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史,以材料劃分時代是一大特色,如石器、青銅器、鐵器時代等,這足以說明人類文明與材料的關系。
今天,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最新穎的智能手機、最新型的平板電腦、最時尚的可穿戴電子器件都充滿了時代感。然而,無論是谷歌眼鏡、阿特拉斯機器人、synapse芯片、人造樹葉、遠程醫療,還是阿科桑底生態城、特斯拉電動車、“和諧號”高鐵、神舟飛船,都離不開先進材料。先進材料科學與工程正在改變當今世界和我們的生活。
一般來說,新出現的、具有優異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和傳統材料,改進后有明顯性能提高或產生新功能的材料均可稱為先進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和先進復合材料等。先進材料可以導致顛覆性技術的出現,從而推進產業變革。白光LED的出現,開辟了照明的新紀元;液晶屏替代陰極射線管,曾帶來了顯示革命;現在,OLED、打印顯示、激光顯示又開始崛起,可謂一代材料、一代器件、一代整機相繼出現。
近十幾年,先進材料研究成果密集涌現,有人甚至斷言,21世紀將是材料“革命”的時代。特別是金融危機以來,各國政府紛紛加大財政投入:美國于2011年啟動的“先進制造伙伴關系計劃”中設置了“材料基因組”計劃;2013年歐盟“石墨烯旗艦項目”列支了10億歐元的巨額經費;德國、日本也在其國家高技術計劃中安排了先進材料的研發內容。不難看出,先進材料是戰略新興產業的基礎,采用先進材料已成為未來技術和新興產業的標志和特征之一,它有如下一些發展特點和重要意義。
1)先進材料發展呈現出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器件一體化、納米化、復合化的特點。其作用在高馬赫數飛行器、微納機電系統、新醫藥、高級化妝品和新能源電池方面發揮得淋漓盡致。
2)先進材料在行業科技進步中舉足輕重。例如,高性能特殊鋼和高溫合金是高鐵輪對和飛機發動機最好的選擇,超高強鋁合金是大飛機框架的關鍵結構材料,高強高韌耐腐蝕鈦合金則是“蛟龍號”殼體及海洋工程不可或缺的材料。
3)先進材料聯用或與其他學科、領域的深度融合成為其發展的另一特點。高k(編者注:指高介電常數)和更高k材料與新型金屬柵結合,引領集成電路順利走向45納米及以下精度技術節點;鈣鈦礦材料和有機材料聯用,催生了有前景的新型太陽能電池;智能材料與3D打印結合形成4D打印技術;有機復合材料、生物活性材料與臨床醫學結合,分別產生和發展了“電子皮膚”和組織再生工程;碳纖維及復合材料已用于航空航天和先進交通工具;化合物半導體材料使太赫茲技術在環境監測、醫療、反恐等方面得以應用;超材料以微結構和先進材料相結合,在電磁波和光學領域獲得引人注目的成果;柔性電子學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的市場前景廣闊。
4)先進材料與物質科學發展相輔相成。自旋電子學材料、鐵基及新型超導材料的研究方興未艾。阻變、相變及磁存儲材料將改變傳統的半導體存儲器;納米孿晶結構研究探索出一條合成超硬材料的新路徑;富勒烯、碳納米管開辟了碳基材料的發展前景;石墨烯剝離成功,引發了二硫化鉬、單層錫、黑磷、硅烯、鍺烯等二維材料的研究熱潮。
5)高通量計算、高通量合成與表征以及大型數據庫加速了材料設計、性能預測和制備工藝模擬,大幅縮短了研發周期、降低了生產成本,為先進材料研發和產業化提供了具有變革性的新方式。低錸高溫合金和新型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就是很好的實例。不久前,在拓撲絕緣體材料中,計算預測的量子反常霍爾現象已被實驗證實。此外,具有超級導電能力的砷化鎘材料也是理論計算在前,實驗在后。
6)先進材料研究成果正快速產業化并不斷降低成本。據市場預測,直徑450毫米硅片將用于14納米及以下技術節點的集成電路,可繼續降低成本,使新技術和新產品以最短的時間、最合理的價格普惠大眾。
7)先進材料的研發與生產還必須考慮節能環保與可再生,并進行全生命周期評價,諸如有毒材料的替代、中重稀土的減量使用、膜材料用于海水淡化、建筑節能材料的應用、生物基材料的研發以及“短小輕薄”理念付諸實踐等。同時,低碳及環境友好的制備技術也得到快速發展,如共軛微孔高分子材料捕獲二氧化碳并將其催化為環碳酸脂。
8)先進材料發展要注重軍民融合,鼓勵開拓“軍轉民”產品市場。寬禁帶碳化硅、氮化鎵基的下一代射頻高能效高功率器件,即為有潛力的軍民融合高端電子產品。
9)先進材料制備的新方法、新工藝、新裝備至關重要,必須協調發展。先進材料也是我國“工業強基”的四大支柱之一;發展先進制造業,實現“中國制造2025”亟需大量先進材料。近年來,我國先進材料研發水平不斷提高,產業發展迅猛,但核心競爭力不強,部分高端產品仍受制于人。今后,關鍵先進材料的研發、工程化與產業化將是我國研究單位、大學、企業、政府和市場關注和著力的重點。
展望未來,先進材料的研發涉及納米尺度、飛秒時間、量子力學原理等,并將呈現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特點,宜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技術路線。此外,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理論計算與數據挖掘,加強問題導向與市場導向,加強創新驅動,加強與重大工程和新興產業的結合,促進先進材料的工程化、產業化向更高層次、更科學化、更綜合化、更系統化的方向發展。可以預見,先進材料的集群式出現以及眾多顛覆性技術的應運而生,將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最明亮的曙光。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