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瀚海狼山(匈奴狼山)的推文中曾經談到過,核潛艇和核電站的壓水堆都會產生一些危險性很高的氫氣。因此都需要定期的除氫。而壓水堆產生氫氣的一個重要的根源就是包裹核燃料的鋯錫合金,會和冷卻劑發生鋯水反應。這在一回路直接用水做冷卻劑的反應堆中更明顯,這樣就會產生大量的氫氣。那么問題也就來了,既然用鋯合金當鈾燃料塊的包裹外殼有這樣危險的副作用。為何不直接讓燃料塊接觸高壓水,這樣不是方便快捷又安全了嗎?實際上這么做更不行。原因居然是高溫水可以直接腐蝕鈾燃料,而導致反應堆出現更大的風險。中學時代學的知識,都知道強酸和強堿會有很強的腐蝕性。而純水是一種PH值基本為中性的液體,是沒有腐蝕性的。其實這種知識僅僅限于基礎性的化學常識。
一旦到了高溫高壓的核反應堆中,高溫水的腐蝕性其實是很厲害的。這里就要首先理解,什么是腐蝕性的本質這個問題。腐蝕性說到底,是指金屬與環境間的物理和化學相互作用,使金屬性能發生變化,導致金屬內環境及其構成系統受到損傷的現象。腐蝕可分為濕腐蝕和干腐蝕兩類。腐蝕其實是一種物理電化學變化,腐蝕分很多情況,如硫酸的是將被腐蝕物體中的氫原子和氧原子以2:1的比例脫出,因水H?O的分子中H、O的比例恰恰為2:1,故硫酸的腐蝕性又稱脫水性。實驗室中常見的腐蝕性物質有硫酸、硝酸、氫氯酸、氫溴酸、氫碘酸、高氯酸等;還有由1體積的濃硝酸和3體積的濃鹽酸混合而成的王水等最強酸性腐蝕液體,連黃金都可以被王水完全腐蝕消失。還有NaOH等堿性腐蝕品,這些物質都十分危險,接觸時必須注意保護措施!
腐蝕的類型可分為濕腐蝕和干腐蝕兩類 。濕腐蝕指金屬在有水存在下的腐蝕,干腐蝕則指在無液態水存在下的干氣體中的腐蝕。由于大氣中普遍含有水,化工生產中也經常處理各種水溶液,因此濕腐蝕是最常見的,但高溫操作時干腐蝕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忽視。金屬在水溶液中的腐蝕是一種電化學反應。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個陽極區和陰極區隔離的腐蝕電池,金屬在溶液中失去電子,變成帶正電的離子,這是一個氧化過程即陽極過程。與此同時在接觸水溶液的金屬表面,電子有大量機會被溶液中的某種物質中和。中和電子的過程是還原過程,即陰極過程。隨著腐蝕過程的進行,在多數情況下,陰極或陽極過程會受到阻滯而變慢,這個現象稱為極化,金屬的腐蝕隨極化而減緩。由此可見,水在大多數情況下,會扮演濕腐蝕中“中介角色”。比如純硫酸,沒有水參與,腐蝕性反倒會下降。
而純水本身,在高溫高壓下,卻可以直接腐蝕金屬,也具備了強腐蝕性。這是多數課本都沒講到的。而包裹核燃料的鋯錫合金,具有良好的耐高溫水腐蝕性能,是壓水堆燃料元件這一核心部件的包殼材料。在民用核電站和核潛艇上都要用到。由于鋯合金和水是不斷反應消耗的,因此一個100萬千瓦的核電站機組,18個月內就要消耗20噸的鋯錫合金。目前誰誰家已經基本解決了鋯合金進口替代的問題,這也是相當大的技術進步。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