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化阻力技術
1 原理
極化阻力也稱線性極化技術,是工廠監測中測量腐蝕速度時廣泛使用的技術之一。此技術的原理是當一個測試電池受到5~30 mV的小電壓極化時,測出該電池的表觀“阻力”,就可以根據這種阻力計算腐蝕速度。這個表觀阻力由流過的電流和施加的電壓所確定。在許多環境中,此阻力與腐蝕電流成反比。一名操作者利用廉價的儀器即可進行逐點測量。也可以設計出較復雜的測量裝置,連續記錄多探頭的數據。
此種技術的測量既簡單又迅速,因而可以對腐蝕速度進行有效的瞬時測量,這有助于解決診斷問題,使人們能夠獲得腐蝕速度與工藝參數的對應關系。同時,連續測量可以向信息系統或報警系統提供依據,以幫助壓力容器的操作人員。
極化阻力技術已經用于壓力容器的各種使用環境中,包括范圍廣泛的工業金屬-電解液組合。該技術還經常用于實驗室研究,包括對緩蝕劑系統進行篩選??偟恼f來,它的應用局限于液體,但最好是在電阻率小的介質中使用。因為,在高電阻率的電解液中,測量結果包含有一個電阻分量。這種誤差通常可以修正,但其他的可能誤差不太容易處理。例如,除了腐蝕反應之外,若還可能發生其他電化學反應,這時,該技術測量的就是所有電化學反應的總速度,而這些其他的電化學反應卻可能與腐蝕速度無關。
這種技術通常局限在預期發生均勻腐蝕場合下使用,如果會發生點蝕或其他形式的局部腐蝕就很難適合。腐蝕產物膜也有可能帶來問題,其問題的確切性質與儀器的具體性能有關。極化阻力技術產生分析誤差的原因與所造成的影響及限制該項技術應用的先決條件是使用環境必須是一種電解液,但在更大程度上它更限制著該技術的應用。盡管如此,極化阻力技術實際上已被廣泛的成功經驗所驗證。
2 監測儀表
a.簡單電路??梢岳煤唵蔚碾娐穪磉M行可靠的極化阻力測量,包括恒流法和恒電位法兩種測量電路。恒流電路使用了一個高阻值電阻,與直流電源串聯以在工作電極和輔助電極之間產生恒定的電流,流過的電流由電流表測出。電位器用來補償工作電極和參比電極之間的靜止電位,這樣就能允許極化測量時工作電極電位在小范圍內變化而不致影響精度。這種方法的缺點在于,如果所選擇的電流太大,工作電極被極化遠超出10 mV,就會妨礙對腐蝕速度的精確測量。在恒電位電器中,低阻值的電阻跨接在直流電源兩端,只要工作電極和輔助電極之間探頭上的電阻比低阻值電阻大得多,就能給出穩定的電壓??梢栽俅卫秒娢黄鱽硌a償。調節低阻值電阻,可得到電壓ΔE,將它施加給工作電極,可將工作電極的電位控制在所需的數值上,使回路電流很容易測量。
測量用的簡單電路還可以利用恒電位儀來產生。正如圖8-6a所示那樣,恒電位儀可以直接與三電極系統連接,以便使工作電極極化并直接測量電路電流。在這個例子中,恒電位儀優先作恒電位使用。在圖8-6b中,恒電位儀則用于恒流電路的測量??勺兊耐怆娮鑂ext放在工作電極臂,并與恒電位儀參比電極端子跨接,利用此電阻Rext,來控制通過工作電極的電流。
圖8-6 用恒電位儀進行極化阻力測量的線路圖
Ref、Wkg、Ctr:儀表上的參比電極、工作電極、輔助電極端子;
Re、WE、CE:實際電極的接頭
b.商品儀器。已經有大量用于極化阻力監測的商品儀器,其中有些比較適合于工業應用。表8-3歸納了最普通的儀器的特性。
表8-3 極化阻力測量用商品儀器
注:出另外注明者外,都按鋼計算,單位為mil · a-1。
圖中,R-參比電極,W-工作電極,A-輔助電極
這些儀器還可以給出“點蝕指數”,這是通過變換ΔE的極性由電流數值的不對稱性導出來的。其重要性將在誤差來源一節中敘述。雖然,如果不加選擇地應用點蝕指數,有時是不可靠的,但有時候卻可以用它作為點蝕或其他形式局部腐蝕損壞的定性指示。
所有型號的儀器一般都采用兩電極探頭或三電極探頭工作,三電極型的探頭只當溶液電阻率(?·cm)和腐蝕速度(mil?a-1)的乘積超過250000時才需要。如果乘積超過10000,采用兩電極探頭就需要用校正曲線。
c.探頭設計。極化阻力測量用的探頭可以是兩電極型。兩電極型探頭通常采用相同的金屬電極。在兩極間施加的電壓ΔE可達30 mV。所施加的電壓常常換向,周期約為1 min或更長,有時可采用直流信號。換向有助于防止電極被極化而偏離自腐蝕狀態,否則,電極偏離自腐蝕狀態會形成原電池。這個探頭和三電極探頭一樣,由供應極化阻力儀器和附件的商業公司供應。
三電極商品探頭有兩種類型。在這兩種類型中,探頭的結構與實驗室進行恒電位研究時的方式相類似。其中三個電極分別起工作電極、輔助電極和參比電極的作用。在第一種類型探頭中,所有三個電極都用所研究的金屬材料制成同樣的尺寸。工作電極不是被陽極極化就是被陰極極化,典型的極化值是偏離材料的平衡電位10 mV,這個極化值是相對于同種材料作參比電極時的測量值。輔助電極的作用是為了能讓電流通過工作電極。第二種類型的電極探頭與第一種的差別在于參比電極不同于工作電極和輔助電極。在商品型探頭中,參比電極多半用鉑或不銹鋼作為一種氧化還原電極,或者用銀-氯化銀電極以便與氯離子相對應。對于工業研究,參比電極更多采用不銹鋼或銀-氯化銀電極。
采用兩電極探頭時測量誤差要比三探極探頭小,但在低電導介質中,兩電極探頭可能產生明顯的IR下降。如果知道電解質電導常數,那么,可以對IR降加以校正,從而測量出腐蝕速度。有時候也可以用商品儀器所提供的線圖來進行換算。三角形結構的三探極探頭有助于減小IR降,但是,和采用兩電極探頭一樣,在高電阻率介質中,如大于10000 ?·cm,使用時也應該小心。然而,并不能規定一個電阻率閾值(見誤差來源一節)。
d.實際應用。極化阻力法和電阻法一樣,在非常廣泛的環境中,已經得到成功的應用,但要列出有關的金屬-環境組合是不切實際的,這種方法和電阻法類似,使用時,感受元件通常都是一個插入壓力容器內的探頭。電阻法中有關探頭位置選擇的原則對極化阻力技術也是適用的。這種技術同樣會因探頭元件和壓力容器材料的冶金條件之間的差異而容易產生誤差。并且,這種技術也容易因探頭的流線形狀與生產裝置不同而產生誤差。但不應該過分強調可能存在誤差的重要性;這種誤差常常很小,從實用上看,所需要得出的測試結果只是大致的腐蝕速度。因而,存在較小的誤差也是允許的。
極化阻力技術要求使用介質是一種電導率較高的電解液,并且,在給定介質中,預期金屬只發生全面腐蝕時,此技術才適用。
e.誤差來源。造成極化阻力測量誤差的原因很多,其中,有許多是相互影響的,可歸并到最終誤差中去。
i. 理論誤差。
極化阻力測量的ΔE應該小,通常≤10 mV。嚴格說來,只當ΔE=0并且極化曲線的斜率是在腐蝕電位處測量時,Stern-Geary關系式即:
在數學上才是正確的。在0~10 mV或30 mV范圍內的極化曲線,事實上普遍呈曲線關系,而在商品儀器中,常常假定它呈直線關系。對數據這種所謂“線性化”,在極化阻力測量時就可能導致誤差,因而腐蝕速度也有誤差。曲線線性度帶來的可接受的偏差,這曾經是并仍然是爭論很大的課題。線性區域的范圍取決于ba和bc的相對大小。如果兩參數都大而相等,就可能獲得一個大的線性區域,對于某些體系,它可以擴展到60 mV。然而,當這兩個塔菲爾斜率中的一個比較小而與另一個顯著不同時,線性區就可能相當小。因此,對于兩電極探頭來說,因極化曲線的彎曲而產生的誤差普遍小于三電極探頭。
只有當金屬的溶解反應和與此相平衡的陰極反應是惟一的一對反應,并且是在腐蝕電位下以很大的速度進行的,Stern-Geary關系才是正確的。這就是說,腐蝕電位應該既不靠近腐蝕半電池反應的可逆電位(E0),也不靠近其他干擾反應的可逆電位,否則,必須把其他氧化還原電流考慮到平衡條件的推導中去。應用極化阻力法測定時,如果存在其他氧化還原電流,就會導致Rp值降低,因而使“腐蝕速度”偏高。關于腐蝕電位靠近可逆電位造成的誤差,這里介紹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果E0 -Ecorr=26 mV,則所造成的誤差大約是20%,愈靠近可逆電位,相應產生的相對誤差愈大。
在強氧化還原系統中,氧化還原反應的氧化電流和還原電流要比腐蝕反應的電流大得多。在這些環境中,當腐蝕電位接近氧化還原反應的可逆電位時,Stern-Geary關系就不正確。有時候,如果工作電極的電位接近惰性電極諸如鉑或鈍態不銹鋼的電位,就可以判別出這時存在有氧化還原體系。
Stern-Geary方程式是基于活化作用控制的腐蝕反應而推導出來的,在此方程式中,塔菲爾斜率ba和bc與腐蝕反應的活性控制有明顯聯系。為了從Rp測量計算腐蝕速度,需要知道極化阻力常數B中的ba和bc值。
由式(8-5)可推導出
由(8-6)可知,要準確地測定腐蝕速,重要的是有可靠的B值。從理論上看,在室溫下,對各種金屬溶解機理來說,典型的ba值是0.030V,0.040V,0.060V或0.120V;對不腐蝕或鈍化狀態來說,ba是無窮大。因此,對于析氫的酸性條件來說,bc的理論值是0.120V,對包括不攪拌的中性充氣溶液中所謂氧還原的擴散控制來說,bc的理論值接近無窮大。因此,B的理論估算值可能在0.010V和0.052V之間變化,正如表8-4中所示的計算值。所以,可以看出,即使采用最不理想的理論計算B,求出的腐蝕速度與真實值相比,至多相差5倍。事實上,已記錄到的B值約90%是在0.012V~0.040V的范圍內,有70%是在0.012~0.030V的范圍內。這樣,建議采用大約0.018V的計算值,就可以將誤差范圍縮小,使求出的腐蝕速度與實際值相比,只相差2倍。對于商品儀器和實際使用來說,在沒有更可靠的計算依據時,常常假設B值在0.015~0.020V之間。在大多數的實際使用中,特別是工業監測,為了解釋和估計壓力容器的腐蝕狀況,測量值與實際值之間相差2倍是不大的。
表8-4 常數B的計算值/V
Stern-Geary關系式總的正確性已由Stern和Weisert研究分析各種各樣的腐蝕系,包括鎳在HCl中的腐蝕,鋼和鑄鐵在酸和天然水中的腐蝕驗證。
ii. IR降。
如果所測量的ba和bc值由于IR降和濃度極化的影響而不符合塔菲爾關系,那么Stern-Geary關系式就不正確,并將測量到錯誤的腐蝕速度。但如下的特殊情況例外:由于鈍化行為,ba不符合塔菲爾關,因而ba→∞時;當bc不符合塔菲爾關系,而陰極反應由于所謂氧的擴散而處于擴散控制下,并且bc→∞時。在這兩種情況,Stern-Geary關系仍然正確,并表示如下:
當然,在上述關系式中,甚至在更為完備的Stern-Geary公式中,對ba和bc值估計粗劣或數值錯誤,都將會在腐蝕速度中產生直接誤差。因此,估計B值為0.018V時,一般求出的腐蝕速度與實際值相差小于2倍。
iii. 實際應用的局限。
極化阻力技術只能測量試驗電極上正在發生的腐蝕過程,不能測量壓力容器材料本身的行為,將電極制成壓力容器的一個部分,如壓力容器中被絕緣的管件,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導電性很差的介質中,由于溶液IR降的緣故,會使測量的腐蝕速度產生很大誤差,除非進行補償。溶液的歐姆電阻Rs附加到極化阻力Rp,得到的總阻RT表示為:
從這個關系式可以看出,為了盡量減小IR,Rs必須明顯小于Rp,所以,即使在電阻小的溶液中,如果該系統的Rp小的話,誤差仍然是明顯的。因此,要確定一個電阻率的閾值(超過此值時IR降就明顯)是不可能的,除非Rp已知。這種方法不能用于定量局部腐蝕如點蝕、晶間腐蝕或應力腐蝕破裂。有時候,不對稱的陽極和陰極Rp測量結果可以表明間斷的局部腐蝕反應正在發生。然而,當ba和bc明顯不同時,不對稱的讀數也可能是由于極化曲線彎曲造成的。因此,這種不對稱的讀數只能看做是局部腐蝕可能正在發生的一種跡象。
假設試驗電極是均勻的,即單相金屬,但腐蝕可能高度局部化,特別是在多相合金的情況下。對于這樣的局部腐蝕,在上述測量腐蝕速度的儀器中,并不能加以校正。對于在壓力容器中采用諸如雙金屬耦接效應來控制壓力容器腐蝕的情況,也不能根據探頭電極的測量來評價其效果。
腐蝕膜的存在可引起IR降,但是卻引入了一個假電容C,該電容產生的時間常數RpC非常大,以至于不可能對工作電極進行穩態極化的測量。在這種情況下,進行交流極化阻力測量或交流頻率相關測量以確定充電特性也許更為成功。
iv. 其他局限。
穩定性。需要注意,在某些體系中,進行極化阻力測量期間工作電極的電位可能變化很快,因而,此電極可能產生很大的表面變化而導致測量無效。在工業應用中,使用非平衡電極如鉑和不銹鋼作參比電極時也可能發生類似現象。因為氧化還原反應不可能很穩定,電位干擾可能產生。此外,如果儀器的響應時間不夠快,控制工作電極過電位的能力差,也會使測量結果不正確。
阻抗。用于極化阻力測量的儀器,其輸出阻抗應明顯小于電解池阻抗。
波形。誤差還可能是由于波形,特別是頻率而產生。為此,需要作出選擇,應該使用較低頻率(小于10Hz)來測量用通常措施進行測量而無效的體系。極化電源為交流時,測出的電壓是均方根值,所以,交流技術與直流極化阻力技術不同。寧可采用方波而不用正弦波,以避免快速檢查波形的困難。最好讓波形在腐蝕電位附近換向,以便使電極處于平衡的腐蝕條件下。
必須采用小電極以避免提高電解池容量。測量儀器必須有較高的輸出容量,以滿足電解池需要。
這些局限性,除了尖峰脈沖波形外,通過選用正確設計的儀器可以很容易地避免。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7779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