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成功實施液碳特性研究實驗
俄羅斯科學院高溫聯合研究所成功完成了液碳特性實驗。此前,類似實驗需要用到計算機建模,因為碳只有在高溫高壓下才會呈現液態(tài),然而現有設備無法承受這樣的條件。
據該研究資助方俄羅斯科學基金介紹,實驗中使用了熱解石墨做的薄板,夾在兩層藍寶石板間,承壓0.3吉帕至2吉帕。僅用1微秒時間,就使樣品達到了熔點,熔化并以液態(tài)形式變熱,這時候就可以測量分散在樣品上的熱度、壓力、石墨的體積、電阻率和溫度。
研究人員阿納托利·雷切爾稱:“令我們意外的是,測量到的石墨熔點比一般認為的還高1000多攝氏度。此外,我們發(fā)現,聲音在液碳中的傳播速度隨著碳密度的降低而加快。這些實驗成果能被用于研究碳行星演變,或用于改進人造鉆石和碳納米管的生產技術。”
全新氧化鉬二維材料問世
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國家研究型技術大學與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合作,開展二維材料合成及其性能研究,并在納米技術科學期刊中發(fā)表了關于氧化鉬(MoO2)方面的工作成果。
二維材料的特征在于其厚度非常小(通常小于1納米),因此可用于創(chuàng)建現代電子設備上使用的分層異質結構,比如晶體管、傳感器、太陽能電池和發(fā)光二極管等。二維材料的創(chuàng)建和研究是現代材料科學中最有前景的方向之一。
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國家研究型技術大學研究人員德米特里·穆拉托夫表示,他們通過化學沉積法從氣相中獲得了二維材料氧化鉬,然后使用分析方法對其進行全面研究,并將進一步研究如何利用這些成果。他表示,新材料可用于創(chuàng)建異質結構和納米器件,如晶體管、傳感器、光電探測器等。
據悉,該大學功能納米系統(tǒng)和高溫材料教研室已經開發(fā)出用于太陽能電池、發(fā)光二極管和傳感器的過渡金屬硫屬化物,正在研究將氧化石墨烯作為改善各種鋼耐腐蝕性的涂層的方法。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俄羅斯科學院高溫聯合研究所, 液碳特性實驗, 氧化鉬二維材料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576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