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材料技術的關鍵在于在納米或更小的尺度制備或對它們進行加工。但3D打印的發展使納米結構的創建成為可能。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研究人員認識到,設計3D打印的納米結構比設計3D打印的宏觀結構更加復雜。
常用的納米尺度3D打印方法之一聚焦電子束誘導沉積(FEBID)法。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團隊與田納西大學和奧地利格拉茨科技大學的科學家合作,開發了一個建模仿真指導的初步工藝,用于3D打印納米結構的集成設計和構建。通過3D模擬引導電子束,可以重現從1微米大小到10納米的復雜晶格和網格。其他的納米加工方法可能會快一些,但FEBID是生產高度精確3D納米結構的唯一方法。
該小組的下一步是把重點放在構造過程中將碳雜質從結構中完全去除。使用激光加水或氧氣將該前驅體中殘余的碳沖出結構。采用建模仿真可以綜合考慮碳去除過程中所引起的應力,并預測最終產品中的變形。(中國航空工業經濟技術研究院 胡燕萍)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劉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 3D打印, 納米材料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3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