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油漆用戶認為,某家的油漆稠(粘度高),施工時需要加入的稀釋劑多,就認為該漆質量好,用起來劃算。實際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因為,粘度高并不表明有效成份高,油漆的粘度完全可以通過加入助劑(類似增稠劑)來提高,加入更多稀釋劑,則VOC排放提高了,這和國家降低VOC排放的環保政策導向不符,而且稀釋劑最終都揮發掉了,浪費稀釋劑的錢還污染了環境。
那么,怎樣比較工業防護涂料的經濟性呢?
1、不能用單價來衡量涂料的經濟性。
對于防腐蝕涂料來講,不管是論升還是論公斤,單憑單價是不能判定其經濟性的,因為不同涂料的有效含量不同,在獲得相同的干膜厚度的情況下,所耗用的涂料的量(體積或重量)不同。價格低的涂料可能耗用更多。
2、每平方米的單價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涂層的經濟性。
雖然由于存在損耗系數的問題,這樣在一定干膜厚度下每平方米的涂料費用有理論費用和實際費用,但對于同等的施工條件下,不同廠家的涂料,實際損耗系數應該是一樣的,并不存在哪家的涂料損耗系數大,而另一廠家的涂料損耗系數小的問題。所以,按照每平方米的理論涂料費用可以用來衡量防腐涂料的經濟性。當然,這種理論費用的計算必須是建立在所依據的涂料參數(主要是體積固體份和比重)準確的基礎上的。
3、如何保證每平方米理論涂料費用的準確性?
每家涂料生產廠家都根據自己的產品的體積固體份和比重來計算理論費用,但如果所依據的體積固體份和比重不實或不準確,所得到的每平方米理論費用肯定是不實的。目前很多小涂料廠甚至根本不了解什么是體積固體份,也不知如何計算理論費用,而一些涂料用戶就更不用說了,這樣就很難做到公平比較不同廠家的涂料的經濟性了。
4、體積固體份
防腐蝕涂料的體積固體份反映了在表面施工一定厚度的濕膜厚度后能夠最終達到多少干膜厚度。體積固體份是可以測量的,測量的標準有:
ISO 3233 -1999 涂料和清漆-通過測定干膜密度對單位體積非揮發物的測定
GB 9272-1988 液態涂料內不揮發分容量的測定(等效于ISO 3233-1984)
ASTM D 2697透明或著色涂料中不揮發物體積的測試方法
涂料比重的測試標準有:
GB/T 6750-2007 《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測定比重瓶法》
ISO 2811-1974《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測定》
用于比價的各涂料廠家的體積固體份應為按上述標準測試的數據。
5、涂料用戶如何比較各廠家涂料的經濟性
有的涂料用戶也覺察到了單憑涂料生產廠家申報的理論費用不易準確地反映實際情況,于是自己想出了一些辦法來比較,比如由涂料廠家提供漆樣現場進行噴涂測試,記錄耗漆量、平均干膜厚度和涂布面積,再計算比較。這個方法操作復雜,誤差也比較大,費料費時。
其實客戶有更好的比較方法:那就是測試涂料的體積固體份和比重,按上述標準委托權威機構進行。然后自行計算每平方的理論費用即可。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