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氧化層的組織結構及其影響因素
    2022-09-13 16:52:10 作者:理化檢驗物理分冊 來源:理化檢驗物理分冊 分享至:

    01  鐵-氧平衡圖與氧化層結構

         氧在鐵中的溶解度很低,湯根斯(Tankins)等人測定在體心立方鐵中氧的溶解度為:

    Log[O%]=-126330/T+5.51

        在常溫下α-Fe溶氧量小于0.05%,在950℃時溶氧量約0.2%,可形成含氧的固溶體。它比純鐵更具有正的化學電位,從-0.43伏到零。


    圖1 鐵氧平衡圖

         圖1為鐵-氧平衡圖。氧與鐵形成不同結構的氧化膜組成相,由平衡圖上可看出依含氧量不同分別為FeO(FexO)、Fe3O4、Fe2O3。鐵的氧化物相的含氧量見表1,它們在表面的分布見圖2所示。

    表1 不同氧化物相的成分



    圖2 氧濃度在鐵表面的分布及各相結構

         FeO又稱維氏體(Wustite),是具有巖鹽型的立方點陣的缺位固溶體,過剩的氧在FeO中以氧離子形態存在并占據晶格的陰離子結點。由于氧在FeO固溶體中有一個固溶范圍,如在1000℃時,Fe:O=1:1.05-1.14,相當于Fe0.95O-Fe0.88O(含氧的原子百分數為51.2-53.3%),所以也可寫成FexO的通用形式。

         高溫氧化皮中的FeO是介穩狀態,低溫下它將分解。


         Fe3O4,又稱磁性氧化鐵,具有尖晶石型點陣,它從室溫到1583℃都是穩定的,在氧化性介質中加熱時,將失去磁性。

    2Fe3O4+1/2O2→3Fe2O3


         α-Fe2O3是斜方六面晶系,基本晶胞由4個Fe3+與6個O-結合而成。


    圖3 氧化膜的結構

    a)鐵的氧化膜結構

    b)多晶體表面開始形成的亞穩晶膜

    1-Fe2O3;2-Fe3O4

    3-FeO+Fe3O4;4-FeO

          氧化膜的結構見圖3所示。對氧化膜分析表明,與基體金屬相連的第一層氧化物,遵循晶體點陣定向適應的規律,因此,通常由立方晶系的Fe3O4、γ-Fe2O3或FeO組成,而不是斜方六面晶系的α-Fe2O3。初始形成的亞穩晶膜厚度極小,從單分子吸附層到幾個定向氧化物晶胞,約小于100?。隨著氧化膜增厚,氧化物晶格中累積的彈性應力使膜與基底的定向適應關系破壞,首先從膜的外層容易發生彈性應力釋放,同時氧化膜內晶體發生再結晶。


    圖4 產品氧化案例

          第一層氧化物是由厚度約十幾個到幾百個晶胞所構成,在該層的外邊形成的氧化膜是可見的主要區域,如果氧化物的體積比基體金屬大時,在氧化膜中存在著殘余壓應力。在高溫下氧化時發生的氣相反應及應力的積累,經常使氧化皮下產生突起的小泡而使應力部分釋放,這種情況特別在氧化膜強度大而金屬表面附著力又很弱時容易出現,并經常使氧化膜發生破裂以致剝落。(注:這里解釋了產品嚴重氧化時表面氧化皮脫落的原因,可以重點記一下。)
     

    02  氧化膜形成的機理

         氧化膜的發展和形成的過程比較復雜,因此開始形成氧化膜時就將介質和金屬基體分隔開來,進一步氧化必須通過這個氧化物層。

         顯然氧化過程是由金屬、金屬氧化物和氧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氧的擴散所控制。在大多數情況下,離子或電子遷移速率控制著氧化速率,但有時界面反應也是控制氧化速率的決定因素。


    圖5 金屬表面與氧化介質間的作用

         在圖5中表示氧以負離子狀態被吸附在氧化層表面上,而金屬以正離子狀態溶解在氧化膜中,所以氧化過程的推動力是濃度梯度(dc/dx)和氧化層中的電場。其中電場是由于在邊界上的電子與離子運動速度不一樣,從而形成雙電荷層而產生的。


     圖6 鐵的表面氧化機理示意圖

         鐵的氧化機理可以從離子-電子在界面上的遷移過程來說明(圖6所示)。

         1)首先,在界面Ⅰ上的鐵原子形成Fe2+與2e-,并向FeO層中擴散,同時使界面Ⅰ向鐵的一側內移。

         2)在界面Ⅱ上,FeO層中的Fe2+與來自Fe3O4層中的O-生成FeO晶格,與此同時一部分Fe2+從界面Ⅱ向Fe3O4方向擴散。

         3)在界面Ⅲ的Fe3O4一側,按Fe2+(FeO)+2Fe3+(Fe2O3)+4O-(Fe2O3)→Fe3O4反應形成Fe3O4,此外,在界面Ⅲ的Fe2O3一側,按2Fe3+(Fe3O4)+6O-(Fe2O3)→Fe2O3反應形成Fe2O3。

         4)在最表層Ⅳ上,O2吸附在Fe2O3表層,在Fe2O3層中O-向界面Ⅲ方向移動;由于形成速度慢,Fe2O3層很薄。

         在高溫下氧化,由于氧化層中的壓應力及CO2氣體反應使氧化層發生龜裂及剝落,O2沿縫隙迅速侵入金屬內層使氧化速度急劇上升。

    03  影響因素

          氧化膜的形成速度主要與介質成分、加熱溫度及保溫時間、鋼材的成分等因素有關。

    1  鋼成分的影響

         圖7是碳鋼高溫氧化的速度與含碳量的關系。


    圖7 碳鋼含碳量與高溫氧化速度的關系

          當含碳量小于0.04%時,氧化速度隨含碳量增長而升高;當含碳量大于0.4%時,氧化速度卻隨含碳量增加而減小。顯然是由于氧化介質與鋼中的碳相互作用形成氣體CO、CO2有關。


    圖8  鐵鋁合金氧化燒損與溫度的關系

         合金元素對氧化速度有很大影響,加入鉻、鋁、硅等元素可以形成致密的尖晶石型氧化物(Cr2O3、Al2O3、SiO2),這種氧化物結構對離子擴散有強烈的阻止作用,同時鐵中添加合金元素后將使維氏體出現的溫度升高,以致抗氧化能力大大提高,見圖8、圖9。表明Fe中加入鋁、硅后其抗氧化的變化。


    圖9 鐵硅合金的氧化燒損與加熱溫度的關系

    2  加熱溫度與時間的影響

         瓦格納(Wagner)指出,在加熱初期氧化層很薄時(<100?)界面雙電場作用強,界面遷移速度一方面取決于濃度梯度dc/dx,另一方面又取決于電場強度。此時,氧化層厚度與溫度間呈下列關系:

    X1/X=A-Inτ

        式中:X1-系數(10-4-10-5cm),X-時間τ時的氧化層厚度,A-常數,τ-時間,上式是在薄層氧化時(氧化層厚度<100?)氧化膜成長的對數定律。

          當氧化層厚時,氧化速率與層的厚度成反比,此時氧化層的增長速度服從拋物線定律:

    X=Aτ1/2

          圖10為純鐵在空氣中加熱時保溫時間與氧化層厚度的關系。


    圖10 純鐵在空氣中加熱時保溫時間與氧化膜厚度的關系

         氧的擴散系數與溫度呈指數關系,因此,氧化膜的增厚隨加熱溫度升高也呈指數曲線上升。


    圖11 含碳0.60%鋼加熱溫度與氧化速度的關系

         圖11是含碳0.6%鋼氧化溫度與氧化速度(用5小時內氧化皮增重表示)的關系。  
     

    04  結束語

         氧化,是產品出現的比較嚴重的表面腐蝕現象。了解了它生成的原理,對于我們后續采取相應措施,能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好的,本期文章到此就結束了,欲知后續精彩內容,且看下期分解。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中文字幕一本在线无卡 | 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 日韩AVAV天堂AV在线 | 亚洲欧美日本一本二本三本 | 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