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石化產業發展大會已于4月12-13日在北京舉行,大會上發布了 《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南》, 發展思路可簡要規納為,兩大主要任務:穩增長、調結構。兩大主攻方向: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兩大發展動力:創新驅動、深化改革。兩大戰略重點:綠色可持續發展、擴大國際合作。
深度透視
七大任務
石油和天然氣
石油:穩定東部、加快西部、發展近海、開拓深水。
天然氣:保障供應,加大勘探力度。
石油化工:優化布局、控制煉油產能、優化原料結構、產品高端化。
傳統化工:嚴控過剩產能、實施技術改造、加強應用研發。
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化工新材料、現代煤化工、生物化工為重點。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 、實施協同創新。
實施綠色可持續發展:推進清潔生產、強化污染治理、實施責任關懷和HSE。
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加快走出去步伐、培育外貿新優勢、提升外資利用水平。
六大目標
經濟總量平穩增長: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 7% 左右,2020年達到 18.4 萬億元。
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化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明顯提高,新經濟增長點帶動成效顯著產品精細化率有較大提升,行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增強。
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技術創新體系初步形成,創新效果顯著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互聯網與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形成,轉型升級的新動力和新優勢。
綠色發展方式初步形成:萬元增加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均顯著下降,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品牌質量穩步提升:先進質量管理技術和方法進一步普及,企業品牌管理體系普遍建立行業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打造一批有較強國際影響力,較高美譽度的知名品牌。
企業競爭力明顯提高:通過深化改革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充分釋放發展潛力企業效益明顯改善。
保障措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制定了《石化產業調結構促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 ,各行業企業應結合實際,通過落實《三年行動計劃》來促進“十三五” 發展目標的實現。 ——實施三年行動計劃
“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制定行業基礎性法律法規,加強對市場主體行為的引導和約束,保護企業合法權益。進一步完善石油和化學產業發展環境,形成規范有序、穩定透明的市場秩序。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體系,促進區域和企業自主創新。建立科學的標準體系,為實施有效監管和服務產業發展提供基礎。”——加快形成完備的行業法律規范體系
石化聯合會發揮服務、組織、協調、引導等作用,加強五個平臺的建設:一加強行業經濟運行監測預警平臺建設,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二加強產業政策研究平臺建設,重點開展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行業重大問題研究。三加強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組織企業構建行業科技創新平臺。四加強質量標準化服務平臺建設,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和檢驗檢測認證服務。五加強國際交流服務平臺建設。——提高行業協會服務能力和水平
“推進石油和化工行業重點領域改革,推進實行行業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完善行業監管體系,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相結合,形成公平的市場環境和完善的市場規則,促進形成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激發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 ——推進重點領域改革
推動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的配套政策措施的完善,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大力支持油氣勘探,促進新突破新發現;加大對非常規油氣開發的研發投入和政策支持 ; 加大對提高采收率技術研發和推廣的政策支持;推進成品油消費稅改革;完善石油和化工產品出口政策,提高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減免天然膠進口關稅,支持橡膠工業發展。 ——促進產業政策的配套和完善
“十三五”石化瞄準新材料領域
結構性過剩是石化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在常規品種產能過剩嚴重的背后,相當部分化工新材料產品嚴重依賴進口,部分產品目前仍處于空白狀態。“十三五”規劃對化工新材料、現代煤化工和生物化工均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突破目標。
在化工新材料領域,加快空白產品的產業化進程。推進 PC( 聚碳酸酯 )、PEEN( 聚醚醚腈 ) 等工程塑料和茂金屬聚乙烯、茂金屬聚丙烯等高端聚烯烴樹脂及苯基有機硅單體的研發,積極開發鹵化兒、氫化丁腈等具有特殊性能的橡膠和新型熱塑性彈性體。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水平,重點突破國產 T300 級、T700 級碳纖維的低成本、穩定化、規模化生產技術,提升聚甲醛、PET/PBT 樹脂、聚苯硫醚、尼龍等工程塑料的產品質量。突破上游關鍵配套原料的供應瓶頸,加快發展己二腈、CHDM(1,4- 環乙烷二甲醇 ) 等關鍵配套單體和工程塑料合金,加快己烯 -1、辛烯 -1等高碳 α- 烯烴共聚單體的研發,推進高性能聚烯烴產業化。
此外,化工新材料在新應用領域的推廣有望加快,包括推進環保型聚氨酯在建筑節能領域的推廣 ; 發展高端氟、硅聚合物、含氟功能性膜材料和化學品 ; 推進有機硅在多個行業的應用 ; 同時加快發展新能源電池、集成電路等領域配套的電子化學品。
對于現代煤化工產業,將堅持合理布局、量水而行、清潔高效轉化,開展現代煤化工關鍵技術工程化和產業化升級示范。在生物化工領域,提升技術水平和經濟性,促進生物基新材料、生物基化學品及生物燃料的規模化商業化應用 ; 加快生物醫用材料的開發研制,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力爭“十三五”末,生物質燃料乙醇產量達500 萬噸,生物柴油產能 200 萬噸。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