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開發出鋼鐵含碳量新型無損測試技術
鋼鐵含碳量對決定其性能至關重要,且含碳量受到生產技術的顯著影響。日本京都大學提出一種利用μ子(muon)來測量鋼鐵含碳量的非破壞性測試方法。該方法基本原理是帶負電的μ子會衰變成電子或被吸收到原子核中。μ子衰變和被原子核吸收的競爭,使得μ子被原子捕獲時的表觀壽命會相應縮短,導致μ子表觀壽命小于2.2 μs;而C元素的表觀壽命為2.0 μs,Fe元素則為0.21 μs。當μ子照射到含有不同μ子壽命的試樣時,可通過測量壽命譜無損確定材料任意位置(深度)的元素組成。基于該原理,研究人員控制μ子入射能量將μ子停在由三種厚度為0.5 mm的鋼板組成的堆疊試樣的每一層之中,在不破壞試樣情況下成功測定出不同深度的碳含量,檢測下限為140 ppm(0.014%)。該方法不僅可用于含碳量分析,還可用于其它輕元素分析。
鋼鐵碳含量μ子檢測技術示意圖
來源:https://www.kyoto-u.ac.jp/ja/research-news/2024-02-09-1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90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