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某石化企業焦炭塔上封頭接管附件的壁厚減薄速率達到6.3毫米/年,局部較大范圍的壁厚從名義厚度30mm降至12mm左右,不得不采用焊接貼補板的方式進行應急處理。經調查分析發現,減薄部位大都位于接管或有幾何突變的部位,這些區域的內壁結焦明顯減少,減薄嚴重部位幾乎沒有結焦。焦炭塔的主導失效模式是熱機械疲勞機制引起的塔體變形和開裂,局部嚴重減薄較少發現。

原因:
對延遲焦化結焦問題的研究找到了失效的原因:如下圖所示,當塔體壁溫低于420℃時,處于結焦臨界溫度線下,此時介質難以在內壁結焦。結焦層在內壁對于防止高溫硫腐蝕是一個保護層,即阻止高溫H2S與Fe反應生成FeS,在350℃以下FeS有成膜自保護作用,但此時400~420℃溫度FeS很不穩定難以自保護,因此該部位發生嚴重的高溫硫腐蝕導致筒節減薄甚至穿孔。

結焦溫度
預防措施:確保焦炭塔(特別是接管、保溫支撐等部位)保溫層完好。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7130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