利和義務。
14、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力度。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