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合金被譽為“21世紀的綠色工程材料”,其具有密度小、比強度和比剛度高、電磁屏蔽性能好、導熱性能好、減震性能高等諸多優點,但是,鎂合金標準電極電位較低,化學穩定性較差,容易在介質環境中發生腐蝕破壞(尤其是應力腐蝕開裂),嚴重影響了其工業應用及產業化。
那么,鎂合金SCC敏感性影響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1 合金元素
研究表明,純鎂并不發生應力腐蝕開裂,不同合金元素對鎂合金的應力腐蝕開裂敏感性的影響不同。
含Zr的鎂合金一般不會發生應力腐蝕開裂,而Zn會誘發鎂合金的應力腐蝕開裂;Mg-Mn系鎂合金一般在潮濕、含氯化物、鉻酸鹽等環境中才會發生應力腐蝕開裂。但由于形成的AlMnFe相對于基體相顯貴性,AM60鎂合金微觀腐蝕形貌更加局部化。
同時,Mn的固溶效果差、易偏析,容易降低材料塑性。鎂合金本身因六方晶格排列塑性就偏低,進一步降低塑性會大大影響此類鎂合金的產業應用。Fe在鎂合金中的危害性通常最大,形成的FeAl彌散在晶粒內構成陰極,在應力腐蝕條件下易形成腐蝕電池;鎂合金中Al含量在1.5 wt.%-6 wt.%時,其應力腐蝕的敏感性隨Al含量增加而增加。
第二相在Mg-Al系鎂合金中的穿晶應力腐蝕開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Mg-Al系及Mg-Al-Zn系鎂合金有著較高的敏感性,由于此合金易形成非連續的不均勻第二相Mg17Al12,它具有較基體更正的氫過電位,從而充當陰極造成基體腐蝕。
稀土元素能夠抑制Al在晶界的偏聚(稀土的團聚效應使之與稀土形成了稀土化合物),從而降低第二相Mg17Al12的含量,提高鎂合金的應力腐蝕開裂抗力。選擇合適的合金成分,對降低鎂合金應力腐蝕開裂敏感性意義重大。
2 腐蝕環境
鎂合金對不同環境及環境中的不同離子的應力腐蝕開裂敏感性不同。在鄉村大氣環境下,AZ91鎂合金保持很強的應力腐蝕開裂敏感性;在蒸餾水環境中,其敏感性依舊很強。
通常實驗室采用3.5%NaCl+2%K2Cr2O7 的溶液加速測試鎂合金的應力腐蝕開裂敏感性。Cr2O7-2促使表面的鈍化,Cl-則會破壞局部鈍化膜,兩者的配比決定了鎂合金表面成膜、膜局部破壞而產生較大腐蝕電流的局部腐蝕的可能性。
Cl-加速電化學的進程,在含有Cl-等的腐蝕環境里,鎂合金表現出明顯的應力腐蝕敏感性。
一般而言,F-對鎂合金具有緩蝕作用,高濃度的F-可促進修復破損的膜層,但鎂合金在KHF2 溶液中則有應力腐蝕開裂傾向。
3 應力應變
鎂合金在加工制造、焊接、裝配中均會留有一定的殘余應力。這部分殘余應力的存在會降低材料承受的外界載荷,引起裂紋的萌生、擴展。一般應變集中在開裂尖端處,阻止了開裂尖端處的二次鈍化,促進陽極的快速溶解。
材料表面存在周向溝痕或疲勞裂紋時,易引起應力集中,提高材料的應力腐蝕開裂敏感性。高內應力促使膜層開裂,導致材料表面產生點蝕。裂紋的擴展速度與應力場強度因子存在著一定的關系。
鎂合金不存在明顯的應力門檻值,即在應力狀態下,無論是表面產生點蝕,還是因位錯運動、晶格畸變造成的表面膜破裂均會產生應力腐蝕開裂傾向。應變速率對鎂合金的應力腐蝕開裂也有著較大的影響,不同應變速率下對應的機理亦不相同。
應變大量集中、堆積于滑移面附近,促使了該位置的鎂的溶解,通常表現為自腐蝕電流的升高、腐蝕速率加快。腐蝕電流的提高破壞了表面膜層,導致局部膜破裂。鎂合金的塑性較差,過大的應變速率則導致電化學作用減弱,鎂合金直接發生塑性斷裂。
4 加工工藝
一般而言,鎂合金鍛件比鑄件有著更高的應力腐蝕開裂敏感性,快速凝固制件則比鑄件敏感性要小。室溫裝配、軋制會產生較多的殘余應力,材料的敏感性增加。
低溫退火可降低鎂合金制件的殘余應力,降低材料的敏感性,但往往會促使材料內部氫的聚集,增大氫脆的傾向。雖然鎂合金具有較高的導熱性能,但焊接、熱處理時若冷卻不均,熱應力的作用依然會在材料內留下一定的殘余應力。適當的熱處理會均勻和細化組織,同時形成均勻彌散分布的金屬間化合物,提高鎂合金抗應力腐蝕開裂的能力。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