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電鍍鋅板流星狀白色亮斑缺陷的研究
    2016-07-13 09:55:34 作者:劉亮,桂洲,馬珩嗥,周一中,謝懋亮,雷凱,張小紅 來源:中國電鍍助劑網 分享至:

        某冷軋電鍍鋅生產線開機生產后,陸續反映生產過程中,某低碳鋼牌號鋼板表面出現流星狀白色亮斑缺陷,單個缺陷大小約1mm×3mm,分布的特征是,主要集中在上表面(對應熱軋上表面)寬度方向中部,整卷頭、尾50m以內,邊部300mm以內沒有該缺陷,當上表面缺陷比較嚴重時,下表面也有少量該缺陷發生。


       
    1、缺陷檢測和分析


        1.1冷軋電鍍鋅板SEM分析


        電鍍鋅板上表面的流星狀白色斑點如圖1所示。將缺陷樣脫去鍍鋅層制成金相試樣,能譜分析顯示缺陷區域與正常區域化學成分無異常,缺陷區域基板表面缺陷形貌呈柳葉狀(圖2(a)),局部放大500倍觀察(圖2(b)),組織存在明顯的混晶現象,初步判斷亮斑缺陷與基板混晶有關。


        1


       
    1.2熱軋原板金相分析


        為了弄清冷軋板出現的混晶是否與熱軋工序存在關聯。送熱軋原板試樣6件檢驗,編號為1號、2號、3號、4號、5號、6號。熱軋板板寬約1200mm,1號~6號為沿寬度方向每200mm一個樣,檢測結果如表1所示。


        2


        由表1和圖3、圖4典型金相檢測結果可知,混晶均發生在上表面,沿寬度方向邊部(0~200mm和1000~1200mm范圍內)晶粒度正常。沿寬度方向200~400、400~600、600~800、800~1000mm等局部區域有粗大晶粒出現。綜合上述金相檢驗結果,發現電鍍鋅板流星狀白斑對應位置存在混晶現象,并確認冷軋板混晶現象和熱軋板相關。


       
    2、熱軋混晶原因及試驗結果分析


        2.1混晶原因分析


        針對熱軋板出現的晶粒異常,結合該電鍍鋅基材化學成分和熱軋工藝開展相關因素分析。如表2所示,通過比較發現FT7目標溫度較Ar3富余量偏小,相差約10℃。一旦終軋溫度控制不穩定,易出現兩相區軋制情形,發生混晶。


        3


        另外,該鋼種卷取目標溫度設計偏高(CT溫度>Ar1),由晶界遷移驅動力公式:


        4


        在溫度場的影響下,大晶粒具有界面能較低的特點,故界面張力更小。大晶粒曲率半徑更大,晶界遷移所需驅動力反而更小,處于優先長大的地位。在較高的卷取溫度下,粗大晶粒優先成長起來,將會以較快的速度吞噬周圍的小晶粒。在冷軋退火過程中晶粒度差異進一步劣化,最終形成嚴重的混晶組織。


        2.2試驗結果分析


        為了驗證流星狀白斑缺陷與熱軋板混晶的相關性,開展了多輪熱軋工藝調整試驗。首先將FT7目標值上調20℃,CT目標值保持不變,經統計,流星狀白斑缺陷發生率從54%降低至25%左右;然后,在FT7目標上調20℃的基礎上,以每20℃為1個試驗批次逐步下調CT目標值,經統計,隨著CT的逐步下調,缺陷發生率繼續下降,當CT目標值調整到“目標值-40℃”時,缺陷完全消失。統計結果如表3所示。


        5


        綜合分析上述熱軋工藝試驗結果認為,電鍍鋅板表面流星狀白斑缺陷與熱軋板混晶存在關聯,且與FT7、CT目標值設定相關性顯著。較高的FT7有利于從源頭上降低兩相區軋制的風險,防止不均勻晶粒的發生。一旦混晶粒形成,則較低的CT有助于改善混晶組織的劣化程度,是一種強力有效的補救措施。


       
    3、消除電鍍鋅板流星狀白斑缺陷的措施


        3.1調整熱軋生產工藝


        在多輪熱軋工藝調整試驗的基礎上,確定了表4所示的最終調整方案。


        6


        3.2避免精軋漏水


        1)采取措施避免精軋F1~F6工作輥冷卻水反彈、漏灑,造成帶鋼表面局部溫降過大;


        2)生產電鍍鋅鋼板時,關閉某些冷卻水,避免漏水滴濺到帶鋼表面。


       
    4、改進效果


        如圖5所示,從2012年4月開始,電鍍鋅板發生批量流星狀白斑缺陷,通過6月、7月多個批次的熱軋工藝調整試驗并最終固化工藝,至2012年8月缺陷基本消除。


        7


       
    5、結語


        1)本次電鍍鋅板表面批量流星狀白斑缺陷與熱軋板混晶存在關聯,且與FT7、CT目標值設定相關性顯著。


        2)造成熱軋板混晶的主要原因有2個:一是原FT7目標值設計偏低,現場適應性差,一旦終軋溫度控制不穩定,易發生兩相區軋制情形,引起鐵素體混晶;二是原CT目標值設計偏高,鋼卷入庫后溫度長時間保持在鐵素體再結晶溫度以上,容易發生粗大晶粒吞噬小晶粒的現象,導致混晶更加劣化,并遺傳至冷軋退火后最終為混晶組織,表現為電鍍鋅后上表面流星狀白斑缺陷。


        3)較高的FT7有利于從源頭上避免混晶形成;其次,通過減少精軋F1~F6機架間漏水,可以有效防止板面局部低溫;避免發生在兩相區軋制的現象,而較低的CT有助于改善混晶組織的劣化程度,是一種強力有效的補救措施。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劉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五月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动漫 | 欧美婷婷开心五月综合视频 | 一日本道a高清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