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簡介】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先進材料與結構分析實驗室“納米材料與介觀物理”研究小組(A05組),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碳納米結構的制備、物性與應用基礎研究。最近,該課題組博士生范慶霞、張強、周文斌在解思深院士、周維亞研究員的指導下,基于連續直接生長的透明導電碳納米管網絡(ZL 201310164499.5),設計并制備出一種新型的連續網絡復合薄膜的PEDOT:PSS-CNT/Si太陽能電池(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201610517877.7),其能量轉換效率可達10.2%。該工作提供了一種高效、高重復性、易大面積制備的基于有機物和CNT網絡復合薄膜的光伏器件。相關研究結果以題為“Novel Approach to Enhance Efficiency of Hybrid SiliconBased Solar Cells via Synergistic Effects of Polymer and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Film”發表在Nano Energy(2017, 33, 436-444)上。
【圖文導讀】
圖1 結構示意圖和電流密度-電壓曲線
(a) PEDOT:PSS-CNT/Si太陽能電池的結構示意圖;
(b) PEDOT:PSS-CNT復合薄膜背面的結構示意圖;
(c)PEDOT:PSS/Si、CNT/Si和PEDOT:PSS-CNT/Si太陽能電池的暗電流密度-電壓曲線;
(d)明電流密度-電壓曲線。
圖2 性能表征結果
(a)碳納米管薄膜的 SEM圖;
(b) 碳納米管薄膜的 AFM圖;
(c) PEDOT:PSS-CNT復合薄膜的SEM圖;
(d) PEDOT:PSS-CNT復合薄膜的AFM圖;
(e-f) PEDOT:PSS-CNT復合薄膜與硅接觸界面和背面的SEM圖。
【研究內容】
目前,傳統硅基太陽能電池依然占據主流光伏市場,然而,限制硅基光伏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其生產成本偏高、制備過程繁瑣。所以發展高效率、低成本、大面積和適合大規模生產的太陽能電池已迫在眉睫。宏觀碳納米管薄膜具有良好的力學、電學、光學等性質,而且是柔性的。通過調節生長參數,可以獲得高透光率(可達95%)、高電導率(105 S·m-1)的碳納米管薄膜。碳納米管和硅可以在室溫下形成p-n結,無需傳統硅基太陽能電池中的高溫摻雜,這種新型的低成本太陽能電池易大規模生產,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有機導電聚合物可以通過溶液方法在溫和的條件下與硅形成異質結,同樣可以避免硅基太陽能電池中制備p-n結所需的高溫過程。
研究團隊通過分析由同樣的材料,在相同的工藝條件下分別制備的PEDOT:PSS/Si、CNT/Si和PEDOT:PSS-CNT/Si三種體系基本結構的太陽能電池,發現將透光率和導電性均優異的CNT薄膜和PEDOT:PSS按照精心設計的結構結合起來,能充分發揮CNT薄膜和PEDOT:PSS各自的優勢。首先,PEDOT:PSS-CNT復合薄膜擁有更優異的透明導電性質;其次,PEDOT:PSS能夠填充CNT網絡的空隙,使得PEDOT:PSS和CNT共同與硅接觸形成p-n結,相比于CNT/Si電池大大增加了有效異質結面積;更重要的是CNT連續網絡可作為載流子傳輸的高速網絡,使復合網絡薄膜增加了p型層的空穴傳輸能力。新型結構電池的模型和性能提升機理,主要歸結于PEDOT:PSS和CNT連續網絡形成的獨特復合結構產生的協同效應。
該工作得到了科技部(2012CB93230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11634014, 51172271, 51372269和51472264)和中國科學院(XDA09040202)等項目的支持。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殷鵬飛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