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在傳統304奧氏體不銹鋼中引入空間梯度序構位錯胞結構(圖1),成功實現了高強度與優異抗循環蠕變性能的兼得:其屈服強度提升2.6倍,同時較相同強度的不銹鋼及其它合金,其棘輪應變速率降低了2-4個數量級(圖2),突破了結構材料抗棘輪損傷性能難以提升的瓶頸。這種超低棘輪應變速率的實現源于梯度位錯結構在非對稱循環應力條件下,通過高密度層錯以及由面心立方到密排六方(FCC-HCP)馬氏體共格相變主導的位錯胞持續動態細化新機制(圖3),與傳統位錯、孿生及非共格相變等機制存在本質區別。獨特的亞十納米共格層片結構不僅顯著阻礙位錯/層錯運動,又能高效存儲缺陷、增強動態應變硬化,并有效抑制動態恢復和結構粗化伴隨的應變局部化, 顯著提高抗棘輪損傷能力。 圖1 典型的梯度位錯晶胞微觀結構 圖2 梯度位錯結構(GDS)304奧氏體不銹鋼的循環蠕變行為 圖3 梯度位錯結構(GDS)304不銹鋼σmax = 570 MPa循環蠕變過程中的結構演變特征 這是該團隊繼發現梯度位錯結構合金材料中高強度、高塑性(Science, 2021)、低溫超高應變硬化(Science,2023)之后,進一步發現了梯度序構位錯不銹鋼通過激活超細共格馬氏體相變,成功實現高強度與優異抗循環蠕變性能的協同提升。梯度序構位錯結構作為一種普適性強韌化策略,在多種工程合金材料中展現出廣泛的應用潛力, 有望為航空航天等極端環境下關鍵部件的長壽命和高可靠性服役提供重要保障。 該工作中金屬所潘慶松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優秀青促會會員)、博士研究生郭松和佐治亞理工學院丁坤慶博士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盧磊研究員和朱廷教授為通訊作者。該工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中國科學院先導項目以及全球共性挑戰專項等項目資助。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