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rr中國腐蝕與防護網消息】北里海運營公司(NCOC)國際財團的媒體部門告訴趨勢新聞社((阿斯塔納,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的一家私人媒體),哈薩克斯坦卡沙干油氣田的鋼管樣品分析結果將于2014年4月揭曉。
財團負責人告訴記者說,“我們預計,送往英國焊接研究所實驗室和法國以及意大利的其他專業實驗室送檢的樣品的分析結果會在今年4月公布。”
媒體部門曾經報道,之前使用管道內檢測裝置檢查從D島延伸至Bolashak綜合油氣單元的油氣管線,得出的數據目前正在分析。
財團負責人補充道,“檢測數據的分析是一個極需耐心的過程。因此,我們需要花費不少時間以獲得一個可靠的分析結果,這個結果之后會用于管線修補工程的參考。”
另外,該負責人也闡明了最近媒體報道中關于檢測結果推遲的消息僅僅是一些媒體的猜測。
“在2014年1月11日檢查時,我們在位于Bolashak工廠附近的部分管線地表發現了柴油。通過對管線特定部位進行隔離和挖掘,在位于焊接接點處發現了燃油泄漏。”
之前的報道中提到,硫化開裂是導致管線泄漏的原因。我們最近研究了裂紋生成的原因。操作工程師在回答媒體問題時說到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是絕不會引起硫化開裂的。
天然氣在管道的結合處與水汽相遇并且在水的冰點溫度以上結冰就會形成水合物。這種水合物的形成會造成管道的擁堵。但是工程師說在卡沙干油田的生產設施中至今沒有發現這種水合物的形成。
目前油田對那些聲稱泄漏的地方進行挖掘土層確認,如果必要的話也會移動管線設施。
“較早之前媒體上報道的關于泄漏點數量的內容純屬猜測。”
對于石油管線和天然氣管線的檢查已經完成。
過去在實驗室中采用模擬實際工作環境對管線片段樣品進行了分析測試,測試結果用于指導設計在卡沙干油田環境下服役的管線材料規格。
技術規格完全符合NACE(美國腐蝕工程師協會)的標準,也符合ISO的標準。如同早期報道的那樣,我們特地設計了酸性氣體管道在含有H2S和水汽的環境下開采使用。
北里海運營公司負責人說,“我們能否恢復生產將取決于管道探測試驗和生產革新計劃的分析結果。”
考慮到石油和天然氣管線之后會經歷一次數量眾多的部件更迭,為了節省時間,財團負責人提早開始了更換零部件工作的招標工程。
卡沙干油田的石油開采始于2013年9月11日,但是在9月24日,由于在從D島至卡沙干工廠的石油管線中檢測到天然氣泄漏而不得不停產。根據操作程序,緊急事故處理部門立即對于泄漏事故進行了控制。
在更換了泄漏部分的管道之后,油田的生產繼續。但是在10月9日的一次泄漏檢測之后又停產。工程人員進行了管道壓力檢測以查出其他潛在的泄漏點。
卡沙干是過去40年來發現的最大的油田。據估計,卡沙干擁有聯合世界上最大的五家石油公司的潛力。哈薩克地質學家估測卡沙干的石油儲量有48億噸。而油田項目的運營方說,總的石油儲量為380億桶(60億噸),包括100億桶的可回收容量。探明的天然氣儲量估計超過10000億立方米。(作者 Daniyar Mukhtarov)
原文地址:http://en.trend.az/capital/energy/2259870.html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