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碳氮共滲的金相組織
    2023-03-13 16:04:21 作者: 每天學(xué)點(diǎn)熱處理 來源: 每天學(xué)點(diǎn)熱處理 分享至:

     

    本期講述800~860℃溫度范圍內(nèi)的碳氮共滲件的金相組織,以及熱處理工藝對組織和性能影響,不良組織和性能的成因,改善對策。


    圖1 200X        圖2 400X

    圖號:圖1、圖2

    材料:CK15(15鋼) 

    工藝情況:860℃碳氮共滲后油淬,180℃回火

    浸蝕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蝕

    組織說明:

     

    圖1,由表面共滲層至心部的組織分布形貌,表層區(qū)為高碳組織形態(tài)即針狀馬氏體及殘余奧氏體;次表層區(qū)為較模糊的類似中碳組織區(qū)即回火馬氏體;圖下部為心部組織,即鐵素體及少量低碳馬氏體。
    圖2,共滲層組織形貌,最表面有少量碳氮化合物顆粒,基體為含氨馬氏體、殘余奧氏體,次表層為細(xì)針馬氏體。
    由于共滲層深度小于0.3mm,故要按JB/T7710-1995《薄層碳氮共滲或薄層滲碳鋼件顯微組織檢測》講行組織評級,上述馬氏體組織級別評為4-5級,心部鐵素體級別評為4級。
    碳氮共滲是將碳和氮兩種元素同時滲入鋼件表面,其目的與滲碳相似,但它能使工件有更好的耐磨性和抗疲勞性能。共滲的方法,目前主要為氣體介質(zhì)。
    碳氮共滲的溫度范圍很寬(560~950℃),但在低溫區(qū)(500~600℃)以滲氮為主(稱作氮碳共滲,亦即軟氮化),歸入滲氮范圍;而在高溫區(qū)(900~950℃)則以滲碳為主,屬滲碳處理。只有中溫(800~860℃)共滲時,碳和氮的滲入均適當(dāng),處理后能得高硬度、耐腐蝕、抗咬合的優(yōu)點(diǎn),因此被廣泛采用。


    圖3 200X     圖4 400X
    圖號:圖3~圖5
    材料:CK15(15鋼)
    工藝情況:碳氮共滲后直接淬火
    浸蝕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蝕
    組織說明:

     

    圖3,共滲層至心部組織全,貌。按金相法檢測,滲層深約0.25mm。

    圖4,共滲層組織形貌。細(xì)針馬氏體及殘余奧氏體,組織級別評為2.5,級。表面硬度為792~798HV0.3。

    圖5 100X

    圖5,心部組織形貌,鐵素體及少量低碳馬氏體,心部組織級別評為3~4級。晶粒大小不均勻是冷加工變形差異所形成的,非熱處理原因。

     



     

    圖6 400X

    圖號:圖6

    材料:CK15(15鋼)

    工藝情況:經(jīng)碳氮共滲處理后淬火、回火

    浸蝕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蝕。

    組織說明:

    表層滲層組織為馬氏體、殘留奧氏體;中間過渡區(qū)為馬氏體、托氏體:淺色區(qū)是心部組織,為鐵素體、少量低碳馬氏體。表層黑色網(wǎng)狀為黑色組織,其深度約 0.06mm。

    黑色組織實(shí)際上是金屬氧化物、托氏體、貝氏體等組成的混合組織。在共滲時,表層晶界合金元素被氧化,在淬火冷卻時,晶界附近的奧氏體發(fā)生非馬氏體轉(zhuǎn)變。滲層中出現(xiàn)黑色組織將大大降低表面硬度、疲勞強(qiáng)度等綜合性能。

     

     

    圖7 400X

    圖號:圖7

    材料:CK15(15鋼)

    工藝情況:碳氮共滲淬火、回火

    浸蝕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蝕

    組織說明:

     

    表面滲層組織為粗針狀含氮馬氏體及較多殘留奧氏體,此外,在試樣最表面還有少量顆粒狀碳氮化合物,過渡區(qū)為馬氏體和托氏體,心部組織為鐵素體和少量低碳馬氏體,滲層深度為0.22mm。最表層硬度為572HV0.1;次表層硬度為772HV0.1。
    由于試樣最表層馬氏體組織粗大,殘余奧氏體量增多,硬度相應(yīng)下降。為了控制馬氏體尺寸和殘余奧氏體的數(shù)量,共滲的溫度不宜過高,一般控制在780~850℃為宜。同時,可進(jìn)行回火處理或冰冷處理以減少殘余奧氏體。

     

     

     

     

    圖8 130X
    圖號:圖8
    材料:Y12(易切削鋼)
    工藝情況:850℃碳氮共滲后直接淬火
    浸蝕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蝕
    組織說明:

     

    圖左側(cè)灰白色區(qū)主要為含氮馬氏體及殘余奧氏體。圖中間黑色區(qū)為馬氏體及托氏體的過渡層。圖右白色鐵素體及灰色低碳馬氏體為心部組織。

    按照GB/T 9540《鋼件滲碳有效硬化層的測定和校核》標(biāo)準(zhǔn)規(guī)定,用作圖法和校核法分別進(jìn)行測定和計(jì)算有效硬化層深度。下表為顯微硬度梯度:

     

    (1)用校核法:插入法計(jì)算得 DC=0.41mm。
    (2)用作圖法:在圖9硬度梯度曲線上測得有效硬化層深度為 0.42mm。兩種方法測得結(jié)果基本相同。

    圖9 硬度梯度曲線


     

    圖10 500X

    圖號:圖10 

    材料:08鋼 

    工藝情況:碳氮共滲后直接淬火

    浸蝕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蝕

    組織說明:

     

    薄層碳氡共滲層,左側(cè)灰魚區(qū),為含氮馬氏體帶,共滲層深度僅為0.03mm,共滲層顯微硬度為609HV(約54HRC),見箭頭1壓痕。
    里層組織為少量低碳馬氏體,顯微硬度為216HV(<20HRC),見箭頭2壓痕。
    里層基體主要為白色鐵素體,見箭頭3,其壓痕最大,為112HV(約112HB)。
    這種薄層的碳氮共滲層,適合于管子接口、卡套等零件。

     

     

     

     

    圖11 500X
    圖號:圖11 
    材料:15鋼
    工藝情況:液體碳氮共滲后直接淬火
    浸蝕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蝕
    組織說明:

     

    表面薄層碳氮共滲層深度為0.035mm,即圖左側(cè)灰白色帶區(qū)。共滲層組織主要為含氮馬氏體,其顯微硬度為713HV(約58HBC),壓痕最小,見箭頭 1。里層為低碳馬氏體(灰色)及白色鐵素體,低碳馬氏體區(qū)顯微硬度為321HV(約33HRC),壓痕中等,見箭頭2。基體為白色鐵素體,其顯微硬度為112HV(約112HB),壓痕最大,見箭頭3。

    液體碳氡共滲對這種極薄層的零件比較容易操作。

     



     

    圖12  500X     圖13 500X

    圖號:圖12~圖14 

    材料:20鋼 

     

    工藝情況:

     

    圖12,860℃碳氮共滲2h 后降至650℃出爐空冷

    圖13,將圖12試樣加熱到820℃后淬水

    圖14,將圖12試樣加熱到860℃后淬水

    浸蝕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蝕

     

    組織說明:

     

    圖12,最表層有白色不規(guī)則大,塊碳氮化合物,并伴隨著類似反常的組織。次層為珠光體及鐵素體的亞共析過渡層。

    圖13,較細(xì)馬氏體及少量殘奧氏體,但在最表面仍殘留著少量塊狀碳氮化合物(白色)。

    圖14 500X

    圖14,基體為針狀馬氏體及部分殘余奧氏體,但表層無碳氮化合物出現(xiàn)。這說明碳氮共滲后表層的大塊狀碳氮化合物隨著一次淬火的溫度提高而溶解于奧氏體中,然而馬氏體亦隨之而變粗,亦可證明適宜的共滲溫度是 860℃。碳氮共滲后直接淬火,可得到中等針狀的馬氏體組織,且無明顯的碳氮化合物出現(xiàn)。


     


     

    圖15 500X       圖16 500X

    圖號:圖15~圖18

    材料:20鋼

    工藝情況:820℃氣體碳氮共滲后淬火

    浸蝕方法:

     

    圖15,未浸蝕,圖16~圖18,4%硝酸酒精溶液浸蝕
    組織說明:

     

    共滲層表面出現(xiàn)嚴(yán)重的黑色孔洞,易于剝落。

     

    圖15,在拋光試樣上最表層出現(xiàn)嚴(yán)重的沿晶界分布的黑色組織,顯微硬度值相應(yīng)下降(壓痕大于里層)。這種黑色組織被認(rèn)為是共滲時工件表面產(chǎn)生內(nèi)氧化而在晶界出現(xiàn)的孔洞。
    圖16,清晰顯示共滲層深度為,0.20mm的分界線,黑色棱形為顯微硬度的壓痕。

     

    圖17 500X     圖18 500X

     

    圖17,共滲層經(jīng)浸蝕后的組織分布,含氮粗針狀馬氏體及較多的殘留奧氏體,并在最表面有一薄層碳氮化合物。由于浸蝕后原先的黑色組織不易分辨,因此分辨觀察內(nèi)氧化引起的黑色組織,應(yīng)該在試樣未浸蝕條件下進(jìn)行。
    圖18,心部組織為大塊未溶解鐵素體及部分低碳馬氏體區(qū)(圖中呈淺灰色)和少量沿晶呈黑色分布的托氏體(索氏體)。
    碳氮共滲處理后的工件要考核是否有內(nèi)氧化,一般不允許存在內(nèi)氧化,但受力較小的不重要零件可允許微量存在。

     

     

     

    圖19 200X      圖20 500X

    圖號:圖19~圖21

    材 料:20CrMo 

    工藝情況:

     

    圖19,850℃碳氮共滲 90min淬油
    圖20,圖19試樣再加熱到870℃保溫6min淬油
    圖21,圖19試樣再加熱到900℃保溫6min淬油
    浸蝕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蝕

     

    組織說明:

     

    圖19,在最表層0.02mm內(nèi),出現(xiàn)連續(xù)的白色碳氮化合物,表層為針狀馬氏體及多量殘余奧氏體,由于倍率低,難以辨別。
    圖20,最表層白色碳氮化合物略有減少,但仍呈斷續(xù)塊狀分布,基體為針狀馬氏體和殘余奧氏體,組織清晰。

     

    圖21 500X,

     

    圖21,最表層白色碳氮化合物不存在,基體亦為針狀馬氏體及殘余奧氏體。
    由以上組織來看,共滲時,若要消除合金鋼碳氮化合物,一次淬火加熱溫度必須提高到,880~900℃,才能促使它全部溶解于奧氏體中。

     

     

     

     

     

     

     

    圖22 100X

    圖號:圖22~圖24

    材料:20CrMo

    工藝情況:碳氮共滲后淬火、回火處理

    浸蝕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蝕

    組織說明:

     

    圖22,由共滲層表層到心部的組織分布形貌。圖上部灰白色區(qū)即為硬化層。

     

    圖23 400X      圖24 400X

     

    圖23,共滲層組織形貌,馬氏體和少量殘余奧氏體。
    圖24,心部組織,低碳馬氏體和少量貝氏體。
    表面硬度579~606HV0.1;心部硬度43~45HRC。有效硬化層深度DC=0.3mm。
    由心部組織可知,試樣淬火溫度不低,但由于共滲層碳勢較低,故表面硬度偏低。

     

    如同滲碳試樣,碳氮共滲組織中馬氏體、殘余奧氏體及碳氮化合物也可分級評定。常用評定標(biāo)準(zhǔn)是QC/T29018《汽車碳氮共滲齒輪金相檢驗(yàn)》。

     

    點(diǎn)擊閱讀全文

    免責(zé)聲明:本網(wǎng)站所轉(zhuǎn)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quán),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本網(wǎng)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色色影院五月婷婷 | 亚洲A级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久久婷婷 | 私人尤物在线精品不卡 | 色综合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永久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