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結構連接件結構復雜,在腐蝕環境中,結構連接件作為薄弱環節將優先發生腐蝕,嚴重影響整體飛機的壽命及正常使用。目前,飛機在整體材料,結構設計,試驗方法等方面已經達到較成熟水平,但由于結構連接件的特殊性,在自然環境試驗方法及其評價方面仍有一定不足。本文從結構連接部位工況特點,自然環境試驗方法、試驗驗證等方面進行研究分析,以期為飛機結構件的設計開發、壽命預測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結構連接件;腐蝕;自然環境
前言
飛機結構連接件結構復雜,在惡劣環境下,往往是優先發生腐蝕的薄弱環節,嚴重影響整機的壽命及使用。目前,飛機在整體材料,結構設計等方面水平已較成熟,但由于結構連接件的特殊性,在環境試驗方法方面仍有一定的不足,亟需研究一種合適的試驗方法以滿足自然環境下結構連接件評價需求。隨著飛機在不同環境使用需求的激增,飛機暴露出了以往未曾出現的環境適應性問題。據報道,美國一小飛機塞斯納172在沿海飛行時,右機翼突然空中折斷,事后查明,該故障是由于機翼主梁材料力學-海洋環境開裂造成的。上述事故中發生失效的部件均為裝備承載結構連部位,其失效原因與外界環境嚴酷程度及承載結構連接件現有力學-環境試驗考核評價方法不足均有一定關系。我國地域環境跨度大、飛機服役范圍廣,結構連接件的服役環境嚴酷程度遠超原設計、試驗指標要求,其環境適應性問題顯著。在標準體系建設方面,我國已建立了相關力學-環境試驗考核方法,但其主要是針對實驗室環境,尚缺乏結構連接件自然環境與力學因素交互作用下綜合損傷效應的充分認識。
典型連接結構分類
連接結構廣泛存在于飛機整體中,連接結構通過相互連接組件的界面進行承載和傳力,對于連接界面的功能可以分為承載特性和約束特性兩個方面。結構件連接可分為動力連接結構和承載連接結構。其中,動力連接結構主要由軸及聯軸器之間相互連接組成動力傳動系統,動力連接結構常見的有傳動軸、轉子連接、套齒連接、端齒聯接等;承載連接結構主要是指金屬結構構件或部件之間的互相連接,金屬結構連接常用焊縫連接、螺栓連接、鉚釘連接、膠接等。
結構連接件自然環境試驗研究現狀
3.1 力學-環境綜合因素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民用飛機研制的顯著進步,飛機在惡劣環境地區飛行工作也不斷拓展,如惡劣海洋環境,與內陸相比,南海、遠海等具有獨特的極限和綜合環境特點,具有典型的高溫、高濕、高鹽霧、強降雨的熱帶海洋性氣候特征。飛機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受到力學載荷-海洋環境綜合作用,不僅會加快基體金屬腐蝕速度,也會破壞結構防護體系。
如圖1為飛機典型承載結構連接件在惡劣海洋環境下的腐蝕情況圖,可以發現復雜的承載連接結構在長期服役過程中,由于受到材料電偶序、極化特性、陰陽極接觸面積、陰陽極距離等電偶腐蝕要素及應力載荷、工藝因素的影響,加之惡劣的嚴酷環境作用,會導致裝備結構件發生更加嚴重的腐蝕失效現象,進而引起機體結構性能的喪失。
據報道,民用飛機在西藏高原、遠海海洋惡劣環境的年度故障率25%左右,高出其他內陸飛機的一倍,這使得典型結構連接件的防腐蝕設計、使用維護方法倍受考驗。據相關調研,有近60%以上腐蝕損傷是由承載緊固連接部位產生的,如機體鋁合金蒙皮與鈦合金承載結構件連接,機體鋁合金蒙皮與高強鋼攔阻鉤梁、平尾大軸、主起下位鎖梁連接,垂尾后梁鋁合金與復合材料連接。
3.2試驗方法研究現狀分析
國內研究者以典型航空材料為研究對象,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劉建華、李荻等人對7075鋁合金應力腐蝕行為進行了研究,發現航空鋁合金應力腐蝕敏感性受陽極溶解和氫致開裂共同作用;西北工業大學沈海軍、呂國志等人通過測試7475-T761鋁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應變與腐蝕電流關系,分析了裂紋尖端陽極溶解對腐蝕疲勞裂紋擴展的影響;中科院沈陽金屬研究所韓恩厚等人系統闡釋了應力腐蝕裂紋的擴展規律與機理等。國內研究者在海南萬寧開展恒載荷拉伸試驗,試驗裝置采用砝碼懸掛的方法。
在國外,美國腐蝕工程師協會(NACE)發布的試驗方法NACETM0177標準中詳細介紹了四類國外常用的靜載—環境試驗方法,包括標準拉伸試驗法、標準彎曲試驗法、標準C-環試驗、標準雙懸臂梁試驗,規定了四類方法開展力學-環境試驗的實施步驟和注意事項。以標準拉伸試驗法為例,主要包括砝碼懸重試驗方法、環型彈簧加載、垂直彈簧加載。見圖2。
其中砝碼懸重法需將拉伸裝置固定在地面,裝置整體沉重,便攜性差。環型彈簧加載方法輕便、靈活,加載能力適中,在實驗室環境應用廣泛,但其裝置整體耐腐蝕性較弱。垂直彈簧的加載方法便攜性介于兩者之間,但與環型彈簧相比,其彈簧主體與拉伸樣件處于同一水平,需要其具有足夠剛性的框架維持載荷應力,阻擋了自然環境因素對試驗樣品的影響,會導致試驗結果不準確,且裝置空間利用率較差。此外,標準試驗法還嚴格的限制了扭轉載荷及電偶腐蝕的出現,以確保試驗結果的準確性。
美國材料與測試協會公布的ASTM-E8-08(金屬材料拉伸試驗方法)標準中對慢應變速率法實施和應用進行了詳細介紹,該方法優點在于:靈敏度高,可定量判斷力學-環境損傷敏感性;而缺點在于:設備復雜,樣件尺寸要求苛刻,難適用于惡劣外場環境。
4.2 試驗樣件的設計
試驗樣品需要通用,便于加工,且符合實際工況結構連接件的形式,例如試驗樣品的表面狀態應與實際使用狀態保持一致或相近,同批試驗樣品應具有相同的表面狀態。要針對環境適應性損傷薄弱環節,同時,也要考慮經濟適用性方面,可在相關國家標準樣件的要求基礎上進行改進,一般采用矩形橫截面樣件或圓形橫截面的樣件。若有特別要求,可加工具有針對性的結構連接件形式,設計特殊試樣的幾何尺寸。
4.3 自然環境的設計
考慮到可模擬典型結構連接件的實際工作環境,要求試驗場地應能代表典型惡劣氣候條件,場地周圍應有圍墻或柵欄,并設有防雷、防火、防爆、防靜電、防盜和保密等安全設施。保證合適的測試條件,場地應沒有影響開展試驗的不利因素。可參考相關自然環境試驗標準規范進行設計。
4.4 試驗過程及評價方法的設計
4.4.1試驗準備
為保證精度,對試驗裝置進行校準,確認試驗樣品類型、種類、數量。對于正、反面狀態相同的試驗樣品,應注明暴露面等。若有要求,樣件應采用適當的材料進行前處理。除去其他影響因素,如邊緣腐蝕、表面除油、除氧化皮等。試驗前,應根據試驗樣品種類及檢測項目要求進行外觀、機械性能、功能性能等原始數據檢測。
4.4.2試驗實施
根據試驗具體形式根據試樣具體形式,采用合適試樣的夾具進行夾持。將試驗樣品主暴露面朝向赤道,與水平面成45°角;試驗樣品之間或試驗樣品與可能影響其腐蝕性能的任何材料不得直接接觸。若模擬靜載的試驗樣件夾具需注意試驗過程中的絕緣處理。若進行動載的試驗樣件,需要關注加載頻率的設定,考慮試驗機的類型、試樣材料、試樣綜合確定。
4.4.3 試驗數據的記錄及處理
試驗期間,應按相關國標中的規定監測和記錄相關環境因素。每一件試驗樣品都應有完整的檢測記錄,包括初始檢測記錄、中間檢測記錄、最終檢測記錄。記錄表格式參見附錄A。對試驗運行情況進行記錄,主要包括:觀測或檢測時間、中斷與復位時間、試驗樣品名稱、架位、數量、檢測項目等;試驗中發生的異常現象及處理結果;試驗設施和儀器設備的維護、保養及其故障的處理;其它事項。
飛機典型結構連接件自然環境試驗方法驗證研究
5.1 典型承載結構連接件自然環境靜載拉力試驗方法驗證試驗
應選取典型的自然大氣環境地點,例如高原、遠海、極寒等典型惡劣試驗場地,開展大氣自然環境靜載/動載拉力試驗方法驗證,承載連接形式可選擇常用的結構連接方式,例如選擇常見的螺接和鉚接兩種連接方式,示意圖如圖3。每一種連接方式設置對照組和應力加載組;為了符合飛機運行過程中的受力情況,假設試樣應力的加載大小為屈服應力的30%和60%;試驗時間12個月,每三個月進行一次取樣,分析各試樣的腐蝕老化狀態。
5.2 承載連接結構無載荷、加載荷自然環境試驗方法驗證結果研究
根據上述的驗證試驗設計,經過試驗后的樣件經過以下分析: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