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消息!美國科學家團隊宣布突破常溫超導技術
2023-03-09 16:36:49
作者:材料基 來源:材料基
分享至:
美國紐約羅切斯特大學的物理學家Ranga Dias教授在美國物理學年會上報告了最新研究成果,用氫,氮和镥制成的材料,混合鉆石對頂砧裝置中,通過改變壓力,并測量化合物中的電阻。研究表明在約294 K(21℃)的溫度下,這種材料似乎失去了任何對電流的阻力。但仍然需要10 千巴的壓力,大約是我們大氣壓力的10000倍。但這遠遠低于在室溫附近工作的超導體通常需要的數百萬個大氣壓。如果得到證實,這將使該材料在實際應用中更有希望。如果這一成果獲得證實,或將預定諾獎。2020年10月14日,《自然》封面介紹了羅徹斯特大學發表的一篇重磅論文,紐約羅切斯特大學的物理學家Ranga Dias與Salamat等合作者一起創造出一種氫化物材料,首次在高達15℃的溫度下,觀察到常溫超導現象。這是高溫超導材料的全新記錄,這一突破性進展也代表著,人類向著長久以來希望創造出具有最優效率電力系統的目標又邁近了一步。文章一經發表,立刻引發全球關注,同期Science發表了“At last, room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achieved”的評論,贊嘆“終于實現了室溫超導”。
然而,這一成果曇花一現,隨著鉆石顎爆炸,世界上唯一的室溫超導體就此突然消失。與此同時,對于這一成果,學術界也是褒貶不一。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物理學家Jorge Hirsch更是對一些證據提出了質疑,尤其是一組磁場測量數據。他表示,自己要求查看基本數據的請求被作者拒絕了近1年。據《科學》報道,在一篇同行評議論文中,Hirsch指責該研究結果“可能存在欺詐”。9月26日,美國羅徹斯特大學Ranga Dias團隊發表的室溫超導研究在歷經兩年爭議后遭到Nature撤稿。這次撤稿行動中,Nature并沒有和該研究的作者達成共識,而是態度果決地撤下了這篇論文,轟動一時的室溫超導研究竟以一種不甚體面的方式慘淡收場。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