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牛津大學的Reed 研究組通過合金設計方法(Alloys-By-Design/ABD)成功設計出兩款新型可增材制造的高性能高溫合金。這兩款新型合金的氧化層均為氧化鉻(Chromia-forming),想要提高材料的抗溫與持久能力,氧化鋁(Alumina-forming)作為氧化層的新合金還有待開發。近期,該組研究者們再次成功設計了此類新合金。它具有更高的強化相比例分數且不會在打印中產生微裂紋,并通過調控(Nb+Ta)/Al 比例獲得最優的抗氧化性與力學性能。該成果以“A New Class of Alumina-Forming Superalloys for 3D printing”發表于近期的增材制造頂刊《Additive Manufacturing》,通訊作者為牛津大學湯元博博士。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addma.2022.102608
高溫合金在極端環境具有長期的結構穩定性,這與它的抗氧化性是密不可分的。此種材料在高溫作用下會迅速通過氧氣與鉻(Cr)或者鋁(Al)形成致密的氧化層從而保護基體不被繼續氧化。通過氧化層的成分可以劃分為含Cr或含Al元素高溫合金。例如IN718,Waspaloy等都屬于前者,而CMSX-4或者CM247LC則屬于后者。由于含Cr的氧化層在1000 °C以上會不穩定,容易碎裂或揮發從而失去保護性,因此應用溫度低于含Al合金。
該工作中,研究者們通過ABD方法設計了三種成分的含Al高溫合金,并通過調控(Nb+Ta)/Al 比例使平衡態伽馬一撇相比例分數維持為0.5(900 °C)。通過大量實驗,對三種材料測試了其工藝加工性,以及不同熱處理條件下的力學性能,蠕變性能,抗氧化性等,同時以CM247LC合金作為標桿進行比較。
圖一:三種新型合金在打印后有少許氣孔但沒有微裂紋,而CM247LC產生了大量微裂紋。
圖二:微觀X射線斷層掃描兩種材料打印的渦輪部件。新合金與CM247LC都在表面附近有大量氣孔,這是由于表層的激光參數導致的。通過分析可以看到CM247LC的內部開裂密集且成片狀。
圖三:不同熱處理條件下的微觀組織。通過原子探針手段(APT)可以看出不同(Nb+Ta)/Al比例對伽馬一撇強化相的成分有影響,預示其力學性能也會因此變化。
圖四:兩種不同的熱處理的力學測試。過固溶(super-solvus)導致材料脆化,而亞固溶(sub-solvus)可以獲得可觀的強度與延展。
圖五:亞固溶熱處理下的力學性能對比。
圖六:不同熱處理下的蠕變性能對比。
圖七: 1000°C氧化實驗對比。新型高溫合金(1 & 2)的抗氧化性明顯優于傳統CM247LC合金。
圖八:800 °C氧化助斷裂(Oxidation assisted cracking)性能對比。新合金(1 & 2)受氧化影響較小。
圖九:不同(Nb+Ta)/Al比例的多維性能優化圖
綜上所述,三種不同(Nb+Ta)/Al比例的含Al新型高溫合金被成功設計,且3D打印后不會形成微裂紋。其中超固溶熱處理會導致材料在高溫脆化,而亞固溶則可以保持相當的高溫延展和強度。提高(Nb+Ta)/Al比例可以增加材料強度,然而也會降低抗氧化性能,其具體比例應該由應用條件而選擇。此項工作證實了多維度性能優化在材料設計中的重要性,為今后增材制造高溫合金的發展提供了指南。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7603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