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氧化物電池(Solid oxide cells,SOCs)的高效能應用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SOFC,即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通過氧化燃料產生電能;另一種是SOEC,即固體氧化物電解池,通過電解水產生氧氣和氫氣。從原理上講,SOEC可以看作是目前研究較多的SOFC的逆過程。兩種應用具有能量轉換率高、燃料可選范圍廣等優點,被認為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可逆電池。SOC的核心技術就是多孔電極和電解質的制備,對于電極,能制備出具有耐久性、催化活性高、并且合成方法簡單價格低廉的材料,一直是研究者們追求的目標。
近日,英國圣安德魯斯大學的Jae-ha Myung、Dragos Neagu、David N. Miller、John T. S. Irvine在Nature上發表文章,通過電化學極化溶出的方法制備的催化劑,大大縮短了之前報道的氧化還原溶出的方法所需的時間。同時催化劑性能更加優異,通過調節電壓可以實現可逆過程,作者稱之為“電化學開關”。(Switching on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in solid oxide cells. Nature, 2016, 537, 528-531, DOI: 10.1038/nature19090)
先簡單介紹一下催化劑的溶出的機理。作者采用La0.43Ca0.37Ni0.06Ti0.94O3-γ(~10μm) | Zr0.89Sc0.1Ce0.01O2-γ(~80-140μm) | Zr0.89Sc0.1Ce0.01O2-γ–(La0.8Sr0.2)0.95MnO3-γ(~ 20μm) 作為電池體系,在還原條件下(比如H2),氧離子會被氫氣奪走,晶格中產生氧空位。同時,晶格中的離子會得到電子,并以納米顆粒的形式溶出。
圖片來源:Nature
之前報道的氧化還原溶出法制備的復合納米催化劑需要10-30小時,而通過電化學極化溶出的方法,研究者僅僅需要150秒。比較兩種方法得到催化劑,后者溶出的Ni顆粒更多,溶出深度也更深。
圖片來源:Nature
“電化學開關”不但表示通過電化學極化溶出的方法制備的催化劑,同時還意味著在700度~900度之間,固體氧化物可以實現SOEC和SOFC的切換。研究者將其應用于SOFC模式下,催化性能(1.3 W/cm2)比之前報道的催化劑(0.2 W/cm2)提高了近7倍。
圖片來源:Nature
這一方法,可以在氧化物電極上簡單快速產生高催化活性的納米結構材料,所需時間僅以秒計,而且這種電極結構在SOFC和SOEC模式下均表現良好,這為在一個高性能、易制造的器件中整合SOFC和SOEC提供了概念驗證。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龐雪潔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