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6:Mg(鎂)

對鋼鐵性能的影響:
能使鋼中夾雜物數量減少、尺寸減小、分布均勻、形態改善等。微量鎂能改善軸承鋼的碳化物尺寸及分布,含鎂軸承鋼的碳化物顆粒細小均勻。當鎂含量為0.002%~0.003% ,其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增加5%以上,塑性基本保持不變。
元素7:Al(鋁)

對鋼鐵性能的影響:
鋁作為脫氧劑或合金化元素加入鋼中,鋁脫氧能力比硅、錳強得多。鋁在鋼中的主要作用是細化晶粒、固定鋼中的氮,從而顯著提高鋼的沖擊韌性,降低冷脆傾向和時效傾向性。如D級碳素結構鋼要求鋼中酸溶鋁含量不小于0.015%,深沖壓用冷軋薄鋼板08AL要求鋼中酸溶鋁含量為0.015%-0.065%。
鋁還可提高鋼的抗腐蝕性能,特別是與鉬、銅、硅、鉻等元素配合使用時,效果更好。
鉻鉬鋼和鉻鋼中含Al可增加其耐磨性。高碳工具鋼中Al的存在可使產生淬火脆性。鋁的缺點是影響鋼的熱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
元素8:Si(硅)

對鋼鐵性能的影響:
Si是煉鋼過程中重要的還原劑和脫氧劑:對于碳鋼中的很多材質來說,都含有0.5%以下的Si,這些Si一般是由于煉鋼過程中作為還原劑和脫氧劑而帶入的。
硅能溶于鐵素體和奧氏體中提高鋼的硬度和強度,其作用僅次于磷,較錳、鎳、鉻、鎢、鉬、釩等元素強。但含硅量超過3%時,將顯著降低鋼的塑性和韌性。硅能提高鋼的彈性極限、屈服強度和屈服比(σs/σb),以及疲勞強度和疲勞比(σ-1/σb)等。這是硅或硅錳鋼可作為彈簧鋼種的緣故。
硅能降低鋼的密度、熱導率和電導率。能促使鐵素體晶粒粗化,降低矯頑力。有減小晶體的各向異性傾向,使磁化容易,磁阻減小,可用來生產電工用鋼,所以硅鋼片的磁阻滯損耗較低。硅能提高鐵素體的導磁率,使鋼片在較弱磁場下有較高的磁感強度。但在強磁場下硅降低鋼的磁感強度。硅因有強的脫氧力,從而減少了鐵的磁時效作用。
含硅的鋼在氧化氣氛中加熱時,表面將形成一層SiO2薄膜,從而提高鋼在高溫時的抗氧化性。
硅能促使鑄鋼中的柱狀晶成長,降低塑性。硅鋼若加熱時冷卻較快,由于熱導率低,鋼的內部和外部溫差較大,因而斷裂。
硅能降低鋼的焊接性能。因為與氧的結合能力硅比鐵強,在焊接時容易生成低熔點的硅酸鹽,增加熔渣和融化金屬的流動性,引起噴濺現象,影響焊接質量。硅是良好的脫氧劑。用鋁脫氧時酌情加一定量的硅,能顯著提高率的脫氧性。硅在鋼中本來就有一定的殘存,這是由于煉鐵煉鋼時作為原料帶入的。在沸騰鋼中,硅限制在<0.07%,有意加入時,則在煉鋼時加入硅鐵合金。
元素9:P(磷)
對鋼鐵性能的影響:
P是由礦石帶入鋼中的,一般說磷也是有害元素。磷雖能使鋼材的強度、硬度增高,但引起塑性、沖擊韌性顯著降低。特別是在低溫時,它使鋼材顯著變脆,這種現象稱"冷脆"。冷脆使鋼材的冷加工及焊接性變壞,含磷愈高,冷脆性愈大,故鋼中對含磷量控制較嚴。高級優質鋼:P<0.025%;優質鋼:P<0.04%;普通鋼:P<0.085%。
P的固溶強化及冷作硬化作用很好,與銅聯合使用,提高低合金高強度鋼的耐大氣腐蝕性能,但降低其冷沖壓性能,與硫、錳聯合使用,改善切削性,增加回火脆性及冷脆敏感性。
磷可提高比電阻,且由于容易粗晶而可使矯頑力和渦流損失降低,于磁感而言,則在弱中磁場下磷含量高的鋼磁感會提高,含P硅鋼的熱加工也并不困難,但由于它會使硅鋼具冷脆性,含量≯0.15%(如冷軋電機用硅鋼含P=0.07~0.10%)。
磷是強化鐵素體作用最強的元素。(P對硅鋼再結晶溫度和晶粒長大的影響將超過同等硅含量作用的4~5倍。)元素10:S(硫)
對鋼鐵性能的影響:
硫來源于煉鋼的礦石與燃料焦炭。它是鋼中的一種有害元素。硫以硫化鐵(FeS)的形態存在于鋼中,FeS和Fe形成低熔點(985℃)化合物。而鋼材的熱加工溫度一般在1150~1200℃以上,所以當鋼材熱加工時,由于FeS化合物的過早熔化而導致工件開裂,這種現象稱為“熱脆”。降低鋼的延展性和韌性,在鍛造和軋制時造成裂紋。硫對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蝕性。高級優質鋼:S<0.02%~0.03%;優質鋼:S<0.03%~0.045%;普通鋼:S<0.055%~0.7%以下。
由于其切屑發脆而可得到非常光澤的表面,所以可用于制要求負荷不大而具高表面光潔度的鋼制件(名為快削鋼),(如Cr14)有意加進少量的硫(=0.2~0.4%)。某些高速鋼工具鋼進行硫化表面。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7130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