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鈦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強度高、良好的高溫力學性能等特點,能提高航空發動機的推重比,被廣泛應用于航空領域中。
文章介紹了應用在航空領域的高溫鈦合金和其優異的性能,以及高溫鈦合金在航空發動機和航空相關部件上的應用,最后分析和展望了高溫鈦合金未來的發展方向。
1.1 美國高溫鈦合金發展概況 1954年,美國開發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高溫鈦合金:TC4(名義成分為Ti-6Al-4V),開啟了高溫鈦合金的研究歷程。在此之后,其他很多高溫鈦合金都是在TC4的基礎之上進行開發研制。TC4合金在鈦基體上添加了α穩定元素Al和β穩定元素V,得到了α相和β相共存的微觀組織,具有很好的力學性能和耐高溫等綜合性能,被應用在結構構件和耐高溫構件等方面。TC4的最高工作溫度為350℃。在后續的發展中,航空領域由于對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TC4的性能缺點:耐熱性不足,冷加工性差,制備工藝復雜,淬透性較差等,不足以支持其在航空領域的應用。 基于上述原因,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又研制了具有更高工作溫度的鈦合金:Ti-6246和Ti-6242,將工作溫度提高到450℃左右。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通過在合金添加Si元素,有效提高了鈦合金的蠕變強度和疲勞強度,研制出來了使用溫度500℃以上的Ti-6242S合金。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又開發了具有更高耐高溫性能的Ti-1100合金,在航空飛機上有很好的應用。 1.2 英國高溫鈦合金發展概況 在美國研制出TC4之后,英國也不落人后,陸續開發研制了一系列鈦合金。在20世紀50年代,英國研制了IMI550鈦合金,通過在合金中添加Si元素,提高了其耐高溫溫度至400℃以上,同時在高溫強度上也比TC4高出10%。在1960s,英國研究開發了IMI679和IMI685合金,合金成分為Ti-2Al-11Sn-5Zr-1Mo-0.2Si和Ti-6Al-5Zr-0.5Mo-0.25Si,這兩種合金Mo含量較低,和TC4相比,這兩種合金的蠕變強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在使用溫度方面,IMI679使用溫度達到450℃;IMI685使用溫度超過500℃。IMI685合金的焊接和加工性能都較好,有利于在航空領域的應用。 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英國在Ti-Al-Sn-Zr-Mo-Nb-Si系合金的基礎上,為改善合金的疲勞強度,研制出了IMI829和IMI834合金,其最高使用溫度可達600℃。通過細化宏觀和微觀組織,這兩種合金大大提升了蠕變強度和抗氧化性能。β固溶處理后,IMI829合金的組織轉變為少量β轉變組織和針狀α相,提高了合金的蠕變強度和斷裂韌性;α+β固溶處理后,IMI834合金的組織轉變為針狀轉變β組織和少量初生α相,提高了合金的疲勞強度和蠕變強度。 1.3 俄羅斯高溫鈦合金發展狀況 俄羅斯在借鑒美英兩國經驗的基礎上,獨立開發研制了BT3-1高溫鈦合金。BT3-1添加了Cr和Fe兩種共析型β穩定元素,強化了β相和α相,最高使用溫度可達450℃,其熱強性和中溫強度較高。在1958年,俄羅斯研制出了BT8和BT9合金,有效提高了其耐熱性。BT8合金的名義成分為Ti-6.5Al-3.5Mo-0.2Si,屬于Ti-Al-Mo-Si系α+β型馬氏體合金,BT8的熱強性和耐熱性和BT3-1相比有很大的提高,可以在無保護的環境下長時間工作。BT9合金使用溫度可達500℃,研究初期其含有Sn元素,后來替換為Zr元素,BT9合金的蠕變強度和持久強度有很大提高。BT8和BT9主要在壓氣機方面有很多的應用。 俄羅斯后續研制了BT18近α型合金,BT18含有微量的β相,可以在800℃短時使用或者在550-600℃長時間使用。其蠕變強度和塑性與同類合金相比略有不足。在BT18的基礎上,降低其Al元素的含量,用Sn替換Zr,得到了BT18Y合金,改良后提高了合金的熱穩定性、沖擊韌性和蠕變強度。但其瞬時拉伸性能在高溫下略有降低。俄羅斯研制出的BT36合金是耐熱程度最高的鈦合金,其使用溫度可達600℃。在BT18Y的基礎上,將1%的Nb替換為5%的W,與Nb相比,W具有更高的熔點和更高的蠕變極限。與BT18Y相比,BT36的綜合性能有很大的提高,被廣泛應用在航空發動機相關零配件。現在,添加(0.7%-5.0%)W元素相關鈦合金的研究成為俄羅斯的高溫鈦合金新趨勢。 1950年開始,航空飛機的飛行速度取得關鍵性的突破,超音速飛機的時代來臨。在更高飛行速度的要求下,對飛機結構材料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傳統的鋼結構、鋁結構在更高的材料要求下已經不能滿足性能要求。與此同時,鈦合金也正好進入工業化生產應用階段。鈦合金具有以下優異性能:低密度,高比強度,耐腐蝕,耐高溫,耐低溫,焊接性能好;非常適合在航空領域應用。從1950年開始,工業純鈦制造的飛機隔熱板、減速板、機尾罩等結構件已經在軍用飛機上開始應用。在20世紀60年代,鈦及鈦合金開始應用在以下飛機主要受力結構件上:起落架梁、襟翼滑軋、中翼盒形梁、承力隔框。在20世紀70年代,從軍用戰斗機到軍用運輸機和大型轟炸機,都有鈦合金的應用,而且民用飛機上也開始大量應用鈦合金材料。1980年以后,民用飛機的鈦使用量大大增加,而且鈦合金材料用量已經超過軍用飛機的使用。鈦合金材料已經成為新型飛機不可或缺的結構材料。根據使用功能不同,我們將航空領域用鈦合金分為:飛機發動機用鈦合金、飛機機身用鈦合金、航空緊固件用鈦合金。以下我們將從這三個方面展開,介紹在航空領域鈦合金的應用情況。 2.1 航空發動機用鈦合金 對航空飛機來說,飛機發動機是航空飛機最重要的關鍵部件之一。航空發動機的葉片和高壓壓氣機盤件,都需要在高溫下使用,而且在工作時要承受很大的應力。在如此苛刻的服役條件下,鋁合金不能耐受很高的溫度,鋼密度較大,不能提供很高的推重比。鈦合金以其優異的性能:高溫強度高、抗蠕變、抗氧化、比強度高,非常適合在航空發動機上進行應用。航空飛機發動機部件要求在高溫下具有很好的持久強度、瞬時強度、耐熱性能、組織穩定性、高溫蠕變抗力。β型鈦合金在高溫下,合金的耐熱性能和蠕變抗力都大大下降,不能很好的應用在航空飛機發動機上。α型鈦合金在高溫下具有良好的持久性能和蠕變抗力,適合在高溫工作環境下使用。對于航空發動機來說,其核心的性能指標是發動機的推重比,推重比是指發動機的推力與重量之比。早期飛機發動機的推重比為3左右,目前航空飛機發動機推重比可以達到10及以上。對于航空飛機發動機來說,推重比越高,代表其性能越好。鎳基高溫合金雖然可以提供很好的高溫性能,但其推重比與鈦合金相比較低。航空飛機發動機使用鈦合金材料,可以兼顧優異高溫性能和高推重比。鈦合金材料在國外先進飛機航空發動機上的用量占其總重量的25%-40%,并且隨著技術的發展,鈦合金材料用量越來越多。例如第三代航空飛機發動機的鈦合金材料用量為25%,第4代航空飛機發動機的鈦合金材料用量為40%。 2.2 飛機機身用鈦合金 航空飛機發動機要求使用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溫性能和高比強度性能,但飛機機身則要求使用材料具有良好的中溫強度、耐腐蝕性能、低密度等性能。在航空發動機機身中使用比較廣泛的鈦合金有:β-21S(Ti-15Mo-3Al-2.7Nb-0.2Si)、Ti-10-2-3(Ti-10V-2Fe-3Al)、Ti-15-3(Ti-15V-3Cr-3Al-3Sn)、Ti-3Al-8V-6Cr-4Mo-4Zr等。在中溫強度方面,與鋁合金相比,鈦合金具有更好的中溫強度,傳統鋁合金的溫度使用范圍不超過130℃,在更高溫度下,鋁合金不能繼續使用,但鈦合金可以在中溫環境下,保持其強度性能。在耐腐蝕性能方面,一方面,航空飛機的大部分支撐結構與飛機的廚房和衛生間接觸,如果采用鋼結構,較容易產生腐蝕,使用鈦合金材料,其耐腐蝕性能很好,而且不用進行表面防腐蝕涂層或者電鍍防氧化層,能夠節約成本和生產工藝。另一方面,航空飛機上有很多使用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部件,采用鈦合金材料,其與諸多復合材料的相容性比較好。在低密度方面,與鋼和鎳基高溫合金相比,鈦合金材料具有更高的比強度,很好地降低航空飛機的重量,能夠為航空飛機提供更高的推重比。與鋁合金相比,鈦合金材料在相同重量下,可以提供更高的強度。在飛機起落架的材料選用上,波音747起落架選用鈦合金材料。如果選用鋁合金,在承載需要的重量時,其體積過大而不滿足要求;如果選用鋼,則其重量過大而不滿足要求。采用鈦合金鍛件,可以兼顧兩方面的需求,達到最佳性能。 2.3 航空緊固件用鈦合金 美國、法國等國外航空制造業發達國家,90%以上鈦合金緊固件都采用TC4(Ti6Al4V)制造。TC4合金的優點是密度低,成分簡單,疲勞性能好,成本低。其他鈦合金緊固件使用材料還有TB2、TB3、TB8等鈦合金。航空緊固件要求具有低重量、耐腐蝕、耐高溫、無磁等性能。鈦合金用在航空緊固件方面,可以有效降低飛機的重量。航空航天飛機減少重量后,可以有效提高推重比,節約成本。鈦合金具有優異的耐腐蝕性能,其和航空飛機上的碳纖維復合材料電極電位相近,可以有效防止航空飛機緊固件的腐蝕。與鋁合金相比,鈦合金的耐高溫性能更好,而且鈦合金具有無磁性,可以很好的防止磁場的干擾,是優異的航空飛機緊固件使用材料。 結合上文所述,對今后高溫鈦合金的研究和發展提出下面幾點建議: 當使用溫度過高時,鈦合金的表明抗氧化性顯著下降,合金表面生成大量氧化物,顯著降低鈦合金的性能。因此,要在高溫下使用鈦合金,表面涂氧化涂層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所以在后續應開展高溫下鈦合金表面抗氧化防護涂層的研究。 合理調控微量合金化元素成分,以求達到更佳的高溫性能。 改善加工制造工藝,優化熱處理工藝制度,提高高溫鈦合金的整體性能。 來源:華晨鈦業 新超合金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