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由沈陽防銹包裝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研制的高阻隔防護材料,獲得了一汽大眾公司的技術認可,該產品因解決了發動機及其零部件的倉儲封存防銹問題,填補了國內空白。
從成立到現在,沈陽防銹包裝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已為中國防銹行業填補了11項國內空白,其中有6項產品成為國家重點新產品,榮獲省部級以上獎勵40余項。25年前,沈陽防銹還是一個作坊式小企業,如今,它已成為行業發展的標桿。沈陽防銹董事長劉洪文稱,是聯合包括東北大學在內等6所大學及科研院所,吸引35名博士碩士走產學研相結合之路,讓沈陽防銹從名不見經傳實現了向行業引領者的跨越。
上世紀90年代初,沈陽防銹還僅僅具備一個防銹產品制造企業的雛形,只靠企業本身開發的技術開拓國內市場。然而,隨著企業實力的不斷提升,客戶的需求也多種多樣。沈陽防銹不能只是局限于原有的核心技術而停滯不前,要加快技術的更新和升級,這樣才能緊跟客戶的需求和市場的節奏,從而贏得市場。當然,沈陽防銹也清醒地認識到,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如果想要快速擁有自主產權并處于行業領先水平的核心技術,必須與大學、國內外科研院所充分合作,走產學研相結合之路。
多年來,沈陽防銹以每年最高投入上千萬元的大手筆,與東北大學、中科院金屬所、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等大專院校科研所,形成戰略聯盟,聯手研究行業最先進的技術,推出國際先進的產品。
如2001年,與東北大學聯盟建立的金屬腐蝕與防護聯合研究中心,推出環保無鉻鈍化液、高效金屬脫脂劑等20余項金屬表面產品。同中科院金屬所開展“冷軋鋼板耐蝕性評價方法與防銹包裝要求的研究”,成為行業優選項目。與以美國陶氏化學研發總監楊京俊博士為核心的海外研發團隊共同合作開發的“納米高阻隔型氣相防銹高強復合膜”項目,該產品為國內首創,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
在走產學研相結合之路的過程中,通過集合國內外防銹專家技術力量、先進技術和產品,解決行業關鍵技術和瓶頸技術,沈陽防銹也迅速提升了金屬防銹防護技術水平。沈陽防銹先后建立了以氣相緩蝕技術研究為主的遼寧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遼寧省防銹包裝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遼寧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等。
眾多產學研項目推出,使沈陽防銹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由單一的產品制造商成為國內領先的防銹包裝解決方案提供商,成為中國包裝業龍頭企業。
2008年,沈陽防銹聯合東北大學、沈陽工業大學等大專院校以及中科院金屬研究所、中國表面工程協會等防腐蝕專業研究機構,整合國內外多領域專家資源,組建“沈陽金屬防銹防護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為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航天航空、電子電器、軍事裝備等領域企業,提供系統防銹包裝方案設計、防銹防護材料檢測與評價、信息咨詢與人員培訓等技術服務。這個“金屬防銹防護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不但間接降低了金屬加工業由于腐蝕而造成的損失,引導綠色化包裝發展,同時也讓沈陽防銹進入了更高層次,再次引領行業發展。
責任編輯:張春穎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劉娟 電話:010-82387968-802
QQ: 2850329508 郵箱:liujuan@ecorr.org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