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楚明教授團隊歷時10余年技術攻關,成功開發了高性能變形鎂合金材料及相關的大直徑錠坯半連續鑄造技術和近各向同性環形件加工集成技術, 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組織的專家評價會上,得到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季麟為組長的專家組的一致好評,認為項目技術創新程度高,技術指標先進,技術難度大,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具有廣闊的市場及應用前景,社會和經濟效益顯著。
鎂合金是目前可用的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強度高、減震性能好等優點,在航空航天及民用高技術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然而現有的鎂合金材料(如AZ31、AZ61、AZ80、ZK60等)抗拉強度低,高溫性能差,塑性成形困難,各向異性嚴重,制約了鎂合金大構件制備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該團隊一直專注于高性能變形鎂合金材料的研制及其大構件制備關鍵技術攻關,在國防軍工項目、企業和相關研究院所的型號研制任務的支持下,開展了大量基礎研究及工程試驗研究。10多年來,為了解決高性能變形鎂合金在工程應用中的技術難題,他們放棄了所有的節假日和寒暑假,長年在實驗室、加工企業、用戶之間來回奔波,對使用中出現的問題以最快的速度在實驗室進行研究分析,然后再一次加工樣品送用戶使用驗證,出現問題后一次又一次的和用戶討論、反復多次和加工企業交流、不斷進行理論分析和工藝創新,終于達到了用戶的設計要求。
這一技術成果攻克了鎂合金材料強度低、半連續鑄錠缺陷控制難,塑性成形性差,各向異性嚴重的技術難題,在國際上首次成功研發出新型中強耐熱鎂合金(AQ80M)、高強耐熱鎂合金(VW64M)和超高強耐高溫鎂合金,其中AQ80M和VW64M鎂合金牌號已正式編入GB/T 5153-2016《變形鎂及鎂合金牌號和化學成分》國家標準;研發的大直徑高品質錠坯半連續鑄造及塑性加工生產技術,突破了鎂合金在錠坯制備以及塑性加工變形中的多項技術瓶頸,豐富和完善了鎂合金塑性成形理論,制備的大規格高性能變形鎂合金承載結構件滿足型號技術指標需求,并首次在航天航空領域取得成功應用,能滿足國防軍工在此領域的重大需求,推動了鎂合金產業的快速發展。
劉楚明教授團隊近5年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24項,注冊鎂合金牌號2個,批準建立國家軍用標準1項,發表國際論文33篇、國內論文25篇,出版《鎂合金相圖集》1本。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龐雪潔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