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通過納米結晶扭結策略實現鈦合金高強度和大延展性 鈦合金作為結構材料通常需要高強度和延展性,尤其是高斷裂韌性。但是傳統的機械加工誘導產生位錯來提高鈦合金強度會對延展性產生負面影響。為此,西安交通大學開發出一種新型納米結晶扭結策略,結合冷鍛和冷軋工藝來解決Ti-11V亞穩態β-鈦合金的強度與延展性權衡問題。冷鍛過程首先激活變形扭結,隨后在冷軋過程中變形扭結破碎成納米晶粒,并在粗晶基體中形成納米結晶扭結。該策略使得Ti-11V二元合金的屈服強度達到1200 MPa,斷后伸長率為17%,斷裂韌性為52 MPa·m1/2。該策略還可拓展到鎂合金、鋯合金等材料,實現先進性能材料的大規模工業生產。 來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5964542400315X?via%3Dihub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9311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7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