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底封賬大限到來,不少高校迎來了科研項目報銷的高峰期。而費時費人費力的項目經費報銷場景僅僅是表面的。一些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基層科研人員反映,項目申請貓膩多、申報文書復雜、經費設計僵化等問題,才是“捆”住科研人員手腳的最大弊端。
準備申請資料是科研項目申請的第一步,然而這項看似簡單的基礎工作卻給基層科研人員帶來了很多苦惱。有人士透露,申請一個省部級重大或產學研項目,從開始申請到結項,超過10項材料。現在基層科研“僧多粥少”現象突出,申請項目難度較大。
如何解決這些難題呢?小編匯集各家精華,為大家整理如下:
成功申報科研課題三個關鍵的前提要素
一般說來,要想獲得科研課題資助,需要具備三個重要的前提要素,它們是:富有創新性的選題;具有扎實的研究基礎;可讀性極強的申請書,三者者缺一不可。
1. 富有創新性的選題
創新是科研工作者的生命、是科學研究的靈魂,是所有科研人員追求的目標。創新性是任何一份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的核心構件,也是評審專家關注的重點,沒有創新性的項目是沒有研究價值的項目。富有創新性的選題是申請成功的第一關鍵,選擇不大不小的、合適的創新目標,并將其創新實質明白無誤地表述出來,申請就成功了一半。
申請者要審時度勢,選擇有前沿性、先進性的課題。要從大處思考,從最廣闊的視角來考慮科學問題。對于那些基礎性的重要問題,發揮你的想象力,找到創新性的解決方案。要避免井蛙之見,要將那些需要進行多年研究的計劃納入考慮,要著力尋找和解決重要的科學問題,寫出意義重大的科研課題。如果你在一開始就從小處著眼,那么當你結束時,你會發現你的工作更加微不足道。夢想自己能取得與眾不的成就;享受充滿豐富創造力的時光,讓思維超出你所研究的領域去自由馳騁。
2. 具有扎實的研究基礎
研究基礎是回答同行評議專家“為什么讓我做?”這個問題,是讓申請人回答“能不能做?”的問題。經過良好訓練,有較好的學術背景,有預先研究和充分積累的基礎,這是申請成功的第二關鍵。研究基礎包括兩個層面,一方面是較為宏觀的基礎,指的是申請者的個人條件,如學歷、專業技術職務、高水平的科研訓練經歷以及在國際主流期刊發表論文經歷等;另一方面就是微觀的基礎,指的是根據你的項目研究內容,你是否做過一些探索性的前期工作。申請者在申請書中要盡量地、全方位地、多角度多層次地展示出自己和課題組的研究實力以及以往的相關工作積累,以證明自己能做,有研究實力完成這項課題。
3. 可讀性極強的申請書
申請書是獲得課題資助的敲門磚,要想使申請的項目有競爭力,申請者自己確實要有新穎的想法、好的思路和扎實的科研基礎,但是僅僅有了這些還是不夠,如果申請者不能較好地把自己新穎的想法、好的思路和扎實的科研基礎要表達出來,評閱人讀了你的申請書后,如果無法理解你的新穎的想法和思路、無法準確把握你的科研基礎,打動不了審閱人,那么,再好的想法、再好的思路、再強的研究基礎,成功的把握性仍然是很小的。因此,要善于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清晰、準確地表達出來。申請書的可讀性也就非常重要了,這是申請成功的第三關鍵。申請書應當語言規范、科學,文字精練、語義確切,避免繁瑣、敘述平庸、缺乏亮點。申請書應圖文并茂,讀來賞心悅目,是一個精彩而完整的科學故事。
如何填寫科研項目申請書?
項目申請書是我們向專家展示自己科研能力的唯一機會,所以,除了要有一個好的課題,我們還需要有一個好的標書。寫好申請書是申請成功的關鍵。
對于項目申請書的填寫,我們不僅要向專家學習,還要向我們的同行朋友們取經。以下是申請書填寫中的常見問題及經驗分享。
1. “學科分類”如何填寫?
一般來講申報如果是外國文學類的填外國文學,外語教師通常是語言學,這個分類有一個數碼表,查到填上即可。
2. “主題詞”如何填寫?
有人會把語言學寫成它的分支“心理語言學”,如果寫的不對,比如寫“教育學”,這樣申報書就會被送到教育領域的專家評審。我們外語盡量在語言學內評審時比較受到關照的,因為評審的專家都是外語的老師。如果送到教育類去,就是別的學科的專家評審,這樣的命中率很低。我們不知道他們教育學科的規范,寫得東西不符合他們的要求,無法通過評審。主題詞是用來幫助尋找評審專家的。負責分配評審專家的是國家社科辦的工作人員,他們分配的重要的依據是主題詞如果你的主題詞寫得不恰當,很可能評審人就分得不對路。
3. “預期成果”如何填寫?
我現在選一個“D”,這是研究報告。為什么要寫研究報告,我的理由是:如果要寫論文,你有一個預設的前期條件,這個項目結項時必須有公開發表的論文,一篇不夠,至少要好幾篇。如果寫專著,必須是專著才能結項。研究報告相對來說是個不難完成的結項形式,只要寫出像樣的東西。研究報告實際上有點像論文,就是學位論文的格式,從選題、introduction 開始然后一步步往下寫。結項形式與申報課題的形式必須一致,你寫的是研究報告就必須以研究報告結項。當然你可以說我還發表了很多論文,這個是加分的。如果你寫的是專著,那寫的樣子要像專著。如果是論文集,就以論文集結項。凡是可以歸為研究報告的,寫研究報告是比較討巧的一種方法。當然研究報告不能寫得很差。我一般都是寫研究報告,但實際上在完成項目期間我都能發表5-6篇論文,但我不以論文為結項形式。
4. 計劃完成時間應該怎么填寫?
一般是三年內完成,但是也可以申請延期。計劃完成時間應該根據課題進度進行填寫,中期考核要有成果。
5. 怎樣理解課題論證頁給出的提示和注釋?哪些內容應該尤其關注?
注:前期相關研究成果中的成果名稱、成果形式(如論文、專著、研究報告等)、成果數量要與《課題論證》活頁相同,活頁中不能填寫的成果作者、發表刊物或出版社名稱、發表或出版時間等信息要在本表中加以注明。與本課題研究無關的成果不能填寫;主持或參加的各類項目不能作為前期成果填寫;課題負責人和參加者的成果要分開填寫。課題負責人的成果不列入參考文獻。
課題論證包括三部分:1、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及研究意義。2、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點難點、基本觀點和創新之處。3、前期相關研究成果和主要參考文獻。主要討論第二部分。
課題論證部分往往我們寫得比較簡單,簡單到用到哪個項目上都是一樣的,和自己的課題都沒關系。
6. “項目申報書里填的參考文獻要按照什么格式?是MLA還是APA?”
這個沒有規定。但你的年代、刊物名稱要有。
參考文獻要有國內外的。有一些老師可能在國外拿完博士學位回來,寫的時候國內的一點也沒有,全是國外的文獻,在我們看來,這是對文獻的回顧不全。研究中國人,為什么不研究中國的文獻呢?如果只看中國文獻你也沒有國際視野。文獻的年代,如果是5年前完成的論文,顯然你的文獻都比較老舊,沒有最新的文獻。我們打分時也會看的,你的文獻的全面性、權威性、新穎性然后再加上它的比例,中英文是不是都有。
7. 課題論證的字數比例和寫作方法:
比例不是絕對的。其實4000個字都不夠,所以平時要反復斟酌把字數控制在4000字。2500個字說不清楚。從3000字改到現在的4000字,可能就是因為申請的人覺得3000字說不清楚。建議盡量把4000字用足,不要浪費,也不要為了湊字數,來回顛倒著說。
1)課題概述(150-200):
課題概述基本與寫摘要的方式差不多。但是不能只寫一個摘要,這畢竟不是一個論文。只是建議,不是必須。它和寫摘要差不多,包括研究問題、研究方法,但比較簡練。大概150字左右。
2)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及研究意義(1300)
在課題意義述評部分建議不要用太專業的術語,因為課題是5個人來評,雖然他們都是語言學領域的,可能與你的課題確實相關。比如我評審的項目中經常有語言學,但我對心理語言學只是知道,并沒有做過相關研究。如果你用的術語非常專業,一開始就讓我看不懂,那不行。你的課題意義述評部分一定要讓非心理語言學領域的老師看懂。但你的研究方法是要給專業人士看的。這5人中也許有1-2個不是特別懂這個小領域的,所以寫的時候在前面盡量避免非常專業的術語,看不懂的話沒辦法評審。
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國內研究和國外研究要分開來說。
現有研究的不足之處。一定要通過文獻回顧把不足之處點出來。比如別人研究的東西本身并沒有錯,但他研究的范圍可能比較窄,沒有覆蓋你的范圍。你就可以說過去的人研究了什么但他沒有研究什么。
應用研究和側重于問題和背景的研究。如果是政策性、對策性的研究可能和我們的理論研究就不太一樣。我們外語中的對策性研究不是特別多,比如在“中國文化走出去”中,國家特別想了解它的步驟和戰略,這種是需要研究的。還有金融方面的研究。這種應用行的研究要把問題、背景凸顯出來,才能說明問題的重要性。如果做這種研究就不能只從文獻的角度,它和文獻沒直接的關系。
選題的意義。基礎的研究要強調創新性和開拓性。如果是應用研究要強調它的現實性、針對性。這兩個研究不一樣,寫的時候重點不同。綜合研究,既有應用又有基礎,把兩樣都強調。
3)研究的主要內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點難點、主要觀點及創新之處(2000)
研究的主要內容,要依靠主要的研究問題,3-5個問題。
基本的思路和方法是完成課題的主要步驟。思路和方法一定要與用研究問題緊扣。不能把問題擺在一邊,自己另說一套。
重點、難點。課題重點不易多,文字要精煉,概括性要強。重點不是寫得多就好,重點不能超過3個,超過3個就不是重點了。難點也不易太多,要恰當可解決。不能是一個解決不了的問題。
主要觀點和創新之處。創新可以是新問題、新方法、新方案、新視角、新理論。
新問題通常比較難,這個問題從來沒有人研究過,比如我們做的口語研究,顯然不是一個新問題,但我的“新”是在中國的語境下,沒有人做得這么全面,沒有人做過跟蹤。我們在這兩點上有點新意。“新”并不是世界上從來沒有過的問題,實際上我們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有一點點進步,和別人有一點點不同就是“新”。有的在問題上新,有的在方法上新,不是全部都新。提法要恰當,不要過于高調。我可以說我的與前人的成果有什么不同,創新之處表現在哪里,我不會說完全填補了空白,有了突破性的發展,這些話是空的。
4)前期相關研究成果和主要參考文獻(500)
《課題論證》注釋中指出,“與本課題研究無關的成果不能填寫”。前期成果的相關程度如何把握?
前期研究成果,有廣義與狹義之分。比如我研究團隊發展,狹義的研究成果就是我前面做的都與團隊發展相關,或者我做的和教師發展相關,要是這兩個你都沒有做過,但做過不少和教師整個的community learning 或其它東西,只要和它有點關聯,也可以寫。但通常都是和它相關的,如果都是不相關的就會比較麻煩。有些老師以為寫得越多越好,就把做過的研究都列上去,實際一點關系沒有,這說明你的理解不到位,你不知道什么事相關研究成果。
成果的等級不同,盡量將級別高的放在前面。將核心期刊、CSSCI等放在前面,否則看上去給人的感覺很亂。低級別或是不好的雜志就不要在列出來了。
8. 申請書中“完成項目研究的條件和保障”欄目如何填寫?尤其對于年青沒有經驗的老師,這部分如何把握?評審老師會不會特別看重這一部分?
這里涉及的內容包括:(1)課題負責人的主要學術簡歷;(2)課題負責人和主要參加者前期相關科研成果的社會評價(引用、轉載、獲獎及被采納情況);(3)完成本課題研究的時間保證、資料設備等科研條件。
完成項目研究的條件和保證。首先要湊齊研究人的主要學術簡歷,這一次不是前期的科研項目或者論文。學術簡歷,肯定不是教育經歷,還有課題負責人和主要參加者前期相關科研成果的社會評價(引用、轉載、獲獎及被采納情況),你的論文被引用被轉載的情況要到網上檢索,要說明被引用了幾次。
完成本課題的時間保證、資料設備等科研條件。這個可以寫的簡略一點,一般會講你的圖書資料、團隊人員、項目批準時間等,沒有什么特別需要查找的東西,只要寫清楚即可。
9. 經費預算部分如何分配比較合理?
要學習國家社科基金管理辦法,要是不動腦筋亂填,那會惹來麻煩。
資料費包括錄入、復印、翻拍、翻譯等費用,還有買圖書、專用軟件等。現在增加了數據采集費,包括問卷調查、數據跟蹤采集、案例分析等。差旅費指為完成項目研究工作而進行的國內調研活動,其標準參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會議費實際是比較好報銷的途徑。打的、吃飯的費用不能報。但是會議名目下的這些費用可以以會議費形式報銷。國際合作交流,要是填了,需要國家社科辦批準,你的錢才能用。這是自找麻煩,一般都不填這項。除非有特殊說明,比如這個項目是中外合辦的,要事先做好工作。
專家咨詢勞務費,不準超過8%。
勞務費不得超過10%。
管理費,一般項目只能是1500,重點項目大概2000。
10. 有關申請書形式的建議
1)先填活頁,反復打磨,申報書上的數據庫等是“死”的,相對比較容易填。但課題論證會作為頭等大事來做。
2)用黑體凸顯《課題論證》的結構。這樣評審專家讀起來相對容易。另外,字體、字號、排列的間隔距離要一樣。
3)用黑體凸顯閃光點。但不能多,如果黑體太多就沒有效果了,就會眼花繚亂。千萬不要把所有的字都用黑體。
4)信息一定要真實、準確。要誠實,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5)字號一般是5號,現在規定要把課題論證內容放在幾頁紙之內,所有小四號字有點問題。2012年要求4頁之內,小四號4000字寫不開。現在4頁紙比較整齊劃一,便于專家評審。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82387968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