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Nature Materials!北科大發表重要成果!
    2025-02-19 16:32:49 作者: 北京科技大學 來源: 北京科技大學 分享至:

     

    2025年2月17日

    學校新材料技術研究院

    曲選輝、秦明禮、陳剛教授團隊

    在《Nature Materials》期刊

    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創造出一種新型高強韌雙相鈦合金

    祝賀!圖片圖片圖片

     


    研究成果介紹

    鈦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強度、優異耐蝕性、良好生物相容性以及無磁等特點,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生物醫用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鈦合金按照組織結構通常可分為密排六方(HCP)α型鈦合金、體心立方(BCC)β型鈦合金和α+β(HCP+BCC)型鈦合金三種類型,盡管α+β型鈦合金綜合性能較好,但通常依賴釩(V)、鋁(Al)、鉬(Mo)、鉻(Cr)等金屬相穩定元素合金化而成,成本高,能耗大,消耗戰略資源。

    我校曲選輝、秦明禮、陳剛教授團隊與合作者提出了高強韌鈦合金的素化設計新策略,創造出一種新型組織結構——密排六方(HCP)+面心立方(FCC)的雙相鈦合金。該合金中FCC相含量可超過20%,均勻彌散分布于HCP基體中,且兩相界面可呈共格結構。應力條件下,納米尺度FCC相內部會產生堆垛層錯以及應力誘導孿晶(TWIP)效應,加上其第二相彌散和氧原子固溶的協同強化作用,使得合金強度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時,仍保持了優異的塑性,其室溫抗拉強度為1119.3MPa,屈服強度為1003.5MPa,斷裂延伸率仍達到23.3%,強度與應用最為廣泛的Ti-6Al-4V合金(α+β型鈦合金)相當,但其塑性幾乎是后者的2倍,展現出優異的強韌性。

    鈦粉表面氧化膜及HCP+FCC雙相鈦合金顯微組織表征

    特別是,該新型鈦合金中并未使用釩(V)、鋁(Al)、鉬(Mo)、鉻(Cr)等金屬合金化元素,僅使用了通常認為對鈦合金塑性“有害”的氧(O)元素進行組織調控,使合金內部生成FCC相。該新型鈦合金是采用3D打印工藝制備,以團隊自主發明的低成本流化改性純鈦粉(成本較傳統霧化鈦粉降低50%以上)為原料。由于鈦活潑易氧化,在鈦粉表面形成了一層氧化膜,在3D打印過程中冷卻速度極快,氧化膜內部的氧原子無法及時擴散,造成氧原子局部富集,結合打印過程中產生的極大熱應力協同誘導了HCP→FCC的相變反應。逐層打印后,大量納米尺度的FCC相均勻彌散分布于HCP基體中,從而制備出了HCP+FCC雙相鈦合金,并且可通過調控鈦粉顆粒表面氧化膜厚度、氧含量以及打印工藝,有效調控FCC相的含量、尺寸和分布狀態,實現氧元素在HCP和FCC兩相中的合理分配,最終獲得優異的力學性能。

    HCP+FCC雙相鈦合金的力學性能及強韌化機制分析

    綜上,該研究創造出一種新型的HCP+FCC雙相鈦合金,豐富了鈦合金材料的家族。特別是,不使用稀有或昂貴金屬合金元素,只使用微量的氧元素進行組織性能調控,不僅顛覆了“氧不利于鈦塑性”的傳統認知,實現了高性能鈦合金的素化設計,而且打破了強度與塑性的制衡關系,所制備HCP+FCC雙相鈦合金展現出優異的強韌性。該工作為高性能金屬材料的素化設計提供了新思路,不僅具有極大的經濟效益,而且有利于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據悉,該研究成果以“Lean design of a strong and ductile dual-phase titanium-oxygen alloy”為題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期刊。我校為該論文的第一通訊單位,我校曲選輝、秦明禮、陳剛教授,以及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Jin Zou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我校博士生丁旺旺、陶麒鸚、劉暢為共同第一作者。日本東北大學、遼寧材料實驗室、韓國延世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寧波鈦鉭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為該論文的合作單位。

     

     



    作者介紹




    曲選輝

    北京科技大學

    新材料技術研究院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現任先進粉末冶金材料與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材料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曾留學加拿大UBC(1986-1988年),曾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2004-2014年)、新材料技術研究院院長(2008-2020年)。主要學術兼職:中國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中國金屬學會常務理事兼粉末冶金分會主任委員,《粉末冶金技術》主編,《粉末冶金工業》副主編,《Powder Metall》《Acta Metall Sinica》《Rare Metals》《Metals》等10余雜志編委。2023年當選國際先進材料學會會士(IAAM Fellow)。

    秦明禮

    北京科技大學

    新材料技術研究院

    教授

    博士生導師

    新材料技術研究院院長,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國家863計劃主題項目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首席科學家。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8項。在國內外行業權威雜志發表論文20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00余項,相關成果在多個高端裝備中獲得應用,并在多家企業實現產業化,取得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擔任中國金屬學會粉末冶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鋼協粉末冶金分會常務理事、《粉末冶金技術》副主編等職務。

    陳剛

    北京科技大學

    新材料技術研究院

    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

    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青年項目),主要從事金屬粉末近凈形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工作。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工信部工業強基工程項目課題等項目。以第一/通訊作者在Nature Materials、Acta Mater.、Scripta Mater.、Metall. Mater. Trans. A/B等行業領域期刊發表論文60余篇,授權中國發明專利20余項,美國發明專利2項。入選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小米青年學者。擔任中國金屬學會粉末冶金分會秘書長,粉末冶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秘書長,《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粉末冶金技術》編委。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標簽: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在人线午夜播放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熟女激情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